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而废”也是一种智慧 |
|
◎王国梁 |
大家都以为,做事最忌讳半途而废,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成功。所以,我们常说,“成功就是比别人多坚持一分钟”。“成功就在下一个路口。”对大家来说,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可是,有的时候“半途而废”也是一种生活智慧。 我的表妹,大学毕业后没找到工作,就想跟我学写稿。她信誓旦旦地说:“放心吧,我能吃苦,一定会成功的!到时候,我不用四处奔波找工作,在家写稿就能养活自己!”我开始给她讲一些写作要领,还给布置了作业。不久后,她交给我第一篇她写的稿子,我看过后,感觉她完全没有进入状态。于是,我给她列了书单,让她一边看书一边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几乎足不出户,整天闷在家里研究如何写稿,可谓煞费苦心。可是,她的稿子写得一点进步都没有,我给她讲过的方法,她只会机械地套用,不会灵活掌握。她撺掇着我把她的稿子投到报社试试,可是她的稿子完全没达到发表水平。 又过了一个月,表妹把自己满意的几篇稿子交给我,让我帮她投稿,结果几篇稿子都没发表。她并不气馁,依旧努力,还总说:“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我不信我成不了天才!”事实证明,表妹的确成不了天才。最后,她终于对我说:“我想明白了,我打算半途而废!原因呢,我也彻底清楚了,我并不喜欢写作,从小就讨厌作文,我跟你学写作是被逼无奈。我写稿的目的不像你,完全是出于爱好,我的功利性太强,只想挣稿费养活自己。越是这样,越找不到那1%的灵感,即使我付出99%的汗水,差了那最关键的1%,结果还是一败涂地。” “半途而废”后的表妹,重新走出去找工作。不久后,她找到一份在大公司做销售的工作。这份工作她做得如鱼得水,业绩不断攀升,她也从中获得了成就感。其实表妹性格外向,擅长口头表达,而写作更多是内心的自我交流,根本不适合她。在不适合自己的路上坚持往前走,无异于南辕北辙。 比如我的同事大张,立志把儿子培养成画家,因为他自己有绘画天赋,但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坚持下去,就把自己的画家梦寄托在孩子身上。从小到大,大张不知为儿子付出了多少时间和金钱。可是,儿子根本没有遗传大张的绘画天赋,虽然很努力,但成绩一点都不显著。儿子多次要放弃,但大张坚决不同意,说如果放弃,就前功尽弃了,再难也要走下去。虽然儿子最后勉强考上了一所三流的美术院校,但毕业后,他却说,宁愿蹬着三轮去卖菜,也不愿意从事与绘画有关的职业,因为实在是烦透了。如果大张能适时让儿子“半途而废”,说不定他会有好的选择。 “一条道走到黑”恐怕你将面对的真的是无边的黑暗。如果看到前路崎岖,而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走过去,不如“半途而废”,绕行到其他的路上,拐个弯,说不定就会柳暗花明,一路坦途。 是啊,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呢?“半途而废”也是一种智慧,不用蛮力,不做无用功,善于审时度势,看清自己的优势劣势,选择知难而退。退,是为了保持体力,在另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上更好地前进。 |
栏目责编: |
白玲岩 |
投稿邮箱: |
bly@hbrd.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