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邢台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农村低保五保保障工作列为人大代表建议督办的重点,先后三次专题审议农村低保五保工作,逐步使农村低保五保工作步入了制度化、科学化、法制化的健康发展轨道,连续几年名列省市前列,赢得了全县人民的好评。
深入调查,综合分析
邢台县从2005年起,开始在全县实行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工作。2006年农村低保对象为3568人,保障面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2007年低保人数4670人,将保障面扩大到1.3%,新增农村低保对象1102人。比较两年来,虽然保障面和保障人数都在提高,但是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还徘徊在政府的保障范围之外。为此,在2007年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安永海、李长鹏等人大代表提出:在县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县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面,使生活困难的群众得到政府的救助,让他们共享发展文明成果。这一建议引起了县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列为了县人大常委会的重点督办建议。
为使建议落到实处,2007年3月,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吉建国亲自带领常委会全体成员,深入南石门、西黄村、将军墓、浆水镇、会宁镇等乡镇,通过察看低保对象生活情况,深入了解农村五保生活条件和环境,与低保对象和五保户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视察中,他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把党和国家的政策贯彻好,落实好,使困难群众真正体会到党的温暖,共享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成果。
在人大的关注和重点督办下,县政府决定把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工作列为重点的民生工程抓实抓好。一是将低保及五保供养工作列入2007年度县政府承办的实事之一,公开向社会承诺,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07年,财政投入城乡低保及五保供养资金由2006年140万元提高到585.5万元,增加投入445.5万元。三是定期调度安排。县主管领导坚持“每周一研究,每月一安排,每季一调度”的低保工作制度,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和困难。四是强化基层乡镇重视程度。要求基层各乡镇把低保及五保供养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落到实处。南石门、将军墓、西黄村等乡镇除了积极争取上级低保资金外,每年都还再拿出十几万元不等的资金,用于低保及五保或解决临时遭遇特殊困难的家庭人员的补助,从而形成领导重视,政府投入,人人关心的良好社会氛围。
科学管理,严格监督
为确保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工作做到公开、公平,严格按程序办事,从一开始(2005年)县人大常委会就加大了对此事的监督力度,建议县政府有关部门严格按照“申请—评议—公示—审核—审批”严格把关,实行谁入户、谁填表、谁签字、谁审核、谁负责的管理制度,严把每一个环节,确保低保五保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一是科学测算收入,准确界定低保对象。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低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困难户为低保对象,但由于其计算程序复杂,项目繁多,不利于实际操作。为此,县民政部门经过深入调查,综合分析,本着快启动、广覆盖的原则,科学测算农作物的地域亩产量,量化抚养费支出比例,严格按照低保标准,确定低保对象,把住了低保对象准入关口。全县累计确定低保对象2.3万余人,将低保对象分为A、B、C、D四类进行施保,真正做到了“应保尽保,分类施保”。
二是充实一线力量,严格操作规程。农村低保工作重点难点主要在乡村。而乡镇一级仅设民政助理员1人,超负荷的运转状态难以使低保工作及时到位。为尽快改变现状,确保低保资金不折不扣地发放到群众手里,真正把农村低保这项惠民举措落到实处,县政府采取了下派机关干部、配齐村双委班子等方式。与此同时,县政府还加大了对一线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要求所有人员严格按照“当事人书面申请—村民代表评议—村委会公示—乡镇审核—县民政局审批”的程序操作,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资金发放中,县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和管理力度,采取一人一存折的发放方式,保障了低保补助金按月足额发放,有效避免了挪用、贪污、克扣现象的发生。
三是实行动态管理,强化督促检查。2005年实施农村低保工作以来,许多低保户在政府关怀下脱了贫,但也有部分农户因天灾等原因陷入了困境。为此县、乡政府对此工作实行动态管理,采取听汇报、访邻居、登门查看等方式,随时掌握群众的收入变化。对因各种原因造成收入低于保障标准的,及时办理新增人员保障手续;对已不再符合低保标准的或已死亡人员,及时办理减员或注销手续,当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从而使低保工作真正发挥了“该保则保,应保尽保”的作用。在低保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县人大常委会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经常深入到乡镇、村和群众中,对低保户的报批手续、档案管理、补助金发放、是否存在优亲厚友和错保漏保等情况,一一进行详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了低保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的满意度。
四是建章立制,有序进行。为保障该项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县政府先后制定了并出台了《邢台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暂行办法》、《邢台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低保五保工作在严格工作程序和科学的监督控制下,全面铺开。
专题审议,重在落实
2007年10月,在县第十三届人大十二次常委会上,专项听取审议了县政府关于低保五保工作专项报告,在肯定低保五保工作的同时,王增喜、董建军等委员认为,有的村由于村委领导和低保对象的不断变更,低保人员和家庭情况记录数据不完整,不利于低保动态管理,影响了低保工作效率和质量;虽然邢台县目前纳入低保的群众达4670人,财政投入低保资金226万元,但远远没有彻底解决城乡低保人口生活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生活贫困的人员和家庭未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敬老院的居住条件相对较差。一是管理人员少,服务水平不高。二是敬老院分布太分散,形成资源浪费,也不便于集中管理。三是敬老院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环境等条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
在2008年初研究年度任务目标时对此进行了专项研究,并再次将低保五保工作确定为政府向群众承诺的实事之一。为此,县人大常委会提出:进一步完善规范基层低保档案管理;增加财政投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加强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的审议意见。2008年,县政府投入655万元,比2007年提高了近2.3倍。全年下发农村低保资金783万元,保障人数达到了13550人,保障面达到了3.8%,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比上级要求高出0.3个百分点,农村低保标准月人均补差40.5元,比上级要求的月人均保障标准高出10.5元。2008年政府又投资金620万元,在会宁镇东良舍村建设一座三星级敬老院,使全县敬老院数达到7所,入住总床位达2200多个。制定了低保档案管理操作规程,建立了农村低保五保档案,达到了县有档案室、乡镇有档案柜、村有档案盒的管理标准,将军墓、南石门等乡镇还配备了电脑,使县、乡、村三级低保五保档案管理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良好发展轨道,真正使党和上级的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