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7年第11期(总第251期)->探索研究->人大监督应在扶贫攻坚中高效作为
人大监督应在扶贫攻坚中高效作为
 
◎司志允
  当前,扶贫攻坚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中心任务。地方人大要适应形势要求,主动把对扶贫攻坚工作的监督作为人大监督的重中之重,精心谋划,强化举措,努力在推动扶贫攻坚的工作中做出新贡献、实现新作为。
  一、围绕扶贫产业发展开展监督,为产业扶贫提供助力
  贫困人口大多在农村,大力发展扶贫产业是让众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长久之计、根本之策。因此,要把发展扶贫产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广大农村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广大贫困农民搭上产业扶贫的“快车”。以兴隆县为例,作为山区县,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一,旅游资源丰富;同时,兴隆县毗邻京津,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林果产业、蔬菜产业潜力很大。人大常委会要围绕扶贫产业发展,认真开展全域旅游产业、果品基地、特色种植产业的视察调研,以及餐饮、住宿、特色文化等大众就业模式和旅游服务业业态发展情况的视察调研,通过代表视察调研活动,形成一种导向,支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支持农村产业升级改造,支持农民创业创新,鼓励更多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户走上依托产业发展致富的道路。
  二、围绕精准扶贫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开展监督,规范政策执行行为
  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役,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方针,提出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六个精准”具体要求。扶贫对象精准考验的是各级政府和干部能否做到公平公正;项目、资金、措施的精准要求,考验的是各级政府、干部执行各项政策的执行力和谋事干事的水平能力。人大监督要从以往的工作监督理念中跳出来,做到精准监督,要制定周密计划,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广泛调研视察活动,重点对政府的扶贫项目安排开展监督,对政府的扶贫资金走向开展监督,对政府扶贫措施开展监督,同时要围绕政府攻坚扶贫成效开展民意调查,要深入组织开展走访驻农村人大代表和人大代表走访选民活动,对政府精准扶贫的措施和成效进行经常性评价,经常性地征询对政府精准扶贫的意见、建议,摸准乡情民情,并形成专门的走访意见,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馈,帮助纠正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颇、失误和不足,并建议有关部门严厉惩治和打击在扶贫攻坚中出现的渎职、不作为、乱作为和各种不法行为。
  同时,人大常委会要通过建立代表网络平台等手段,广泛征集代表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特别是要加大对扶贫攻坚、精准扶贫内容的代表建议办理力度,要将人大代表提出的扶贫攻坚内容建议列入重点建议,确保建议办理质量,给人大代表以满意答复。
  三、坚持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方针,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役创造条件
  扶贫攻坚是一项艰巨工程,需要政府、社会、扶贫对象个人三方共同努力。只有扶贫对象积极努力,借助政府的产业支持、项目支持、资金支持,才会取得脱贫除困的最终胜利。因此,要注重从三个方面推动扶贫对象的脱贫行动:一是加强自立更生教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奔小康,关键要自强,要引导扶贫对象主动投身到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实践中,通过苦干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实现脱贫致富。二是大力推动教育脱贫,挖掉“穷根”。树立“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精准识贫理念,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投入,认真落实国家学杂费减免有关政策,加快农村人才培养步伐。三是加强扶贫对象致富能力建设,加强贫困农民的就业培训、技术培训,为实现全面小康创造条件。人大常委会可以组织多层面的扶贫对象状况、教育扶贫状况、贫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教育均等化服务建设、扶贫对象致富能力建设等专题的调研视察活动,并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营造重视教育、重视技术培训、重视开辟就业渠道、“输血”更“造血”、全党全社会共同支持扶贫攻坚的社会氛围,通过人大监督引领积极的、健康的扶贫脱困社会风尚。
  (作者单位:河北省兴隆县人大常委会)
栏目责编:马文军
投稿邮箱:mwj@hbr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