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7年第21期(总第261期)->红叶->秋思之祖
秋思之祖
 
◎付秀宏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马致远的作品多写神仙道化,故有“马神仙”之称。其曲词豪放洒脱,散曲成就尤为世人推崇。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万中无一”之作。这首妇孺皆知的小令全文仅仅二十八个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短短的篇幅里,马致远描写了一个天涯过客的愁思,意境萧瑟悲凉。时已深秋又临黄昏,藤是枯藤,树是老树,吹着飒飒西风。道是古道,马是瘦马。飘零在天涯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能不断肠呢?看那小桥、流水、人家是那么安祥,那么静谧温馨,而家乡、亲人却又离得那么遥远。天气渐冷,家中的一切让人牵挂。可作为游子,却还要骑着疲惫的瘦马,颠簸漂泊在天涯。此情此景,怎不叫人肝肠寸断。
  马致远塑造的这幕晚秋意境,到底取材于哪里呢?近年就马致远故里引发的京冀之争,使我们从侧面了解了北京门头沟区王平镇韭园村的别样风景,村中的境象与马致远所写的《天净沙·秋思》的意境颇为相似,并且村后有京西古道。有关专家分析,马致远极可能是大都(今北京人),并著有《天净沙·秋思》。而河北东光县马祠堂村,有马致远的家谱、史料等记载,有人分析,马致远应为东光人氏。
  据载,马致远早年在大都(北京)附近追求功名,但未找到出路。后大约在元大德年间,任江浙行省务官,在杭州时经常与散曲作家卢挚(疏斋)唱和。马致远写《天净沙·秋思》时,应在北京韭园村,但仕途求索上并不得意,面对秋景他触景生情,运用巧妙的形象思维,把自己对功名不辞辛苦的不懈追求但依然无所获的故事——借秋思小令表达得委婉曲折而又淋漓尽致。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曰:廖廖数语,妙境自出。
  萧瑟的秋景,自然会使流寓于京畿之地不得志的马致远满目凄凉,又加村内安祥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对比,使他的愁情更为深切。在《天净沙·秋思》中,枯、老、昏、古、瘦,齐齐而来,每著一字愁重一分;最妙之处在瘦马的“瘦”字,因写马之瘦,人之困苦自显,妙在不言中。
  《诗品》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只是单个意象,而整个小令的悲凉色彩是由这些单个意象有机组成的整体意象群所产生的。正是作者对一组富于主观色彩、能为人感知的意象进行了巧妙构思,才提供一个传递情思的幽远醇厚的意境,熔铸了凝重老到的独妙格调。于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活画拼图出一幅直入人心的秋凉之境,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佳篇。
栏目责编: 陆京慧
投稿邮箱: ljh@hbr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