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 >> 公民与法治内容>> 2007年第七期
 

多渠道促进大学生就业

 
作者:刘 卉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促进就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占就业人员的37%~40%,而我国只占就业人员的5%。因此,合理配置与有效整合大学生就业渠道,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劳动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而需要就业的人数达到2400万。而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据报道,目前毕业后仍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已超过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近些年,城镇每年需要就业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大学生面临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1000万个左右。二是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而一些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三是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一些非法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信息,损害劳动者权益现象突出;一些职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性别、年龄、身体残疾等原因侵害就业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国际化趋势,对就业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高等教育、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因此,大学生就业难也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原因是:一是就业岗位供给相对不足,出现供求错位的现象;二是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人才市场机制不健全;三是国家配套政策不到位,地方政府权责不明晰;四是用人单位管理机制不合理,录用人才的标准不科学;五是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与经济结构变化和社会发展;六是大学生学习和就业观念落后。
  二、规范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着实解决大学生择业面临的实际问题
  当前,应当在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强化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规范制度建设,拓宽就业渠道,努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第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从国际经验看,几乎所有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总是要伴之以结构调整和技术提升。而通过结构调整和优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使整个社会可以吸纳更多的毕业生就业。从我国就业市场反映需求量来看,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99%,工业新增产值76%是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和创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它们的发展空间,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创造能力的平台,有利于大学生个人职业发展。
  第二,积极规范和完善人才市场,合理促进就业。促进就业市场的信息化、规范化。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规范的市场秩序能够有效抵制不正当竞争,坚决扼杀用虚假就业信息坑害毕业生的行为。国家应对职业中介机构应遵循的原则、设立的条件、审批程序以及禁止从事的行为等作出规定,并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除了对这类机构进行严格管制之外,还应当明确职能部门的职业介绍是无偿的,从而逐步取缔经营性的职业介绍机构。
  第三,发挥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职能作用,建立配套的支持体系。政府要采取就业援助、鼓励自主创业,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和衡量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拓宽就业渠道,完善求职服务:一是扩大“增量”,通过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要开发和创造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二是激活“存量”,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以及城市社区、农村地区吸纳大学生就业;三是促进“对接”,搞好公共就业服务,培育并规范市场,促进“人岗匹配”。此外,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安排适当资金,用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第四,完善用人单位管理机制,规范录用人才标准,反对就业歧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存在歧视,必将使那些相对弱势的毕业生群体如女性、残疾人、低学历者等,处于更加恶劣的就业处境,恶化他们的生活乃至生存环境。因此,要从规范制度上入手,完善用人单位的管理机制,防止伤害大学生的就业利益。健全措施,用人单位不得以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歧视毕业生。规范录用人才标准,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招录。彻底铲除一些单位空编不录人的现象,从源头上杜绝权力关系、裙带关系及金钱关系的录人歪风。
  第五,高等教育改革应面向市场,服务社会。高校教育要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使高等教育改革与社会接轨。评价高校的教学质量应把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作为重要的标准。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为此,高校应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培养适应市场变化的、能满足社会需求的、能自我发展的人才。同时增加就业指导的环节,建立和完善高效的信息发布平台,对中长期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监测和预测。
  第六,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就业观。学习的核心在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学以致用。为此,大学生可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或打工,努力找到自己的专业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运用书本知识、磨炼意志、增长技能。大学生应把眼光放远,对自己有科学的定位,从基层做起,力戒浮躁,扎实努力,应认识到中小企业和西部地区往往会提供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锻炼的机会更多。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本站声明 | 网群单位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