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老爹胡同”中的遐思 |
|
◎易水寒 |
在今北京老城区西城的护国寺以北,有条“三保老爹胡同”(又名三不老胡同)。此胡同因曾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的故居所在地和时人称郑和为“三保老爹”而得名(“老爹”一词是古代社会对年长父老的尊称)。 某天,我因无事闲逛,不经意间踏进了这条胡同,从而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明代郑和下西洋那段历史来。 发生在明代1405至1433年间的郑和下西洋,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郑和在二十八年的时间里,先后到达东南亚、南亚、伊朗、阿拉伯等地,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所到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宣传大明王朝的国威,拓展大明王朝对外的贸易,从而增进了明王朝与海外诸国的交流和联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郑和以“敢为天下先”的气概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了一条明王朝通往西洋诸国的通道,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在历史上却遭遇到了不公正待遇。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去世后,一向反对郑和下西洋的朝中大臣们便开始拿“下西洋”说事,“群起而攻之”。有的大臣为发泄心中的不满,甚至连记录郑和七下西洋那些极其宝贵的档案资料也一把火给烧了,企图把郑和下西洋这件事彻底地从历史上抹去,使之不再有任何温暖的记忆。我们现在看《明史》等正史,尽管也能看到郑和七下西洋这件事,但十分简略,关于他的身世,只写了“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关于他七下西洋,只说他“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既看不出他出生何时何地,更看不出他死于何时何地。根本说明不了问题。有的史料甚至还把郑和死的时间和地点弄错了。郑和本是1433年4月62岁上死在第七次的航海途中,即在印度的古里(今卡里卡特)。有的史籍却说他“七次航海回来不久即病逝”。史籍记载为何如此简略混乱,原因也许不止一个方面,但把档案资料烧掉使之缺乏历史记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一个重要原因。 史料显示,作为明初盛世的郑和七下西洋,沉睡了几乎整整明清两代。郑和重现人们的视野和人们重新认识郑和航海的价值肇始于1905年梁启超的呼喊。1905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了一篇《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的文章,用中西比较的方法,认定郑和下西洋比西方的哥伦布航海早了六七十年。并称赞郑和是“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的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 受梁启超文章的影响,人们也开始了对郑和出生地的寻找。有位叫袁嘉谷的清末状元听说光绪年间在昆阳州(现云南晋宁县)和代村发现了一块与郑和有关的墓碑,他便开始前去查找。在昆阳月山西坡,果然见到了这块题额为《故马公墓志铭》的石碑,碑文为明永乐三年(1405年)礼部尚书李至刚所撰,内容是为墓主马哈只写的墓志铭。除了记叙墓主人的生平外,碑文明确写了马哈只有两个儿子,长子叫马文铭,次子就是郑和,“和自幼有材志,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宫监太监”。石碑背面还刻有郑和回乡祭祖的记载:“马氏第二子太监郑和,奉命于永乐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到于祖冢坟茔祭扫追荐。”袁嘉谷经过考证后,于1913年撰写了《昆阳马哈只碑跋》一文,认定昆阳和代村就是郑和的出生地,从而使郑和的出生地得以确定。 除了寻找郑和的出生地以外,凡是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史料、实物,有关人士也全不放过。位于闽江口的福建长乐太平港是郑和船队每次出洋前的候风之地,其不远的长乐南山曾经有一个天妃宫(妈祖庙)。1930年,一位农民在长乐南山天妃宫遗址取土时发现了一块郑和等人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当时的县长知晓后运回县衙保管。这位县长离任后,石碑遂被乱草掩盖。1936年,继任县长在整理县衙档案时发现了有关这块石碑的记载,于是就派人寻找,终于在荒草中找到了石碑。这位继任县长是文化人,知道该石碑的价值,于是,对碑文摹拓后,分别寄给了相关的学者进行分析研究。后福建省立图书馆馆长就此碑撰写了考证文章,发表在报刊上,很快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天妃灵应之记碑》是郑和七下西洋前亲自撰刊的,全文1177字,名义上是感恩天妃保佑,实际是记录他七下西洋的史实。 郑和七下西洋,从明清的被埋没遗忘,到如今的海内外几乎人人皆知,说明了一个怎么样的问题?一是说明历史是公正的,岁月从来是最好的鉴定老师。许多混沌不清的往事随着岁月的打磨一定会变得清晰起来;二是一个人值不值得纪念,全看你有没有值得纪念的地方。郑和七下西洋这件事,当时反对的大臣连档案资料都给烧了。但他们烧了有形的档案,却没有烧掉人们心中的档案。人们通过不停地寻找,终于又建立起了档案。这再一次说明,金子永远是发光的。有价值的人,有价值的事会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再一次说明,郑和的名声不是自封出来的,历史地位也不是硬捧出来的,他的不被遗忘有其不被遗忘的理由,这理由其实很简单,是郑和闯荡出了一条连结东西方的海上通道,这条通道至今仍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三保老爹胡同”给了我一种历史的沉重感,也使人从中悟出了道理。 |
栏目责编: |
王玮 |
投稿邮箱: |
wangw@hbrd.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