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 >> 公民与法治内容>> 2007年第三期
 
关注大学生求职
 
作者:丁海峰


  当前的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确实非常大。据数据显示,有84.3%的学生会经常考虑毕业后的去向问题,这反映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困扰他们学习、生活的首要难题。
透视:毕业现象
  考研热。据张同学讲,其实她也不想挤考研这座独木桥,而是面对就业压力的无奈之举。现在硕士也不好找男朋友,如果再考博士,就成为除了男人和女人之外的第三类人——女博士,找男朋友就难了。在考研热继续发展的今天,学生考研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高深学问,而是想通过考研找到好工作。
  考证忙。学生希望在就业市场上增加竞争力,多一本证书就意味着多一份机会,这也就导致了盲目考证的考证忙人群增多。据了解,目前比较受广大学生青睐的主要有英语四六级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秘书证、导游证、注册会计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等。也出现了大学生以逃课为代价去搏一张甚至多张所谓的”就业通行证”的情况,形成了以考证为上、专业为辅的本末倒置现象。建议大学生针对自己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结合自己的职业目标,有选择地考证,切勿盲目,造成时间、精力和经济的浪费。
  四处赶考。毕业在即,考研、考公务员、奔赴各种招聘会、四处面试,已逐步成为学生的主要生活。求职的压力使每个人处在一片忙碌之中,惟恐错过一个就业机会。然而,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盲目投送简历,盲目面试,在对用人单位了解较少的情况下,就匆匆签约,一旦发现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当今社会就业压力非常之大的今天,而大学生频频违约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分析:压力之源
  求职环境压力。生源猛增。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达413万人,2007年毕业生还将再创新高,而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端岗位不足,造成了多数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趋于下降,薪酬、福利减少。对期望较高的毕业生而言,这无疑是压力重重。对用人单位而言,大多数用人单位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专业歧视、性别歧视和地域歧视。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求职产生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性别歧视对于女同学的影响更大。家庭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是多数毕业生面临的压力之一,家庭对孩子过高的就业期望,特别是农村生源学生和特困学生,受就业期望和”反哺”家庭影响的压力更大。
  求职心理压力。多少石沉大海的简历、如履薄冰的面试、等待面试结果的焦虑,在拷问着每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屡屡受挫之后,情绪上难免出现波动,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和压力,如果不及时缓解,有可能会导致心理出现问题,如:自卑感增强、缺乏自信心、焦虑、急躁、怯懦、抑郁、逃避、抵触等等,不能正确对待求职中出现的问题,使求职陷入恶性循环,影响今后的发展。
  求职花销压力。大学生求职成本的节节攀升,已不是什么秘密,给大学生个人和家庭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从简历包装到形象包装,再到各种跑场费用,都是笔不菲的开销。如今的大多数毕业生追求精美的彩打简历,甚至在豪华的封面上附以自己的艺术照, 一份简历制做下来就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在形象包装中,男生的西装、领带、皮鞋;女生的衣服、化妆品一样都不马虎,即使经济窘迫的学生也会挤出钱来在这个时候把自己打扮一番,以期给招聘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跑场费用更是可观,参加各种招聘会、到各企业面试,交通费、食宿费、通讯费等等,惟有数以千计了。有一份调查显示,浙江地区毕业生找工作的平均花费高达6500多元。
  应对:求职之策
  求职勿盲目,需注重技巧 。一是简历制作,应崇尚“简单美”。 一份“一目了然”的简历,一定是把应聘者的最大特点放在简历最突出的位置。平均来讲,看一份简历最多只有不到 40秒的时间,建议简历张数最好控制在一两张内,最多不要超过3张;二是不要一份简历投送多家应聘单位,应针对不同的公司制作不同的简历。公司不相同,对应聘者要求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因此应聘不同的企业,一定要用突显应聘企业要求的简历。这并不是主张应聘者简单地变更一下原来的简历就可以,而是建议应聘者必须结合要应聘的企业,重新写自己的简历;三是网络求职也是理想途径。网络求职是降低求职成本的一大措施,最重要的是便于针对不同的应聘单位量身制作简历。
  调整就业期望值,准确定位。不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多地考虑“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而很少了解社会需求,很少能用“我能干什么”的眼光全面地审视一下自己,因而使自己陷入择业期望值过高的误区。其实求职也是一个自我推销的过程,首先毕业生要客观评价自己,既要看到长处,又要看到短处,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或潜在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找准定位,扬长避短,谋求适合自己的最佳职位。
  保持心态平衡,勿攀比。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时不是从自身实际出发,而是与同学攀比,特别是看到与自己成绩、能力差不多的同学找到令人羡慕的工作、获得可观的收入时,觉得自己找不到理想职业,很没面子。为了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将自己择业的目标设计过高,其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失去了就业机会,陷入苦恼之中。因此,求职过程中持有平常的心态很重要,排除诸如不满、嫉妒、攀比等负面情绪对正常思维、选择的干扰。广大毕业生应该把毕业求职看作自己进入社会的一个踏板,个人能力才是今后发展的基石,从而跳出从众、攀比等社会心理陷阱。
  正确对待挫折,合理宣泄。找一个好工作是每个大学生的梦想,过高的期望造成很重的心理负担,其结果往往都以失败而告终,越想找到好工作就越怕失败,越怕失败心理压力就越大,许多大学生都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从某种意义上说,求职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是很正常的现象,关键是怎样面对挫折。正视它的存在,冷静分析失败的原因,调整好目标,不要将这一次失败的影响向下传递。如果发现自身调节有难度时,建议合理宣泄。比较好的办法是向知心朋友、老师倾诉,把心中的不快说出来,甚至可以大哭一场,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或消除。另外,也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大运动量的户外活动,如打球、爬山等,宣泄不良情绪。同时也请诸位家长多关注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多听听他们的诉说,给以适当的安慰,不要急于求成,过多催促。
  呼吁:多方关注
  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各高校共同关注的话题,为提高就业率,各高校在不断尝试教学体制改革,最常见的方式是调整专业设置和素质化教育,以期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目前,很多高校经过不断的调整、改进,已经形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选修课四种形式,告别旧时代那种过分单一的条块分割的教育模式,不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方式转变为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并重的综合素质教育。这种变化对于为当代社会培养出大量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府在大学生求职中应发挥积极导向作用,同时也需要建立更加合理、更加高效的就业指导机制,进一步做好完善就业市场和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就业市场的工作,例如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西移”、“下移”、自谋职业等多元化就业途径,引导大学毕业生改变传统求职观念,到最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去。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本站声明 | 网群单位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