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 >> 公民与法治内容>> 2006年第十期
 
博士从政之忧
 

作者:高延 晓矢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的政府机关引进博士从政现象成风,这些引进来的博士,有些在政府某一部门任一定的职务,大多则任政府副县长等职。博士从政有利于改善领导干部学历、年龄结构,提高政府行政决策水平,但博士从政也有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概括起来便是博士从政“四忧”。
  一忧博士从政可能导致人才的浪费。不可否认,一个博士生受过的教育远远地超过一个大学生,其学识、理论水平超出常人也在情理之中,但博士生可能在某一方面有专业特长,对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党政机关而言,并不一定具有高水平。如果把一个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生放到他不能胜任的领导岗位上,即使他所在的岗位再高,也不能充分发挥他的学识专长,说到底,这其实也是一种人才的浪费。
 二忧博士从政误导了“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是科举时代的遗物,作为一种选人用人的举措,科举制度选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自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这一科举遗物早已不适用于今朝。如果大家都一窝蜂地选博士从政,势必也给人一种误导:要当县长、市长,必须得是博士,或者说读博士便有可能当市长、当县长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学而优则仕”的宣传。
  三忧博士从政破坏了公务员“凡进必考”的程序。“ 国家公务员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公务员“凡进必考”。这一“条例”颁布十周年以来,一大批优秀的人才通过公开招考的途径进入了公务员队伍。如果有了博士学位就可以不经过“考”这一程序,而进入公务员队伍,公务员制度的完善则“路漫漫其修远兮”。2003年7月,中组部副部长、人事部部长张柏林在党政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培训会议上指出:要当公务员必须参加统一考试,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不能免考,各地也不能随意简化考试科目和程序。张部长此时发出这样的讲话,可见博士从政之弊。
  四忧博士从政挫伤了一部分年轻干部的积极性。由于县长、市长等领导岗位职数有限,博士从政挤占了有限的领导岗位,无疑会挫伤一部分年轻干部的积极性。这些年轻干部有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他们经历了镇、县(区)等几级台阶,正值施展才华的黄金时期,再等几年就会超过提拔的年龄,如果因为职位无空缺而进一步晋升无望,他们中一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影响。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本站声明 | 网群单位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