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间疾苦倾情呼吁,就民生问题追问到底,对社会弊端无情解剖……在全国人代会上人大代表负责任的表现令全社会为之欣慰,为之振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监督意识和话语权表达方面,人大代表已完成了由“多说好话,少挑刺”的主流行为向敢于为民直言的历史性的转变。
从“颂歌”向“诤言”转型,只是实现了人大监督的初步飞跃,人大代表说话管不管用?如何将建议、呼吁、批评等监督话语落到实处?是人大监督必须破解的更为深刻、更为艰难的课题。在近年全国人代会上,许多代表追问到底、揪住不放的监督姿态,已经清晰地表明,人大监督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拐点,正面临从“言说”到“实效”的深度飞跃。
人大监督向“实效”层面的全面转型,还有赖于具体监督机制的不断改进。比如,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人大代表的一项基本监督手段,去年全国人代会闭幕后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就从五千多件代表建议中遴选出10件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重点建议”,这实际上延续了前两年的探索,并已验证了高效的“监督效应”。在地方各级人大,立法强化监督效果, 向社会征求监督议题,公布代表建议解决率等制度创新亦此起彼伏。现在的迫切问题是,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在持续实践常规性监督手段的基础上,如何不断激活“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监督手段,并结出更为有力、有效的监督之果。
人大监督能否取得实效,与被监督对象是否具备现代民主意识密切相关。在去年的全国人代会上,就食品卫生、环境污染等民生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人大代表向某些领域和高官展开猛烈撞抨。这些在数千年“官本位”观念的中国社会,打破了传统的官场文化,对各级官员的示范作用显而易见。而对人大监督而言,被监督对象民主意识的提升,无疑有助于问责、追究等实质性制度机制的形成。
最后,人大监督的实质性飞跃,还需要进一步培育和提升公民的民主素养,并与公民的民主实践形成互动效应。眼下,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将人大代表视为排忧解难的主心骨,这自然表达了社会大众对人大代表的认同感和期望值。不过人们应该明白,在遇到困难、表达诉求时才想到人大代表是远远不够的,人大代表是否不辜负大众的厚望,前提是大众是否选出了合格的代言人、监督者。因此,公民对人大监督的认同和支持,首先要从珍惜手中的选票开始,要从遴选出具有敏锐监督意识和优质监督素养的人大代表开始。从本质意义而言, 人大监督能否取得更大的实效,决定权就掌握在每位选民手中!
2008年是监督法实施的第二年,经过十多年打磨的监督法已经对人大监督做出了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安排。在各级人代会上精彩纷呈的监督新气象,又留下了诸多寓意深远的精神线索。我们期待有更多的监督新气象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