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在辽宁大连某监狱,一个年过花甲的罪犯呆呆地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心情也像这严冬,感受到人生的萧瑟悲凉。他喃喃自语:“自由是多么美好,假若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自己绝对按党的政策、国家法律去做,用好手中的权力……”然而,这只是一种奢望……
他叫张树森,原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判刑前任辽宁省政协常委、省教科文委员会副主任。2007年10月5日,被辽宁省盘锦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80万元人民币。张树森案在辽宁医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个正厅级高官,有着光明的人生前途,为什么走上犯罪道路呢?
放松律己,拜金邪欲吞噬灵魂
张树森,从基层干起,先在大连医药界做领导,由于政绩突出,受到了上级的肯定,本世纪初走马上任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后,有一种功成名就,君临天下的成就感。然而,一看工资,不到3000元,他又像泄气的皮球。自己位高权重,管一个省四千多万人的食品以及医疗药品监督,关系到四千多万人生活质量,责任重于泰山,付出与得到远不成比例,自己当这个官真没劲儿。法治观念淡薄的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捞钱!眼看自己离退休年龄不远,一定要捞足钱,准备好自己下半生的生活,否则,一个厅级干部退下来后,生活清贫,那还不被人笑掉了大牙!怎么捞!张树森一想,很容易,自己是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政一把手,在单位一言九鼎,无论是干部提拔使用,还是具体业务工作,都是自己说了算,没人对自己监督,也没人敢对自己监督,自己想干啥就干啥,这是天赐良机。张树森满脑子想的是钱,可对局机关的工作人员却制定了廉洁自律的约法三章,与工作业绩挂钩。他的本意并不是想从根本上按党中央要求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药监干部队伍,而是怕下属吃拿卡要,万一捣腾出点儿啥违纪违法事儿,自己是一把手要负责任,搅了自己捞钱的美梦。
疯狂捞钱,大钱小钱照单全收
2000年8月,辽宁省药监局收取了辽宁某股份有限公司200万元赞助款用于办公室装修,该工程由省药监局办公室主任乔强负责。这么些钱装修,让张树森眼睛一亮,觉得机会来临。装修开工后,省药监局付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款150万元,工程已进入尾声,装饰公司催要剩余的装修款,张树森对乔强打着官腔说:“剩余的50万元就不给装饰公司了,从这笔钱里拿出30万元,让装饰公司给担一下,就说他们收到了这笔钱,告诉他们的经理王文,做买卖不能一槌子死掉,要细水长流,有长远打算,不要钻钱眼里,和药监局合作愉快,生意有的是。”装饰公司经理王文哪敢得罪张树森,乖乖地写了一张30万元的白条收据送给了乔强。在张树森的授意下,乔强让办公室出纳从其管理的小金库提出30万元现金交给张树森。
2000年11月,张树森在一家大酒店过生日请客,一家医药股分公司总经理黎平匆匆赶到。饭后,待众客散尽,黎平送张树森回家下车后,偷偷地塞给张树森10万元人民币,并要求张树森对公司经营给予关照。拿人家的手短,张树森一口答应。
2000年12月,这家医药公司在阜新开连锁店,因没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当天被阜新市药监局口头查封。黎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忙找张树森摆平。张树森郑重其事地对阜新市药监局领导说:“对于民营企业,我们这些在政府机关工作的领导干部,要有一个满腔热情的态度,对于其经营中出现的毛病,要教育引导改正,不能一棍子打死,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不让开店,那样对市场开发有影响,特别是要有崭新的意识,要更新观念。”阜新市药监局领导表示支持省局意见,并解除查封。这家医药公司阜新药店得以正常营业,黎平感激涕零。张树森压着心中的不快,叮嘱黎平:“黎经理,以后办事悠着点,不要不知深浅,不知天高地厚!”黎平点头称是。
