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7年第24期(总第264期)->随笔杂谈->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
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
 
◎夏南

  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股马拉松热潮。一时之间,跑步成为很多人挑战极限、寻找自身价值的方式。影史经典《阿甘正传》里,主人公永远跑在路上。他也许并不像今天的万千跑友一样可以深刻领悟跑步的含义,但他在困境中的永不止步也换来了一段“傻人有傻福”的佳话。为何而跑可能因人而异,但只要和着脚下的节拍,美好的世界便在我们面前展开。
  罗拉快跑(德国 1998)
  罗拉始终相信爱情至上,即便他的男朋友曼尼是个不务正业的小混混。一天,曼尼为黑帮老大完成一项交易,在地铁里撞见了警察,慌乱之后把装有10万马克的钱袋落在了车厢里,而此时距离曼尼和老大约定见面交钱的时间只剩下20分钟,他只能向罗拉求助。而罗拉的自行车偏偏又坏了,在20分钟里她需要狂奔着去筹钱,不然曼尼只能铤而走险去抢劫超市。
  有趣的是,电影先后展开了平行世界里奔跑的三种结果:或是罗拉因为小小的耽搁没在20分钟内筹到钱,最后曼尼抢超市被警方击毙;或是赶到了现场却目睹曼尼撞死。当然,第三种结局“皆大欢喜”:罗拉阴差阳错跑进了赌场,从此成为人生赢家。
  罗拉的奔跑似乎茫然,却最终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始奔跑时,她根本不知道结局如何,但依然义无反顾。我们跟着罗拉,毫不喘息地跑了80分钟,最后精确地完成了对男友的救赎。奔向理想的路上很多机会都稍纵即逝,但只要信仰坚定,也许命运之神会最终眷顾。
  罗拉信仰爱情。我们呢?
  马拉松(韩国 2005)
  虽然外表和其他孩子无异,楚元却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母亲为了减少病症对孩子的影响,投入大量心血,请教练训练儿子跑步,希望他能在真正的马拉松赛中跑完全程。
  随着时光的推移,楚元长成了20岁的小伙子,但是智力仍停留在5岁孩子的水平上。他会把弟弟当成老师般尊敬,一听见音乐就不分场合地手舞足蹈,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他的目标,在良母恩师的支持下,他朝着马拉松比赛的冠军不断奔跑。
  哪怕挣扎着完成,每一个完成马拉松的跑者都是赢家。很多人在一开始认为母亲的决定是强人所难。随着楚元一路走来,我们也理解坚持的意义。
  在某些版本里,楚元的名字被翻译成“草原”。草原上没有羁绊,他可以永远像个孩子那样肆意撒欢、追逐天边的落日和白云。可大多数人并没有勇气去设定一个像马拉松那样艰难而又遥远的目标。随着年岁的增长,羁绊我们的东西可能也太多了。
  跑步回中国(中国 2011)
  2011年,来自台湾的林义杰和大陆的跑者白斌带队历时150天、途径6个国家、总行程10000公里,以徒步奔跑的方式沿着古丝绸之路进行了一次极限探索,最终在古城西安画上完美句号。这部纪录片完整记录了途中的艰辛、绝望和互相鼓励。其中,来自加拿大的跑者Jodi因为身体虚弱,最终选择放弃。她依然值得赢得人们的掌声。如同突然停止奔跑的阿甘,了解自己的极限,这已经足够。
  林义杰说:“你以为会越来越好的。不会好的,只会越来越差,所以这就是探险。”
  所以,舒适只是生活的一个选项而已。
  麦克法兰(美国 2015)
  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1987年,高中橄榄球教练怀特在更衣室里发飙打了队员,因此被开除,也没法再找到一份名校的教职。最后,他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的麦克法兰,在一个尘土飞扬、穷困无比的小镇高中里找了份工作。
  “美国梦”似乎没有照到这里。这里的居民大多为拉美裔,孩子的一生似乎早已注定:辍学、打架、进监狱、酗酒。尽管当地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怀特却不信邪。他发现这些学生不怕热、耐力好。于是,在人们的嘲笑中,他克服苦难训练学生们成为越野赛跑健将,给小镇带来了希望。
  片中,一个学生在作文里这样写道:当我们奔跑,我们的灵魂飞翔,和神灵对话。当我们奔跑,我们就是神灵。
  奔跑,训练的不仅仅是身体的机能。当改变开始,死气沉沉也可以焕发新生。

(摘自《中国青年报》)

栏目责编: 白玲岩
投稿邮箱: bly@hbr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