您所在的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 >> 公民与法治内容>> 2006年第一期
 
高校大学生的安全防范与法律保护
 
作者:杨五星

  日前,通过对高校发案情况的调查发现:一些针对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件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不法分子以各种手段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诈骗方面。不法之徒违法犯罪行为之所以能够有恃无恐,与在校大学生自身安全防范的警惕性、自我保护意识低密切相关。下面例举几个案例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案例一:2000年9月4日,某大学校区有两名男青年先后混进2000级新生宿舍,以学校教务处身份以每台100元的价格向学生兜售计算器,结果有42名同学交了钱,被骗现金4200元。
   分析:从案例看,犯罪分子抓住了新生及新生家长对学校情况不熟悉的特点,利用学校管理上的某些漏洞进行诈骗,往往能够得逞。就学生而言,入学来到学校,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对学校各种情况还不熟悉,言谈举止、交往处事都比较拘谨;再加上学校在某些方面的宣传教育不到位,老师及相关人员的疏于管理等,最终使犯罪分子钻了空子,给学生及学生家长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从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看,这类骗子的骗术也有一定的特点:一是这伙骗子专找新生及新生家长行骗,因为他们知道新生及新生家长对学校的情况不熟悉,思想上防范意识不足,警惕性低,容易得逞;二是他们行骗的时间都不是很长,一般在30~40分钟之间,他们知道时间越长,就越容易暴露自己,且危险也就越大。所以,在应对这种情况时,学生及学生家长不妨先弄清骗子的意图,不要急于向骗子交钱,要寻找各种理由拖延时间,想办法同老师及学校取得联系,弄清事情的真伪后再作决定。
  案例二:2005年4月的一天晚上8时,某高校一女大学生,在银行柜员机前取款时,碰到一男一女自称是上海某大学学生,该女子称俩人去北京办事路过石家庄遇到困难,因自己的银行卡消磁取不了钱,又急需用钱,能否帮忙借用一下同学的银行卡,让家人把钱汇到她的账户上,说着拿出随身携带的学生证、身份证、及银行卡交给该同学作抵押;善良的同学不知是骗子的伎俩,就把自己的银行卡借给了他们,结果,等俩人走后该同学发现自己卡上的2000元现金被取走。
  分析:现在很多骗子骗人的花招越来越多,且手段也越来越高,使人防不胜防。通过此案例可以看出,骗子并不是什么人都去骗的,他们往往会选择合适的对象和目标,一旦得手后就会马上溜之大吉;这种骗子所选择的目标就是学生群体。
  其实,在这个案例中骗子行骗时,也暴露出许多漏洞,只是因为该同学过于相信了骗子而粗心大意,才使他们的阴谋能够得逞。比如,案例中有一个突出的疑点:犯罪嫌疑人让其家人往该女同学银行卡上汇钱,要通过银行来办理;在当时的情况下,银行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不可能办理业务,所以,在当骗子三次让女同学在柜员机上查钱时,钱都没有到,也不可能到,因为这是骗子使用的伎俩,最后将该同学的银行卡进行了调换也不知道。事实上这只是人们生活当中的基本常识,如果该同学能够多留意一些,骗子的阴谋是不会得逞的。
  案例三:2005年3月初,某大学毕业生孙某,在某招聘网站看到一条“上海某百货商行”招聘美容顾问的信息后,便投去一份个人简历。不久,孙某便接到对方让其初试的电话。于是,孙某便高兴地按要求来到指定地点,一位经理模样的人将其带到一间办公室,称对其培训;从上午9点一直讲到下午4点30分,听得小孙同学云里雾里,最后让其先交1300元钱买一套产品,然后再去发展下一家从中提成;到此时,小孙同学才发觉上当受骗,自己是被骗来搞传销的。
  2005年4月2日晚,某地警方联手破获一起利用网络行骗大案;犯罪嫌疑人利用网上聊天不到一年时间,骗取6名女大学生芳心及钱财5万余元;直到案发,正与其热恋的2位女大学生还不相信自己的男友是骗子。
  分析:这是两起典型的利用网络行骗的不同案例。从第一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犯罪分子针对高校毕业生急于找工作的迫切心理,利用网络设局行骗;他们事先在网上设计好多种诱人的职业或工种,引诱人们上钩;一旦你与他们接触,就像被万能胶粘住一样挣脱不掉。骗子的这种手法,叫住甩饵钓鱼;你一旦咬了钩,他们就会千方百计把你拉上船,并给你灌输骗术思想,也就是他们所谓的洗脑;等你明白上当受骗,已经晚了。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从中认识到,作为大学生不仅要做遵纪守法的先锋,还应该学会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作为学校和老师则要根据高校特点和治安形势的变化,在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的同时,教育学生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本站声明 | 网群单位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