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 >> 公民与法治内容>> 2006年第十一期
 
实践“荣辱观”贵在“慎独”
 
作者:刘 日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在全社会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对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要树立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道德价值观,除了以转型期的现实问题为实践基础之外,还必须努力挖掘中华传统道德中的宝贵资源。我认为,“慎独”文化是中华传统道德中的精髓,党的领导干部作为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中坚力量,应该做“慎独”的模范。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自省修身方法。“慎独”一词,最早出自《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和道德分离,否则就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君子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警惕有什么不妥的言行而自己没有看到,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而自己没有听到。没有不可以从隐蔽的地方看出一个人的,没有不可以从微小的事情上显露出一个人的,所以,君子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
  几千年来,这种修身的方法,对我国人民修身养性、人格铸造、提高道德水平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历史上有很多“慎独”的生动例证。东汉时,有“关西孔子”之称的杨震,以其“性公廉,不受私谒”著称,留下了“清廉诫四知”的典故。杨震出仕东莱太守期间,因公务途经昌邑,县令王密曾得到过他的推荐。这天夜里,王密谒见杨震时,从怀里取出十金相赠。杨震毅然拒绝道:“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夜无人知,务必收下。”杨震严肃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见他如此廉正挚诚,只好羞愧而去。杨震以“四知”自警自律,拒受厚礼,是“慎独”的典范。
  明代曹鼎在山东任泰和典吏时,曾押解一名绝色女贼,因来不及赶回县衙,共宿荒山野庙。入夜后,那女贼频频色诱曹鼎。曹情急之下,用纸写下“曹鼎不可”四字贴在墙上,不为所动,正襟危坐直到天亮,终于抗住了女贼的诱惑。曹鼎“守节”,关键在于他能够“慎独”。
  “慎独”,以自省作为起点和基础,强调道德修养必须在“隐”和“微”上下功夫。认为在最隐蔽的言行上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在最微小的事情上能够显示一个人的品质;它强调道德修养必须达到这种境界,即在无人监督、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也能严格按道德原则办事;它强调在社会公利和个人私利的对抗中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完善,始终保持“慎独”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在新的文化历史背景下,“慎独”应该成为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一种美德。领导干部能否时时刻刻做到“慎独”,是衡量其是否具备“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性的最佳标尺。
  在我党历史上,“慎独”自律的好干部更是不乏其人。像毕生严于律己,始终克己奉公的周恩来;于艰难竭蹶之中,经手巨额公款,个人毫厘不沾的方志敏;厚德待人,把宽敞房子和高级轿车让给其他领导的项南;不拿公家一草一木,坚持不给女儿转正的谷文昌;还有党的好干部牛玉儒,曾向机关各部门宣布:有事找他,不论公事私事一律办公室谈,家门免进。以致在他的追悼会上,很多干部和企业家才第一次见到他的妻子。这样的领导干部之所以能够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能够始终坚守“慎独”的道德准则。人民热爱、颂扬、怀念这样的领导干部,不是因为他们显赫的地位和权力,而是他们高尚的品德和官风。
  然而,也有一些领导干部荣辱观念出现错乱、颠倒。不但做不到“慎独”为官,甚至丧失了起码的廉耻心。他们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嘴上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行动上却是“为了个人利益不惜鱼肉百姓”;嘴上说“为人民服务”,行动上却是“为人民币服务”;嘴上说“密切联系群众”,行动上却是“密切联系帮派”;嘴上说“崇尚科学”,行动上却是“不信马列信鬼神”;嘴上说“艰苦奋斗”,行动上却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便腐化堕落,是他们的共同特征。贪污受贿,买官卖官,道德败坏,胡长清、成克杰、王怀忠等人就是这样的典型。这些领导干部丧失民心、被人民唾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注重为官的道德修养,面对各种私欲没有“慎独”克己的能力,是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他们极大地损害了党的形象,成为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反面典型。
  古人云:“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矣。”从我国在转型期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中可以发现:虽然我们建立了一套颇具系统性的廉政制度,但因为没有形成相应的推动该制度落实的荣辱价值导向,致使有些地方陷入了越反越腐的恶性循环之中。《周易·系辞下》有古训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前,大力提倡道德人格的重要性,分清善恶荣辱的标准,势在必行。而在全社会荣辱观的弘扬过程中,官风决定着民风。领导干部是民众中产生的优秀者和领路人,引导着社会诸多领域的价值取向,所谓“正人先正己”,“育民先育官”,“上行则下效”,“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直接决定着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成效。领导干部做到“慎独”,是彰显其具备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依托,是其从政之本、用权之道、为官之魂。
  领导干部要达到“慎独”的精神境界,首先要增强塑造自身高尚道德人格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在修身中每日三省,自觉解剖自己,不断清除有悖于社会公德的东西,逐渐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信仰,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既要学习贤人的高风亮节,又要吸取贪官身败名裂的教训,做到“四常”,即“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要甘于清贫、耐住寂寞,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时时处处昭示“人民公仆天下为公”的高尚情怀。
  其次要结合“八荣八耻”的要求,做到十慎:一是慎始,把好“第一次”关口,具备果断拒绝诱惑的毅力,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二是慎终,做到精神支柱不倒、“59岁”现象不出、权力期权不用,防止晚节不保;三是慎权,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买官卖官、弄权误身;四是慎欲,不被权、钱、色、名等欲望俘获,处理好民欲与官欲的关系,做到“体民之情,遂民之欲”;五是慎内,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防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六是慎友,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防止被损友“拉下水”;七是慎微,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防止小节上的蜕变;八是慎言,说话要注意政治、利于团结,防止口无遮拦;九是慎断,要深入调研,科学决策,防止违背规律、主观武断、误国误民;十是慎威,领会好领导权威的实质,做到恩威并用,不滥施威,不压制民主,不压制人才。要善于纳谏、激发下属的潜能、塑造团队精神,以“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共谋发展。
  “慎独”,是领导干部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载体,既开辟了继承中华传统道德的新舞台,又充实了当代领导干部的为官内涵和道德标准。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把“慎独”作为自身道德建设的着力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营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道德氛围而自觉行动。

(作者系河北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本站声明 | 网群单位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