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塑料袋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一只只塑料袋,拎起了人类沉重的环保话题。
塑料袋——惊人的“白色消费”
早在100多年前塑料就问世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塑料制品越来越多,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塑料袋便是令人眼花缭乱塑料制品中最精彩的一笔。小小塑料袋,影响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提篮小买”变为“提袋小买”,两手空空进菜场(超市),大袋小袋拎回家。各种精美包装盒内外塑封,家庭中所有生活用品没有一样不跟塑料有关,塑料无孔不入,无所不及,消费量越来越大。有数据统计,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垃圾里有1/4是塑料垃圾。一个中等城市,每人每月平均消费塑料包装袋45只。—个超市按每天1.7万人次的客流量计算,平均每天要消耗塑料袋3.3万只以上,塑料袋成为全球最大的“白色消费”,仅中国每年消耗的塑料袋就在800亿只以上。据了解,每生产1吨塑料袋需3吨石油,我国一年耗费160万吨塑料袋,有480万吨石油用于制造各种塑料袋,约占全国消耗石油的1.5%。白色消费席卷全球,这是发明使用塑料袋之初谁也不曾预料到的。
铁路,被人们誉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由于每年随车使用塑料饭盒,曾经使铁路沿线成为十分壮观的“白色污染”带,几个部委痛下决心,改用不锈钢饭盒和可降解饭盒,加之回收力度大,白色污染状况基本改观。但是,生活中人们对塑料袋的依赖性却越来越大,“用着方便,扔着潇洒”,便是街头巷陌、城市乡村、车站码头、旅游景点、娱乐场所、休闲小吃、购物广场等真实写照。塑料大棚为人们提供了反季节蔬菜,地膜覆盖为农民提高了作物产量,塑料防渗提升了沟渠河坝节水能力,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破碎的塑料薄膜,给生态造成了另一种污染和损害,而这种污染是在全人类无意识的参与中造成的。它同便捷的塑料袋一样,表面看是—种社会进步,实质却是资源与环境意识在倒退。
塑料袋——骇人的环境污染
也许一家一户每天用几只塑料袋并不起眼,也许我们每个人随手扔个塑料袋并不在意,但就是这无数个“不起眼”、“不在意”,汇聚成了惊人的“白色消费”,骇人的环境污染。如果你留心一下垃圾池(桶),每天都是五颜六色的塑料袋装着的垃圾包,大风一刮“满城飞舞”,在城郊结合部的露天垃圾堆或沟河边和水面上,几乎满眼尽是塑料袋。北京市马家楼垃圾处理站拣拾平台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每天要处理的垃圾中,只有10%的塑料袋等被机器吸出来,其余90%还是被填埋掉。目前,北京市每天产生垃圾1.5~1.6万吨,其中有一半是无法处理的塑料类垃圾。北京安定填埋场原设计使用15年,而5年就用完了,这些被集中填埋地下的塑料袋等各类塑料制品,需要100年以上才开始腐烂,200年后才能完全降解。
有一个统计数字也许会吓你一跳:在全球范围内,一年至少有5000亿只塑料袋被人们拎回家,—分钟内就要用掉100万只。有人作过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人们过去每年已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层“白外衣”。残留在土壤里的塑料因破坏土壤结构和影响根系生长、土壤呼吸,可使农作物减产5%左右,严重的田块减收两成。我国已有近亿亩农田遭到塑料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有专家预测,如果按照我们今天的速度毫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的话,千年之后,我们的地球土壤将无法再生长出粮食。乱扔的塑料袋还会使牲畜禽鱼等因误食而导致死亡,牛、羊因误食塑料而死亡的逐年增多。塑料袋除了填埋就是焚烧,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当人们在尽情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和快乐时,很多人也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正在给我们的未来制造灾难。有科学家预言,如果人类消失10万年后,一些塑料制品甚至塑料袋也许仍在地球上飘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塑料袋——烦人的生活困惑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菜篮子、购物袋离我们的生活远去了,草绳系肉、柳条串鱼、荷叶包豆腐、纸袋装油饼、篮子放蔬菜……那种透着环保、休闲、雅致、幸福、甜蜜的生活情景,恐怕要成为“现代派、时尚人”的“童话故事”了。当我们每天走进菜市场或超市买菜时,既买回了新鲜蔬菜,也拎回了一大堆大小不等、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家家如此,积少聚多,年复一年,我们的地球也会感到越来越窒息了。
塑料袋实在是太方便了,无论是匆匆忙忙的上班族,潇潇洒洒的休闲者,还是辛辛苦苦的种田人,塑料袋已经方便到可以让我们暂时忘记自己正处在被它淹没的危险中。李小姐,是某外企白领,她说,让我提篮子买菜,多没面子,还掉身份,我现在连菜市场都不想去,直接去超市买净莱,塑料袋一装就回家,多干净,多方便啊!这种心态,恐怕不止白领,就连城里绝大多数年青人或中年人都是如此。而现实生活中,工作生活节奏确实加快了,没时间专门提篮子去买菜,一般都是出门办事、下班途中顺路捎菜回家,生的熟的被商家用塑料袋一包就带回家了,多方便啊,至于污染也不多我—个。还有的人认为篮子用完了回家还得刷,还得晾,塑料袋用完一扔就完事了。特别是不少男同志说,本来买菜就会被人笑成是家庭妇男,如果再带个篮子或布袋上下班,太没面子了。塑料袋污染环境也不错,但大家都在用我们也随大流,跟着用吧,尤其是菜市场、超市等都免费提供,不用白不用。
