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这个要求已经成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型社会”所强调的是一种社会状态,社会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每个个体都将终身学习,每个社会、社会组织、社会单元都把学习看做是自己生命的源泉、发展的动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各组织成员形成共同的学习意愿,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智得以充分展示,从而推进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使学习对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功能得以充分实现。构建“学习型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是人的自我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不可缺少的基础力量。
目前,我们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就要认真思考并把全民教育提上日程。
第一,21世纪我国的教育仍然应该把基础教育放在“重中之重”。15年来,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绩是巨大的,但是不能不承认,它的基础还是薄弱的,还有15%的人口地区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已经验收普及的地区,水平并不高,有些地方学生流失严重。因此采取措施,巩固“普九”质量,是亟待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高教热,决策部门如果头脑不冷静,不把基础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15年来“普九”的成就就不能巩固,不仅国民教育素质得不到提高,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会失去基础。
第二,要特别重视教育资源总体短缺中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尚未实现,满足基本教育机会的资源短缺;中部中等发达地区,初步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普九”成果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资源短缺;东部发达地区,正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和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短缺。而今天讲教育改革,讲教育现代化,总是着眼于发达地区。先进的课程、网络教育等等,都只有发达地区或者中等发达地区的发达城市才能办得到,大部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只有把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搞好,才能谈得上实施了教育的平等和公正。这些教育资源上的不平衡要求政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认识不平衡和差距,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分类要求,分类指导,分类实施,逐步缩小差距。
第三,要正确处理教育中公平与效益的关系。一方面教育的公平性原则要求为所有的学校和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政府应当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保证基本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为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保证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需要,又要重点建设一批学校和学科,使之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样,教育资源就不能完全平均分配。其关键是要掌握公平与效益的平衡,把我们的长远目标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第四,要特别关注环境不利人群的教育,主要是城市中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以及障碍儿童的教育。
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有些城市已经制定了政策,但在大多数的城市里还没有相应的政策或措施出台以保证这些人员能够得到学习的机会。有些地方政府认为户口不在本地的,本地没有经费为之提供教育,这种观点是缺乏根据的。外来人口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而且也是纳税人,他们的子女有权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当地政府有义务给外来人口及其子女提供学习的机会。
第五,要重视和发展成人教育,拓宽成人教育范畴,积极探索成人教育新模式。
成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成人提供服务,其最终目的则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使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的提高,使其才智得到不断的开发,个人的价值得到最好的体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人教育是发展各类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增强教育供给能力的重要环节。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的最好体现。要建立起完善的全面教育体系,就需要充分发挥成人教育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继续发挥成人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分流作用,满足社会从业人员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二是进一步发挥成人教育非学历培训功能,承担起提高广大劳动者文化和技术素质的功能。
第六,国家应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要通过法律和政策的调整加强全民教育的开展。教育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全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中国的义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却相对不足,特别是随着初中学龄人口高峰的到来,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中国内地仍有8700万成人文盲,其中青壮年文盲2300万人。贫困地区、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扫盲工作相当困难。教育队伍的总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结构也有待进一步改善。中国教师队伍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教师相对缺乏,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还缺乏有效机制。而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条件就是政府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未来社会必将成为“学习型社会”,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关键就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全民教育体系,通过法律、政策、措施、舆论等方式,使得全民接受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全社会成员所认同,成为贯穿于社会成员的整个生命期的活动。
全民教育体系的建立是教育改革的长期目标,全民教育是解决教育机构均等、资源共享的突破口,全民教育观念的落实是把我国人口负担变成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全民教育的最终形成是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作者单位: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