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5年第3期(总第195期)->新闻写真•人代会专版->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河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亮点扫描
 
◎本刊记者 白玲岩
  站在2015年的门槛,回首刚刚经历过的2014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个时期同时存在、相互叠加的特殊时期。我省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压产能治污染力度前所未有、增长动力转化青黄不接的大背景下,经济缓中趋稳,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9000亿元、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4%,进出口总值增长7.7%;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积极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化解过剩产能,增减结合、有扶有控,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50%,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46.6亿元、可比增长9.2%,城镇化率达到49.3%;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2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220元和10200元,增长9%和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
  “APEC蓝”治污显成效
  空气质量、生态环境现在成为了百姓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每天都关注PM2.5、PM10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在天空越来越灰暗,雾霾越来越严重的当下,我们知道了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河北也开始了根据需要限行机动车。“今天限什么号啊?这次限几天啊?”一遇到雾霾严重的天气,大家问的最多的就是这样的问题。在快要忘记蓝天的时候,人们有幸知道了“有一种蓝,叫APEC蓝”。河北人民为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全省上下坚决向大气污染宣战,狠抓减煤、治企、降尘、控车、增绿等重点工作。加快集中供热和煤改气的步伐,淘汰改造燃煤锅炉3.96万台,全年削减煤炭消费量1500万吨,首次实现煤炭消费负增长。综合整治重污染行业企业,完成钢铁、水泥、电力、玻璃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项目528个,956家重点企业实施污染源在线监控,搬迁主城区重污染企业36家。严控扬尘污染,完成307座矿山、3060家储煤场粉尘治理。淘汰黄标车66.7万辆。全面实施关停限产、扬尘管控、机动车限行、秸秆禁烧等综合治理。2014年,河北省环保部门坚持重拳出击、依法治污,大力实施“利剑斩污”专项执法,查处环境违法企业7090家,行政处罚环境违法案件2357起,是河北省环保史上规模最大、查处最严的执法行动,有力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京冀“6+1”、“津冀4+1” 三地经济协同发展
  就在河北省两会召开之时,燕郊又传来好的消息,2015年1月12日,燕郊至北京动车正式上线运行,京冀交通越来越快速便捷。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26日听取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指出“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便利的交通带动了更多的经济增长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红利逐步显现。
  2014年,河北省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全面对接,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编制,河北省在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生态环保、交通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重大诉求得到体现。出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意见,梳理出64项重点工作,确定了40个承接合作平台,签署并实施京冀“6+1”、“津冀4+1”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交通方面,北京新机场正式开工,京昆高速涞水至北京段建成通车,打通断头路取得实质进展;京沈客专、张承高速等项目加快实施,成立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与天津共同组建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生态方面,河北省与京津实行生态环境信息共享、生态过渡带共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取得明显成效。产业方面,北京凌云化工整体搬迁邯郸,北汽集团黄骅整车项目建成投产,与北京共建曹妃甸现代产业实验区,与天津共建涉县天铁循环经济示范区,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正加速释放。
  民生红利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2014年,身边的家长不用再为“择校”而焦虑,因为河北省实施了“就近入学”制度,这项制度的实施为学龄儿童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不用请客吃饭,也不用挤破脑袋送礼,务工人员的子女也可以享受到教育的红利。
  经济的发展为民生的改善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以上。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投入42.2亿元改造农村薄弱学校10723所,46.1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开展中职与高职、普通本科分段培养试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加快。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减轻650多万名农村学生家庭负担21亿元,免除95.8万名城市学生学杂费,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教龄补助政策。
  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逐步完善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衔接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机构建设,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连续十年提高10%,城乡低保补助标准、五保供养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有效发挥了社会保障的托底救急功能。
  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达到35元,91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纳入国家第二批试点,研究建立了大病医疗救助运行新机制,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
  2014年是形势严峻复杂、困难挑战异常突出的一年,也是转型升级、爬坡过坎迈出重要步伐的一年。河北省克难前行,开拓创新,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为经济转型升级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改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地区成为国家新一轮开放热点、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冬奥会,为打造新的增长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新的一年,河北省的发展蓝图已跃然纸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进出口总值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1%、1%、2.5%和5.1%,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4%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1%以内。
  稳增长促经济向好
  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注重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发展的协调拉动作用,确保经济增长处在合理区间。
  全力以赴加强项目建设,省重点抓好100个续建保投产、100个新开工和100个前期项目,力争全省1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达到1500个、投资增长20%以上。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时机,推动一批重大交通、水利、能源、生态、城市管网、农业农村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项目,抓好石济客专、京衡客专、荣乌高速保定段、承德机场等交通项目,推进秦皇岛西港搬迁工程、加快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建设。改革投融资体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探索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调结构推经济转型
  “让老树开出新花”,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继续抓好“十百千”工程和千项技改项目,实施钢铁精品化、电子信息提升等12个专项和工业强基、节能减排等四大技术工程,培育100家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企业和10个省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促进传统产业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
  “让新芽长成大树”,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扶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加快卫星导航产业化,推进军用技术向民用产业转化,扩大光伏规模化应用,支持节能环保产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动力电池产业化,推动新兴产业聚集化、规模化发展。
  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各地重点突破。支持石家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企业搬迁退城、建设正定新区。支持张家口、承德建设可再生能源应用综合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力做好申办冬奥会工作。支持唐山、沧州、秦皇岛打造沿海率先发展增长极。支持廊坊、保定在科技成果转化、园区共建共享等方面加快对接京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邯郸冀南新区、邢台太行新区、衡水工业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治污染助生态修复
  持续加大科学精准治霾、依法依规治污的力度,出台大气污染深入治理三年规划,大幅压减煤炭用量,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行动计划,加快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利用微煤雾化技术改造城乡燃煤锅炉,建设洁净煤配送中心和供应网络,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重。巩固钢铁、电力、水泥、玻璃四大行业污染防治攻坚成果,加快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实施一批清洁生产示范项目。严控施工工地、矿山、配煤场所扬尘。深入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程,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全部淘汰黄标车,重点在设区市公交、出租车行业推广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创新节能减排机制,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新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碳排放交易试点,加快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化。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综合整治重污染河流和重点水域,确保全省地表水好于三类水质比例超过50%。深入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年内实现压采地下水14.6亿立方米。抓好白洋淀、衡水湖国家湖泊生态修复和滦河流域综合整治试点,加快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继续实施绿色攻坚工程,推进城市增绿,新增植树造林420万亩。加强山体修复,抓好尾矿库整改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强化土壤污染防治。
  惠民生提幸福指数
  千方百计保持就业稳定,统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问题,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做好化解过剩产能失业人员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推动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城乡居民低保标准保持与全国平均水平同步增长,探索社会保障多险合一的管理模式,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确保困难群众受助及时。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确保1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出列,100万贫困人员稳定脱贫。
  组织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开展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试点。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加大社会办医力度。发展中医药事业,推动安国中药都建设。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各项计生惠民政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一批文化艺术精品,推进标准化、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省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抓好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发展水平。
  稳增长、调结构、治污染、惠民生既是全省人民的殷切期待,也是各级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今天的河北正开足马力驰骋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我们既看到了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变化、新挑战,更看到了新常态下的新机遇、新动力。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本顺在河北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时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发展前景,还需要扎扎实实地落实。“不落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张废纸,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奋力实干,奋起直追,河北人民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