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 >> 公民与法治内容>> 2008年第8期
 

特大地震带给我们的反思

 
作者/邹德萍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痛定思痛,地震引发了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生存环境以及救灾应急机制和能力等诸多问题的反思。
  反思一:抗震救灾为健全和创新国家应急机制提供了一个契机。这次特大地震对我国政府的应急响应机制是一个重大考验。我国虽已出台了相关应急机制条例和响应程序,但总体上还处于初始阶段,对抗震救灾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缺陷,需要在灾后认真总结,逐步完善,以便对处置其他突发性事件有所借鉴。各职能部门应在大灾面前迅速找准定位,该负什么责任、该做什么事和该承担什么义务,都应一清二楚,只要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就能快速做出反应。
  反思二:灾后重建应科学规划。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构造地质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说,两三年前开始的活断层研究,国家就投入了很多资金,工作重点主要放在大城市,像汶川一带还未顾及到。这次地震灾后重建,应该组织大批专业人员对龙门山断层进行分析,重建规划尽量避开活动断裂带,把防灾减灾放在首要位置。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的新建,既要保留历史,又要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给规划注入人文关怀。无论是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居民社区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等等,必须尊重自然,关注现实,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地规划好新建城市的未来,给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还要避免重复建设。因此,许多规划师们主张加快受灾统计和灾害评估工作,待摸清自然灾害潜在威胁等安全系数和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后,再依当地城市化进程和城乡规划协调安排。过渡性安置房建设不能因为急,就不顾总体规划,见地就建,和灾后重建产生争地矛盾,同时,还要考虑到过渡之后土地复垦问题,不能使过渡房安置点成为农村新的土地荒芜田,造成新的土地资源浪费。灾后重建既不能等,也不能急,更不可草率,速度应该服从质量。
  反思三:建设应急避难场所防患于未然。资料表明,我国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洪水、地震等灾害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密度比国外大都市都高出1~2倍,一旦发生灾害或意外,后果将很严重。一些城市的灾害应急能力比较脆弱,除北京、上海、南京、兰州、济南、福州、重庆等城市重视和加强避险场所建设外,不少城市基本没有应急避险场所,有些地方即使有,也是数量过少、规模过小,或宣传不到位,市民不知如何使用,形同虚设。加强应急避险场所建设,是国际上通行的应对和预防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在日本,抗震性和安全性是其建设公路、铁路和公园等基础设施的重点,许多城市都有政府指定的避难“缓冲地带”,一些城市中绿地和街心公园的入口都插着“地震避难所”的牌子。而我国不仅缺少这样的场所,而且也鲜见避险知识的宣传。今后能否有所加强,现在还很难说,但它至少是城建规划的一个部分。
  反思四:我们该如何建地震博物馆。博物馆诞生于2500年前的希腊特尔费·奥林帕斯神殿。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就明确提出要建博物馆,筹建和规划业已启动,但就如何建、建什么样博物馆,说法不一,争议不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他们在建地震博物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是值得借鉴的。地震博物馆显然不能仅止于“见证”与“缅怀”的意义,更应提供普及地震科学知识。其主要职责包括:搜集地震文物,研究震灾史料,普及地震科学知识,利用馆藏资料,组织人们感受地震发生时的紧张状态、组织逃生演练等。照此设想,地震博物馆应该平时就规建,而不是每发生一次大地震就倡议设立一个,我国已免费开放的博物馆里就应该增设“地震博物室”。博物馆不应仅仅是“存放记忆”的“藏宝库”,更应该是启迪未来的“魔法棒”。
  反思五: 赈灾捐助考验中国慈善事业。我国慈善事业起步较晚,尤其是“官方背景”和善款去向一直遭人们质疑。在这次抗震中,5月14日无锡某报的一篇报道,引发了一场“网络地震”。原因是民众对捐款数额无法监控。善款善用,制度健全,程序规范,信息公开透明,都是对中国慈善事业的一大考验。但愿慈善事业从此能长大。
  反思六: 应该重视震后土壤污染治理。现在人口密集区,都是多样化产业结构区,一些化学制剂遭破损而泄漏,渗入地下,导致土壤受到污染,加之在震区内反复喷洒数千吨消杀化学制剂,也是一个潜在污染源。需要对重建区域的土壤污染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监控,这项工作应和规划选址同步进行。为了不影响重建速度,调查人员应对某地地震前使用哪些化学品较多,地震使其泄漏的概率如何等都应做到心中有数,以便采用适当的污染检测方法。应当先排查受污染可能性低的地点,一旦排除受污染的可能性,就可以在这些地点先行重建,然后再调查受污染可能性高的地点。土壤污染治理一定要先于建筑物的重建,一旦地面的房屋建起来了,就会给地下污染调查和治理带来困难。汶川大地震主要集中在山区和旅游景区,对污染问题更不可轻视,随着雨季到来,应提防一些污染物随雨水顺江而下对下游水域造成新的大面积污染。对喷洒消杀化学制剂的时间、总量、范围等都要做出科学考量,不能无限制大面积反复使用,对污染应做出可控分析,以防留下污染隐患。
