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7年第8期(总第248期)->世相->权利是在维护中鲜活的
权利是在维护中鲜活的
 
◎游学明
  我有个习惯,每隔半个月去邮局领一次稿费。以前去得勤些,一周一次,后来住得远了,加上报刊和出版社相当一部分稿费、版税又在网上领取,去的次数便少了些。说也怪,我每年就领那么二三十次稿费,总有四五次要遇到麻烦,麻烦来自同一个问题:汇票上的代码填错了。开始,门店服务员让我去机关楼上更正,我真的老老实实爬上去。后来一想:这个事不对呀!邮局的员工不负责任,干嘛让我一次次找人,他们的门店也有电话,不能互相通个气吗?此后有了类似的情况,我拒绝拿着汇票找人,而是要求服务员打电话与机关当事员工沟通,他们倒也照着做了。然而,有时又出现这样的现象:明明是上班时间,机关负责此事的员工或者没来,或者溜出去办私事了,这时,门店的人也束手无策,我只好坐在大厅干等。等了几次,我发火了,问门店服务员要投诉的电话,他们没给我电话,门店值班经理亲自去跑办公楼,最后解决了问题。
  仔细想来,生活中像我这样有意无意放纵社会不良现象的人真的太多了。比如有人在楼下跳广场舞,声音大得吓人,我们本来可以下楼干涉,但一想到这种干涉可能引起纠纷就停下了脚步。比如单位有人抄袭别人的论文与专著,并凭借这个评上了教授,你手里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但碍于同事的情面保持着沉默。比如某医院招人,表面上各条件写得明明白白,该走的程序一个没少:有笔试,也有面试,还有体检,可这其实是一场萝卜招聘,目的只是解决某副院长的儿子的就业,你有过举报的念头,却担心被打击报复,于是放弃了……
  人的本质是趋利的,敬业、善良、正直的人得到的好处多,社会就会到处是好人;偷奸耍滑、邪恶、虚伪的人得到的实惠多,社会就会出现坏人耀武扬威的情况。与其指责一个人上班的时候不敬业,不如及时向他的上级投诉;与其嘀咕制造噪音的人,不如直接要求他(她)改正;与其背后批评某人学术造假,不如果断曝光他的小偷行径;与其痛骂少数官员腐败堕落,不如实名举报他的种种污浊之举……
  我们喜欢谈道德,从《论语》到现在谈了几千年,我也相信道德的伟力,也主张唤醒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良知,只是事实也告诉我们:一个人、一个社会要变得美好,光靠良知是不够的,还得有监督、纪律、法规等等外在约束。外在的约束,能使当事者产生利益被割离的痛感,能让他们感到有悬崖勒马的必要。
  从对不守规矩的人的外在约束,又想到我们经常谈论的公众的权利。其实,公众的权利永远是在维护中变得鲜活的。只有我们人人都去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它才变成我们大家的保护伞,使生活和美,使社会繁荣。
  (摘自2017年第2期上《杂文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