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教天下,必先治家” |
——古代官员严于治家的故事 |
|
◎易水寒 |
“治国必先治家,正人需先正己”。对于这一点,不独现在,就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官员也不乏佼佼者。 一、不给子女留财富而留精神的官员 唐代开元年间的宰相卢怀慎和姚崇同为玄宗朝的宰相。论能力,卢怀慎不如姚崇,但论谦虚和质朴,卢怀慎又过于姚崇。二人同心一诚,为“开元之治”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卢怀慎除善于和人共事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对子女要求严。人们都知道,封建社会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就是说,倘若有一个当官的爸爸,也一定会有一个富得流油的家和一群富得流油的子女。但卢怀慎不是这样,他当官从不给子女留财富。他不但不像朝中其他官员那样在任上给子女“广置田产”,而且连自己的俸禄也不给子女留。他有一个观点是:宰相之门,子女们只要不是无赖之徒,只要能勤俭持家,衣食无忧还是能做到的。用不着给他们留过多的财富,更用不着为他们去“广置田产”。如若他们不争气,留下财富又有何用?与其说是爱他们,还不如说是害他们。基于此考虑,卢怀慎把每月朝廷发的俸禄都“随散亲旧”,以致连妻子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你别说,卢怀慎这样做还真起到了作用。卢怀慎有几个子女,我没查到资料,但我从史籍中查到他有一个名叫卢奕的儿子,不但为大唐争了光,而且也为中华民族争了光。安史之乱爆发时,卢奕在玄宗朝任御史中丞驻守唐东都洛阳。安禄山破洛阳时,河南尹达奚珣怕死投降。河南留守李憕就找到卢奕商量如何办。二人一致表态说:为人臣不忠,为人友不义,不忠不义何以立名于世。我们二人都是朝廷命官,责任在身,国难当头之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二人商量后遂组织抵抗,但众人因惧怕安禄山凶残,怎么也组织不起来。李憕无奈,只得穿着朝服,端坐朝堂,等安禄山来捉拿。卢奕见状,也抱定了一死的决定,先是写信给朝廷让妻子怀揣印信去长安报告情况,然后亦身着朝服端坐朝堂,等安禄山发落。安禄山破洛阳后,即刻执拿李憕、卢奕以及采访使判官蒋清。卢奕临死不屈,列举安禄山数条罪状大骂安禄山逆贼,并对着贼众高喊:“凡为人当知逆顺。我死不失节,夫复何恨!”最后三人均被安禄山杀害。 你知道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之时,兵锋所指,郡县皆望风而降,不及一月,安禄山便打到了洛阳。如果有人要问,这期间有无义士?我的回答是:有。但是凤毛麟角。有名有姓的仅有六人。我把他们一一写在下面:第一个人是常山太守颜杲卿;第二个是平原太守颜真卿(二人为叔伯兄弟);第三个是荥阳太守崔无诐;第四个是河南留守李憕;第五个应该就是时为御史中丞的卢怀慎之子卢奕。还有一个是和李憕、卢奕一同被害的采访使判官蒋清。 现在,不少人都知道颜真卿是真义士,人们之所以记住了颜真卿的大名,一则在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初和从兄颜杲卿在德州到真定(今正定)一线组织过抵抗;二则大概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大书法家的缘故。其实,要论死得壮烈,卢奕比颜真卿还要壮烈。卢奕是在安禄山破洛阳之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当面声讨安禄山而被处死的。颜真卿则是在唐德宗时奉命劝谕叛将李希烈被李希烈处死的。颜真卿之死已经是安史之乱爆发之后30年的事了。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有其父必有其子。”此语多带贬义。我想,我们可以反其意而用之,即有一位贤爸爸,也一定会有一位子承父业的贤儿子。卢奕为国尽忠的风范,我以为一定可以告慰他老爹的在天之灵。 唐代贤相卢怀慎不给子女留财富而留精神,用今天的话说,培养出了一位为国捐躯的儿子。五代后唐李存审不给儿女留财富而留箭头的故事同样为人所称道。同光二年(公元924年),新宣武节度使兼中书令李存审在幽州(今北京)病故。