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7年第14期(总第254期)->世相->开放的社会,封闭的人
开放的社会,封闭的人
 
◎杨军
  据说特朗普就任后,《1984》的销量忽然大幅度上升,跃上热销榜。我想他们一定没有好好读过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致死》,这本已经在中国出了好几个版本的书,在前言中的开篇就提到奥威尔的《1984》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因为这两本书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文化枯萎方式,奥维尔担心的是暴政下失去自由带来的文化的枯萎。赫胥黎担心的则是人们被淹没在太多选择的洪流中,“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波兹曼相信,奥维尔的预言已经落空。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早已不用担心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内容,不管你有什么古怪的想法和爱好,都能找到同类。各种网课更是让你想学习什么都可以实现。所以,美国人民真的不用担心回到奥维尔的《1984》。真正应该担心的是,会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真伪不辨。
  特朗普用推特发声,开了一个先例,在这次美国大选中,特朗普和希拉里都有大量的活跃支持账号,还有大量支持他们的推文,影响了很多选民的看法。
  但研究者发现,这些活跃的支持账号,有相当一部分是机器人,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支持特朗普和约五分之一支持希拉里的推文都是来自于机器人账号,这些推文过百万条。
  在中国娱乐圈,总被诟病存在大量的水军,影响甚至操控着艺人形象,其实相比于一个机器人一天就可以发成千上万个帖子,水军的能量都可以忽略不计了。如果你发现在网上铺天盖地全都是自己的反对者,你还敢坚持自己的观点吗,你会被带着走吗?你哪里知道这些全是机器人。
  互联网让人类社会变得更加开放,但却不一定让个体变得更丰富和明智,不一定能减少偏见,可能反而增加偏见。
  人在本能上总是寻求认同者,传播学上有一个概念:选择性接触。即人们在接收信息的时候,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和自己意见相一致的,对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往往视而不见。也因此,更多的选择反而让人们割裂成无数的小圈子,彼此不认同甚至互相攻击。
  不只互联网,现代交通也一样,让世界变得更加开放,出国旅游和留学的人数呈几何级数增长,但是彼此的认知并没有更多。
  几十年前和更早的时候,中国能出国的人是极少数,大都是精英,他们有清晰的逻辑,有认识世界的热情和能力,国人对国外的了解,大都是通过这些精英的作品,经过了他们的加工。
  而现在,大量的人出国,每个人都在描述自己的认知,但因为认知能力的局限和时间、个人经历所限,每个人的认知有极大的不同,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却坚信自己是正确的。每个人都手握真理的碎片,以为自己占有全部的真理。随便看看社交媒体上对国外的评价,就能发现各种分裂和误读。
  技术能冲破某些藩篱,但不能解决人类所有的问题。在这个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世界,文化和观念的冲突反而加剧,这也正是学界近年越来越热议的极化现象,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变得越来越极端,彼此之间的认知差距越来越大。
  精英如是,大众亦如是,每个人都有认识的误区。社会越开放,我们却可能越封闭。相比《1984》,这才是更严峻的现实。
  (摘自2017年第11期《中外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