  反思七:如何加强灾后重建的质量监督。刘汉希望小学和任兴平的民房,成为“最牛学校”和“最牛民房”,经过了8级大地震而屹然不倒,其本身就是一个建筑学上的奇迹,历经劫难后,引发人们许多联想也是在所难免。因而人们对5月16日建设部公开承诺开始调查校舍倒塌原因也就多了一份期待,不管结果如何,都必须给公众有一个交待,但愿能看到令人信服的下文。“最牛”的“牛”在什么地方,就是牛在全程监督和质量把关上,这也恰恰是政府和公众最为忧心的问题。灾后重建,是政府的事,更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涉及到一家一户切身利益,政府订出规章制度,出台民房和学校以及公共建筑质量等级标准,把抗震能力写入承建合同,公布于众,晓知于民,让重建户公选代表参与设计、选址、招标、建筑、验收等各个环节,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把安居房建成政府、百姓和捐赠者都满意的“放心房”。
  反思八:能否给健全反腐机制带来创新探索?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央和国务院重抓“两大战场”,一是灾区救援和重建,另一个是反腐倡廉。从中央领导接连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到各项法规制度的密集出台,再到迅速展开的“特派监督检查”、“即时审计”等等,都说明中央高度重视,未雨绸缪,防腐在前。有的制度已经突破惯有的框框和思维定式,有的在机制和方式方法上都有所创新,还有的在基层做了大胆地探索,尤其是抗灾、救灾、捐赠、重建等全方位开放、公开、透明,这是前所未有的,打通了中央直达民间的“阳光通道”,赢得了百姓的赞誉,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那么,更广层面上的反腐机制,其中包括检察、法院、公安以及各级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各部门、各环节,是不是也能经过洗礼后在反腐机制上有所创新或探索,这也是对数万逝者最好的告慰吧。
  反思九:传统与现代建筑技术能不能相结合。众所周知,地震造成的最大危害,莫过于房倒屋塌带来的人员伤亡。因此,减少了房屋倒塌,也就等于减少地震的损失。在这一方面,新疆近年的探索值得借鉴。新疆是国内知名的地震多发区。南疆有些地州,几乎年年发生地震灾害。大家可能不会忘记2003年发生在巴楚县的“2·24”地震:那场震级6.8级的浅源地震,曾使许多村落顷刻间夷为平地。灾难,促使新疆人去寻找应对之策。调查研究中,建筑专家们发现,南疆维吾尔族传统民居中有一种“木全梁”建筑,具有惊人的抗震效果。这种建筑,并不复杂,四壁由木料相互咬合在一起,然后房梁再与四壁咬合在一起,如此,整个建筑就成了一个相互支撑的整体,遇到强震,顶多是墙皮脱落,很难将整个房子震塌。举一反三,建筑专家们将这种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在地震多发区推出了“抗震安居房”。这种房子,造价不高,却安全实用:今年3月21日,和田地区的策勒县发生7.3级地震,其他结构的民居损坏达21100间,而政府建设的67177户“抗震安居房”,无一间出现问题。消除灾害的最好办法,就是让灾害不再重演。地震预报目前还是世界难题,美国就把重点放在建筑物抗震能力上,日本就研发出多种抗震房,我国台湾地区也有许多形式震不垮的房屋设计,如果我们相关部门和专家们加以总结、吸收并结合汶川震区的实际去创新、推广,把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建筑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推出新型“抗震房”,也是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努力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明智之举。
  反思十: 地震触动人们对爱、责任、家庭开始重新思考和认识。“我们都是汶川人”,“兄弟姐妹,手足情深”,“好好珍惜人生,实实在在地做事”,“能帮人是对心灵最大的安慰”,“一定要善待每个人”,“以后会更多地投身公益事业”……这样的话语铺天盖地。一场特大地震,使许许多多人感悟生命价值。一切皆可重来,惟有生命不能。生命的短暂与宝贵完全是一个定数,而不仅仅是在地震面前。让公民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公民,让人得到人的对待,让我们有推己及人之心,如同不愿见到他人对自己的狂暴那样,不以狂暴待人;让我们不要把占有作为乐趣,失去了体恤、温和与给予。勇敢不是以强凌弱,不是残暴对待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人,而是忍耐和担当人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心理健康。让我们光明磊落,不以阴谋来论断他人。让我们清明澄澈,活在真实中,而不把聪明用于人与人的交往。让我们既不要加害于人,也不要生活在被加害的阴影之中。让我们回到人本身,捍卫人本身,而不是把人视为工具和役使的对象……以震灾为契机重建精神家园。健康有活力的民族精神是有尊严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条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如果我们心里真存有一些精神废墟的话,那我们当然借机好好清理一下,接受洗礼后的重建。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本站声明 | 网群单位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