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学生奔赴农村创业、任“村官”形成风潮,掀起了一股新“上山下乡”热。提起“上山下乡”,人们会想起“文革”的非常岁月,“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那时全国有1700万城市知识青年陆续到农村安家落户,形成了一场历时十年、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这是工业化时代一个国家罕见的人口从城市倒流回乡村的运动。虽然有政治理想的鼓舞,但知识青年并未给农村带去革命性的生产方式。因此,这场运动以知识青年几乎全部返回城市而告终。时隔30多年的大学生“上山下乡”和“文革”中的“上山下乡”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因为这种“上山下乡”是大学生把现代科学知识带到农村去。
“上 山 下 乡”
新时代造就新一代
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中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大幅度增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一些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就业取向悄然改变——从原先的一味追逐大城市、大牌企事业单位,转为“眼睛向下”、“弃大求小”——到基层单位就业、到农村创业。大学生“上山下乡”的新动向悄然形成。
中央重视,十万大学生任“村官”。目前,农村面临人才短缺的严重问题。为此,2008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牵头,会同多部门研究制定了激励和保障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中组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计划从2008年开始,连续5年,选聘数量为10万名,每年选聘2万名。(新华社2008年4月18日消息)2008年11月初,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赞许“大学生村官精神”,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随后,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措施,其中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中央的重视,助推了大学生“上山下乡”的热潮。2008年,全国有14万余名毕业生奔赴农村,2009年可能更多(《南方周末》2009年1月1日)。
江苏先行,为新农村提供“新鲜血液”。1995年,江苏在全国率先进行了第一次大学生“村官”招聘,至2006年先后选聘2984名大学生到村工作。2007年,江苏从全省42所高校中又选拔出1011名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分别派往苏北5市的1011个经济薄弱村任职。经过一年的历炼,这些人中已有7 人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231人担任了村党支部副书记,113人担任了村委会副主任,13人当选市、县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2008年,江苏又全面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7687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踊跃报名,最终1670人入选。大学生任“村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鲜血液”,培养了更多受过基层锻炼的后备干部人才。江苏为全国选聘大学生任“村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潮涌全国,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1999年,浙江省宁波市采用公开招考方式,成为全国第一个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地区。2000年3月,广州市天河区公开招聘52名大学生“村官”,全国各地3000名大学生前往求职。2002年,河南省鹤壁市招聘205名大学生“村官”,拉开了河南省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序幕。2004年,河北省决定,每年选派1000名大学生到农村工作,5年内实现5200个行政村都有大学生“村官”的目标……2008年,北京市招聘3000名大学生任“村官”,全市大学生“村官”总数达到8600名,实现了“村村有大学生”的目标。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
广 阔 天 地
知识青年大有作为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给大学生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因而,一些大学生把目光转向广阔的农村,他们依靠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立志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新知青上山下乡,在农村这块广阔天地中是大有作为的。
竞聘“村官”,带富一方百姓。黄俊十年前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成为江苏省第一批大学生“村官”。1999年,黄俊回到家乡江苏省江都市仙女镇樊庄村任团支部书记,接着被任命为村经济联合公司副经理,很快又被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2004年2月,仙女镇党委将黄俊调到经济薄弱的民和村任党支部书记。黄俊上任后,走工业强村之路,引进了电力金具项目,如今企业年销售已经达到5000多万元。黄俊还积极发展高效农业,请来农林专家对乡亲们进行系统培训,引导村民种植花木和蔬菜。目前全村高效农业面积达500多亩。仅仅经过三年的努力,民和村发展成为“扬州市小康村”。2007年全村三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270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0%以上(《新华日报》2008年4月18日)。像黄俊这样当了“村官”,带领农民致富的典型在全国数不胜数。
科技种田,理论联系实际。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生产经营中,可算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北京农业大学学生卢怀玉,毕业后回到河北省河间市民营企业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种棉花。他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科技种田中。如今,卢怀玉已成为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会长。该会总资产达到2.2亿元,会员发展到6万户,遍及全国12个省市的主要棉产区。总会培育出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棉品种,其中9个棉花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2006年至2007年,国欣农研会的棉种在全国市场占有率约为5%,居全国各良种推广中心之首。现在,卢怀玉的农研会又吸纳了3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其中还有两名卢怀玉的大学同学(《现代快报》2009年1月4日)。大学生把书本知识运用到科技种田中,取得了惊人的业绩,令祖祖辈辈种田的农民刮目相看。
返乡创业,确立发展目标。在“上山下乡”热潮中,大学生跳回农门的事屡见不鲜,他们不图城市的高薪和安逸,回到家乡创业,带领群众致富,在农村找到了自己发展的坐标。浙江省台州市近年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包括名牌大学毕业生争当农民。湖北省三峡大学园艺专业学生王郡郡,2002年毕业时,放弃了城市工作的机会,通过招聘进了咸宁市林业局,只身一人来到咸宁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承包了80多亩油桃和进口李子,第二年就获得了丰收。王郡郡还找到中国农科院、北京中农种业,签下了5000亩的优质杂交水稻制种合同,使800多户农民从中受益。几年来,王郡郡获得“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提名,获得全国“巾帼建功”女能手、全省“转移致富”女能手等称号(《湖北新闻网》2007年6月15日)。大学生们返乡,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目标。
把 根 留 住
尚需加大政策推力
大学生“上山下乡”,不少人干出了成就,在农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有不少人败走麦城,回到城里重新找工作。大学生在农村创业遭受挫折是必然的,这就要看大学生们能否挺住,当地政府能否坚定支持,国家的政策能否到位。要使新“上山下乡”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把大学生的根留在农村,首先,要健全大学生到村任职的长效机制。下乡前要有培训,中期要有跟踪指导,结束后要妥善安排。培训是让大学生转换心态,掌握农村工作技能;指导是有关上级部门要服务上门,主动帮助大学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鼓励大学生扎根农村,做好工作;安排是在大学生聘用期满后给予“出路”,愿意继续干的可续签聘用合同,业绩优秀的给予提拔重用,考公务员、研究生的给予政策加分;回城工作的,有关部门要帮助实现重新就业。其次,大学生在农村要人尽其才。基层组织不要将眼光局限在片面强调农村经济发展上,要发挥大学生的优势,建立文化组织、社会团体,让学生能够充分施展才能。再次,要完善大学生“上山下乡”配套措施。2008年3月,中组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8项激励和保障政策,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也要给予相关的扶持政策,给大学生创业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在广阔天地中大显身手,大有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