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7年第16期(总第256期)->代表与履职->牢记代表使命不负乡亲重托
牢记代表使命不负乡亲重托
——记河北省兴隆县人大代表曹术敏
 
◎司志允 王 东
  在河北省兴隆县,有这样一位人大代表:他,矢志为民办实事、解难题,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戴,连续七届当选县人大代表;他,为了改变家乡贫穷面貌,带领群众修路、架桥、发展致富产业,用责任担当和赤诚情怀书写了人大代表的风采。
  作为人大代表, 就要勇挑重担造福百姓
  曹术敏的家乡兴隆县大山村是省级贫困村,素以“山多、地少、沟长、路难行”出名。30年前,有人将这里形象地描述为“出门便登山,运输靠双肩,男人腿累断,女人腰累弯”,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是大山里几代人的夙愿。
  曹术敏1986年从部队退伍返乡,1987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1988年又被推选为县第十届人大代表。面对党和人民群众的信任,他勇敢地扛起了改变家乡面貌、造福家乡父老的重任。为此,他深入全村8个居民组、50多户群众中走访调查、征求意见,并召开村两委班子会反复研究,提出了修路、架桥、建学校、安装自来水等八项民生工程计划,并用实际行动带领干部群众打响了“向贫困宣战、为百姓造福”的攻坚战。
  为打通通往山外的道路,在一没资金,二没项目的情况下,曹术敏带领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动员在外的能人志士捐款捐物,发动沿途村干部和广大党员带头出工义务修路。历时3年,完成对蓝旗营112线至大山村道路土路加宽改造工程,同时新建大小跨河桥7座。但是,由于山高坡陡,垫好的路面每到雨季就被山洪冲毁,形成了年年冲、年年修的恶性循环。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曹术敏广泛动员,四处求援,积极谋划和实施道路硬化工程。2006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多方筹措60万元资金,首先对22华里主路进行硬化。为了保证质量,节省资金,他和沿途村的村干部加班加点,每天三班倒,昼夜不停,累了就在路边歇会儿,困了就靠在山坡睡会儿。经过33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终于完成了22华里主路的硬化任务。此后连续5年时间里,他多方协调,积极争取,从中央美院、省民政厅、市县交通局等20多个部门争取资金和物资价值100多万元,完成了选区内通组入户道路硬化34华里,基本实现了户户通。
  曹术敏所在选区原有校点3处,房屋32间,均是六七十年代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屋顶漏雨、山墙破裂坍塌现象,严重影响师生的生命安全。为改善村里的办学条件,他积极外联,争取政府及教育部门支持40多万元,同时动员党员干部带头捐款捐物、群众捐助木材,出义务工。从1995年起,先后对3所小学32间房屋进行了翻修。2015年又在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200多万元,新建了高标准的教学楼,使山里的孩子们终于也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了。
  为持续改善民生,曹术敏带领乡亲们先后打水井8眼,安装自来水120户,建大小休闲广场4处,安路灯275盏,并对全村8个自然村分段进行改造,修筑护堤、护地坝5000多米,建垃圾池49个,沼气池71个,双瓮厕所220个,建村卫生所3间,使村民生活质量得到空前提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多年来,曹术敏围绕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积极提出建议意见。2013年,他积极参加县人大开展的“三个一”活动,走访选民,征求选民意见,为选民办事。通过广泛调研走访了解到,随着进山游玩的人逐年增多,蓝解线(蓝旗营至解放)许多路段和桥梁由于狭窄、年久失修,成了“肠梗阻”,严重影响游客和百姓的出行安全。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先后3次向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并在人代会上提出代表建议,建议将蓝解线由乡级路升格为县级路并重新修复。他的建议最终得到了落实,目前蓝旗营至大山分水梁段2.6公里拓宽改造、5公里加宽维护和三座桥梁的翻修工程,均已全面开工建设。这段道路的加宽改造将有效解决辖区百姓的出行问题,打破附近几个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作为人大代表, 就要积极发展富民产业
  让群众过上殷实富裕的日子,是曹术敏多年来一直追求的梦想;如何发挥大山村独特优势,发展群众致富产业,是曹术敏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曹术敏和乡亲们将全村发展定位于“种养殖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上。