南京工业大学高分子学专家和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生认为,现在市场上常见的塑料袋盛装食品对人体是不利的,因为塑料制品多为聚苯乙烯的二聚体和三聚体,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毒素,高温下可产生多达16种有毒物质,有毒物质有可能渗入到食物中损害人的肝脏和肾脏,还有可能干扰人的内分泌,造成生育能力下降以及男性雌化现象等,长期如此,有毒物质就会慢慢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造成慢性损害。当人们在免费使用塑料袋的时候,人们似乎忘记了“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道理。不会有一样东西是免费的,总会有人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即便不是我们自己,也许有一天要由我们的子孙来付。
塑料袋——喜人的有偿使用
为了遏制“白色污染”,国办《通知》指出,从今年6月1日起,将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同时,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这对身陷“白色污染”的我国来说,无疑是件令人欣喜的大好事。但各种质疑之声和担心不绝于耳,主要集中在三点上,一是塑料袋的价格会失控,增加消费者负担;二是有偿使用能否减少污染;三是能不能真正得到推广。这三种质疑和担心并非多余,因为我国以前类似于“全国统一”的事情太多了,有些不是有花无果,就是无疾而终,或是虎头蛇尾。还有人认为有偿使用还不如提供购物替代品,研制可降解无污染的塑料新品。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光靠一纸通知,恐怕也难以统一13亿人的行为,关键是要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措施和相关政策,要狠抓落实,才能富有成效。
国外禁白也是从有偿使用塑料袋开始的,上世纪70年代,国外就有一些国家率先倡导免费变有偿。1999年,麦德龙正式进入南京时,就在收银处提醒消费者,该店不提供免费塑料袋,如想购买小袋0.3元,大袋0.5元,这种做法曾遭到非议和投诉,但麦德龙坚持下来了。几年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也有不少超市、商场开始有偿使用塑料袋,虽有不同声音,但也有成效。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有一只塑料袋能重复使用一次,节约率就是50%,如果反复能使用10次,全国每年就会因此而少用400亿只,相当于少产80万吨塑料袋,少消耗石油240万吨,可抵两个中等油田产量,等于2007年全国生产乙醇总产量的1.5倍,能省下1000多万吨粮食用于生产乙醇,还能减少电力、水等资源的消耗,小小塑料袋,大大节约账。
面对塑料袋泛滥成灾的严峻现实,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了治理措施,以限制或禁止使用塑料袋。意大利政府对塑料袋生产商和销售商实行“课税法”。爱尔兰征收塑料袋使用税,所收资金用于环境保护项目。政策出台后的几个月里,塑料袋使用量骤降了90%。2007年3月27日,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了禁止超市、药店等零售商使用化工塑料袋法案。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从1998年起规定,在该邦乱扔、乱用、乱发塑料袋者,最高可被判5年监禁,并处于10万卢比的罚款。孟加拉国从2002年开始禁用塑料袋,法律规定进口或销售塑料袋的人最高可被判10年徒刑,发放塑料袋者则被处以6个月的监禁。从去年7月1日起,乌干达禁止进口、生产和使用塑料袋。乌政府在禁令生效的同时还提倡民众恢复老传统,使用香蕉叶包裹货物,以减少塑料袋造成的环境污染。
国外有偿使用塑料袋的成功做法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一些环保人土认为,“有偿使用塑料袋”的尝试,应该看作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种制度创新,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塑料袋的成本摊进了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之中,将会约束塑料袋的使用,防止滥用,这将引导出、重塑出一种好的消费习惯。在我国尚未建立起垃圾分类制度的情况下,有偿使用显得尤为必要。
怎样防止重蹈“禁白令”的覆辙,这是许多人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治理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公共政策应该是利益共享、成本共担,公众、商家、政府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做好这项环保事业。据悉,国家标准委已宣布3月份出台塑料袋国标。财政、税务部门也将尽快制定抑制废塑料污染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杠杆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在“大限”前的时间内,相关部门要做的事还有很多,要考虑的“精细政策”还有不少,把有利的不利的或可能出现的新情况都应加以考虑,决不放过任何细节问题,全国上下形成合力,扎实稳健地推进这项工作。
一只小小塑料袋,它不仅牵扯到环保大问题,而且牵动13亿人的生活。塑料袋问题,涉及面最广、数量最大、参与人最多,这也是我国史无前例的全民参与的环保行动,切不可大意,更不能通知一发就万事大吉。塑料袋引发的震荡,是对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场考试,也是对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一次大检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