黎平一离开张树森,便把张的叮嘱抛到九霄云外,他想:靠住张树森这棵大树,自己干什么也不用缩手缩脚,反正他已被自己套住。送给他的钱是公司上下劳神费心挣来的,哪有白拿的好事儿。若合法经营,还找你姓张的干嘛?2001年初,公司本溪店因违规经营批发业务,被本溪市药监局查处,涉案金额2万多元,拟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6万元的罚款。黎平神气十足地找到张树森,请求张树森向本溪市药监局打招呼,放自己一马。张树森马上给本溪市药监局局长打电话,提出要支持该公司发展,对其违规经营一事要减轻处罚。公司逃过了处罚,为了对张树森表示感谢并继续获得支持,黎平在2002年春节期间,以拜年名义送给张树森3万元人民币,在张树森2002年10月出国之前,送给张树森3000美金,在2003年春节期间,以拜年名义送给张树森2万元人民币。
看着药业同行在省城呼风唤雨,生意兴隆,红红火火,辽宁另一家药业总经理许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一直按着国家医药经营法规经营,虽说挣了些钱,但仅能维持,扣除成本,也剩不了多少钱,他不明白和自己毗邻的这家医药公司有什么锦囊妙计?通过观察,发现原来很简单:那家医药连锁店有张树森这棵根深蒂固的大树庇护。许路内心像开了两扇门,为什么自己不加以仿效?为了得到张树森的支持、帮助,2001年春节,许路送给张树森1万元人民币,他以为张树森会嫌钱少,没想到张树森眼都没眨钱就收下,他心里有了底。2001年,辽宁省药监局对全省药品批发企业换发销售许可证,在对辽宁某药业换证检查过程中,发现药品周转库的硬件条件及管理水平存在问题,不予换证。为此许路找到张树森,请求予以关照,张树森想不管,又怕断了财路,便安排药监局主管此项工作的副处长前去通融,结果,该药业最终得到许可证。为表示感谢,许路在2002年春节前送给张树森2万元人民币。随后,在2003年、2004年、2005年春节前各送给张树森1万元人民币。
前有车,后有辙。张树森的以权谋钱,办事讲“潜规则”,在辽宁医药界不胫而走,一些经营者纷纷抱张树森的大腿,都想靠住张树森,使他成为企业挡风的墙,遮雨的伞。
每次办事张树森得的钱数额不大,有时心里也不痛快,又一琢磨细水长流保险,不引人注目,一般不会掉链子,又心安理得起来。张树林灵魂生上了钱锈,在犯罪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天良丧尽,为“假药”泛滥推波助澜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不再满足温饱,而是追求小康生活。其中一项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追求健康长寿。而一些不法药业,抓住人们的这一心理,生产伪劣质次假药,攫取暴利,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作为辽宁省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的张树森,本该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以神圣的使命感和崇高的责任感,当好辽宁人民幸福生活的守护神,保一方平安,然而,面对着“钱”弹的攻击,他乱了人生的方寸,为假药泛滥大开方便之门。
2002年6月,辽宁省药监局在对一家药业集团产品某治胃病胶囊进行抽检时,发现部分批号产品为假药,张树森得悉后,三令五申,要求全省各市药监局拉大网,过筛子对所有批次的该胶囊必须实施全方位监控,批次抽检,符合法定标准的方可销售、使用,不合格产品就地销毁。该药业集团董事长李贵闻讯后四处拉关系,找到张树森。李贵让药业集团驻辽宁地区销售主管柳士怀陪自己一起去张树森家,授意柳士怀准备5万元装在葡萄酒箱里送给张树森,要求张树森网开一面。张树森心领神会,决定辽宁药监局重新发文,要求各市药监部门对该胶囊绿灯放行,产品进入正常监管状态。这样,假药进入辽宁大地,给人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莫大的危害。
要想富,动干部,张树森官场多年,也深谙此道。张树森2000年至2004年期间,在辽宁省药监局中层干部竞聘、使用、调整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先后收受多人共计8万元人民币,表现了一个赤裸裸的贪官嘴脸。
多行不义必自毙,张树森自以为自己每次收钱的数额很少,就能瞒天过海,逍遥法外。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法律给予了他最公平、最无情的判决。站在被告席上的张树森,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他不仅失去了党藉、公职,也失去了人身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