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7年第17期(总第257期)->法治锐评->要有“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定力
要有“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定力
 
◎方山樵
  “把改革坚持下去,老百姓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这既是改革者不变的初心,同样是全体人民对改革寄托的期盼。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播出后,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
  全面深化改革开展以来,改革大潮强劲激荡,节奏却蹄疾步稳。从城市到农村,从政府到企业,惠民利民政策的次第铺开,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呈现出了良好的态势。但与此同时,改革走到今天,国内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各种问题矛盾叠加而来,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相互激荡,改革所遭遇的阻力之大、困难之多,很可能超出想象。正因如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才说,“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我们要做好应对更加复杂严峻局面的充分准备”。
  形势越复杂,越需要保持“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目标是否坚定,决定改革的成败”,“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加强思想引导,注重研究改革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锲而不舍、坚韧不拔,提高改革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能力,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这些重要论述,着眼全面深化改革大局,深刻阐明了改革攻坚期的重要原则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为我们迈好改革步伐、推进改革事业,提供了思想动力,指明了实践方向。
  定力来自于哪里?哲人说过,世上只有两条路能通往成功的目标并成就伟大的事业,那就是力量和坚韧。改革的力量,源自对改革大势的深刻认识、对改革前景的坚定自信;改革的韧劲,源自对改革责任的自觉担当,对改革事业的不懈追求。
  定力首先来自于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准确判断,作出一系列关系当前和长远的重大决策,推动办成了一些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有效引导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些辉煌成就为全面深化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制度和理论基础,也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了有利时机。历史成就令人自豪、给人自信,宏伟蓝图令人期待、催人奋进。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坚定信心,改革“深水区”就一定能够趟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将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定力更来自于耐心。“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全面深化改革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当此之时,越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越要有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的韧劲。我们只有具备足够的历史耐心,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直面新情况,心无旁骛抓改革,才能“乱云飞渡仍从容”,不为繁难所困、不为风险所惧,共同推动中国改革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保持定力,知易行难。在这个既充满希望又伴随阵痛、既非常紧迫又艰巨复杂的过程中,我们唯有保持“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定力,充满自信走自己的路,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才能开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强劲动力。
栏目责编: 白玲岩
投稿邮箱: bly@hbr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