  2012年起,由曹术敏牵头,以“支部+合作社”形式,发展山楂、冷水鱼和人参种植等富民产业。一是发挥大山村山野资源丰富、山楂种植基础广泛优势,建立山楂产业合作社,实施山楂管理全新经营模式。2015年完成了“兴敏红”商标注册和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为产品走向市场、包装销售、提质增收提供了可靠保证。同时,与万荣集团合作投资1200万元建起了水晶山楂加工厂,投产后不但能解决群众卖果难的问题,而且还能实现附近村民200人到企业就业。二是建立冷水鱼养殖合作社,在原来11户、年养殖1万尾的基础上,将全村145户建档立卡户吸收入社,新增冷水鱼5万尾,并建成集观赏、垂钓、烧烤、吃住为一体的生态休闲产业,拉动了建档立卡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三是探索建立人参种植合作社,建立树下人参套栽试点项目。通过对板栗、山楂等果树进行“实膛定量、控高复壮、整形修剪”,为人参创造适宜的光照条件。由于人参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不能在有除草剂的环境下生长,需要投入有机粪肥,因此引导农民改变除草方式,实现栽培高效益人参与生产绿色无公害板栗、山楂等果品有机结合。项目实施5年后,每亩可产人参150公斤,按2015年每公斤售价240元计算,毛收入3.6万元,扣除成本,纯收益可达3万元。
  同时,曹术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带领乡亲们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2015年引进北京晓青公司先期投资1500万元,成立了承德梅鹿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吸引北京万荣集团首期投资2000万元,成立玉丽万荣旅游有限公司,建起了集旅游度假、生态休闲、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山野资源开发于一体的生态庄园。如今,生态游、休闲游、农家游在大山村这个昔日的穷山村红红火火开展起来,许多村民在企业的带动下陆续建起了农家院和旅游客栈。从此,父老乡亲们的致富梦想不再遥远。
  作为人大代表, 就要和人民群众心贴心
  当选人大代表多年来,曹术敏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要当好一名称职的人大代表就必须和人民群众心贴心,发挥好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作用。为此他坚持做到三点:一是加强学习强“内功”。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认真聆听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讲座,积极主动自学人大业务知识,从而增强了当好人大代表的责任意识和为民代言、开展监督的实际本领。二是深入群众听民声。坚持每年深入各村组调研、征求意见不少于5次,特别是每年人代会前,他都拿出半个月时间深入村组走访选民,征集群众意见,保证每年向人代会提出建议不少于1件,每年向乡政府提出意见不少于2件。此外,他还常年结合调研、走访,调解村民各类矛盾纠纷,几年来先后解决群众纠纷50余件,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0余个。三是当好义务“宣传员”。积极发挥人大代表“桥梁”作用,及时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决策部署,及时宣讲各项法律法规,并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树立适应形势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引导群众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鼓励群众依托青山绿水发展产业,积极配合做好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农家院建设、荒山资源开发,注重依靠绿色产业致富;引导群众不过度依赖国家支持,树立自力更生理念,并通过劳动力素质提升、创新发展、合作经营,增加收入,实现小康;引导群众树立新型道德观念,形成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正确理念的树立和淳朴民风的畅行,增添了大山村开放发展、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曹术敏牢记使命,不负选民重托,发展富民产业,造福家乡父老,受到大山村和周围村群众的交口称赞。大家都说,“曹术敏是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他不仅能够替我们说话,更能为我们办事。遇到啥事,只要有他在,我们就一百个放心。”(作者单位:河北省兴隆县人大常委会)
栏目责编: 薛兰英
投稿邮箱: xuely@hbr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