病重期间,他把诸子叫到跟前对他们说:你们的父亲在少年时是提着一把宝剑离开家乡的。四十年间,我官做到将相,这中间出于万死而侥幸得到一生的场合不止一次。光从骨头中取出的箭头就有百余。说完,他把所保存的箭头拿出来给孩子们看并让他们保存。并告诫他们:“你们生于富贵的环境,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你们千万不要忘了你们的父辈是怎么起家的。要知道珍惜现在的日子。” 李存审作为一位历经沙场的功勋老将,临死不是想着给子女们留下官位,留下财富,而是留下象征着不忘本的百余箭头,这精神也确实是很感人的了。 说到对子女教育严,晚清名臣曾国藩也不可不提。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九月二十九日,曾国藩写信给九岁的儿子曾纪鸿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这样教育儿女,境界比给子女聚敛钱财和跑官要官不知高出多少倍。 二、严于律己的官员 封建时代的官员,廉洁不廉洁,大的方面就看两点:一是生前不贪不占;二是死后不讲排场,不厚葬。特别是在是否“厚葬”这个问题上,最能反映一个官员的品行。因为古代社会,科学不发达,迷信盛行,人们普遍认为,死后把人生前享受的全部都带到坟墓中去,可以继续在“阴曹地府”享用。基于此,官员厚葬之风一直难刹,成了一种难以克服的痼疾。同时,厚葬之陋习还催生了另外一个行业的猖獗,即盗墓贼的猖獗。 然而,也有一些有识之士生前不这样认为,死时也不这样做。他们崇尚的是薄葬。唐代有位叫卢承庆的官员,博学多才,官曾做到宰相。此人不仅生前廉洁,死后亦实行薄葬。他临终交待儿子说:我死后就穿平常的衣服入殓,不要用牲畜祭奠,坟墓的高度只要能辨识即可,不要过于高大;所用棺材,只要内棺,不要外椁,因为那样太劳民伤财了。碑文只记官号和生卒年月,不要用许多漂亮的话在上面。卢承庆临死前说出这样的话,似乎对我们今天革除丧葬陋习仍具有警示作用。 唐代的卢承庆力戒厚葬,五代后周的郭威在这方面做得也很好。公元654年,后周太祖郭威病重,他把儿子晋王叫到跟前交待说:“我死了以后,应该给我穿纸做的衣服,用瓦棺盛殓遗体,不要麻烦百姓。安葬以后,招募坟地附近的百姓三十户,免除他们的各种徭役,让他们来看坟陵;不要修地下室,不要安排守灵宫人,不要雕刻石羊、石虎、石人、石马,只要一面石碑树在陵墓前面,上面写‘周天子平生崇尚简约,遗嘱使用纸衣、瓦棺’。”郭威这样交待,显然有防他死后有人盗墓的意思。但作为一个皇帝,如此的倡导薄葬,也的确难能可贵。据史料记载,他死后其儿子没有敢违背他的意愿,完全照着去做了。 三、约束家人和“身边人” 封建社会,一人得势,不但全家全族沾光,连奴才也神气。因此,历朝历代,都会发生纨绔子弟、倚势奴仆屡屡祸害老百姓的事件。针对这一问题,明太祖朱元璋曾专门召见徐达等人说:此闻尔等子弟及所畜家僮,有恃势骄姿逾越礼法之事,此不可不治也。小人无忌,不早惩治之,他日或生衅隙,岂不为其所累?如治病,当急去其根,若隐忍姑息,终为身害。朱元璋不但约徐达等功臣勋贵谈,而且还在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秋八月下发敕令:“凡在官者,其族属有丽于法,听其解职归乡里。”也就是说,现任官员,只要本族亲属中有违法犯罪的事情,那么该官员必须辞官归家。 朱元璋是位当过和尚且讨饭出身的皇帝,按今天的话讲是“大老粗”。他能注重到官员本身的问题,提出要功臣勋贵严加约束自己的子弟及其家中奴仆,从这方面讲,算是一位很高明的人了。 时光流转到清代,朝廷要求官员对家人及“身边人”的约束似乎更紧更严。在清代的官场,一直流传着一句很有名的谚语:“莫用三爷,废职亡家。”什么意思?“三爷”即“子为少爷、婿为姑爷、妻兄弟为舅爷”是也。如用这些“至亲”,他们有可能有恃无恐。清乾、嘉年间,浙江绍兴有位叫汪辉祖的官员在他的一部名曰《学治臆说》的著作专门论及到了为官不可用“三爷”的原因。曰:“内有嘘云掩月之方;外有投鼠忌器之虑。威之所行,权辄附焉;权之所附,威更炽焉。”意思即是说,如果将重要权力交给这“三爷”,他们容易倚仗与官员的关系狐假虎威,胡作非为。或是大胆进行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或是贪赃枉法,索贿受贿,坑害一方。总之,其弊甚矣! 清代官场在约束子女及“身边人”方面不但有诸多行动,似乎已上升到了理论层面。 |
栏目责编:王玮 |
投稿邮箱:wangw@hbrd.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