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这个东西,自古就很“霸道”。在权力运行的时候,在权力发威的时候,在权力遇到阻力的时候,这种“霸道”的个性,展现得更加充分。源于此,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权治”才被认为是最“神圣”的权威;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心灵深处,根深蒂固。随着社会的进步,“权治”越来越不得人心,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政府“执政为民”、“服务于民”的行政方式。从漫长的“权治”,到现代的“法治”,只有短短的十几年、几十年时间。要一下子清除几千年封建统治的余毒,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就是说,在建立“法治社会”、“服务型政府”过程中,还有很多来自“传统”的阻力。
有报道说,重庆市近日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共有十六支代表队参加,全部由重庆市各部门及区、县政府的公务员组成。辩论现场,各方唇枪舌剑,攻辩激烈之处,引起人们冷静的思考,并引来现场观众的掌声、笑声。主办方称:举办辩论会意在为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提供思想舆论基础。在此之前,南京市也举办过一场官员选拔电视直播辩论会。为什么要举办辩论会?其举办辩论会的目的,早已超出“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最初的设想,重要的是要各级领导养成一种“讲道理的思维方式”、“讲道理的执政方式”。不再靠权力的威力执政,而是靠“以理服人”、靠政府的公信力树立形象,建立现代政府、服务型政府。用有说服力的权力,有感染力的权力,开展工作、指导工作、推动工作,才能赢得人心,才能贴近群众,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欢迎。想当年,孙中山先生在任临时大总统时,一位扬州长者想一睹大总统尊容,孙先生得知急忙把长者迎进来。长者要施跪拜之礼,被孙先生连忙扶起,孙先生说:我当总统就是为百姓服务的。长者又问:如果不当总统了,怎么办?孙先生坦然地回答:“又回到百姓中间去。”孙先生用自己有说服力的权力,建立执政的权威——人格的魅力。在如今,领导个人的形象,尤为被人看重,甚至无需语言,只需表率作用即可。靠有说服力的权力行政,就是“以人为本”,就是“执政为民”,就是“人民公仆”的作风。靠不讲道德的权力行政,就是“权大于法”,就是典型的“人治”,就是“权力至上”。有的地方的干群关系很紧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使不讲道理权力”的结果。那里,群众怨气十足,群众利益受到极大伤害,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干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不大,矛盾积压很深,群众上访不断。看似一潭死水,实为矛盾一触即发,冲突随时可能发生。
有说服力的权力、有感染力的权力,才能创建和谐的干群关系,才能团结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带领群众“同心同德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讲道理的权力,有时“执行力度”很大,却蕴藏着矛盾,埋下了冲突隐患。矛盾解决不好,就会使群众丧失信心,丧失干劲,以至与政府和领导干部“势不两立”,导致影响发展、影响稳定。
让行使的权力更讲道理,才能使政府更具有公信力,更具有形象力,更具有影响力。这是“权治”和不讲道理权力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有说服力的权力,使群众顺心顺气;不讲道理的权力,使群众窝心憋气。不讲道理的权力,在群众民主意识觉醒的今天,在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民智的今天,是不得人心的,在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已经逐渐缺少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