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8年第1期(总第265期)->红叶->京口北固山
京口北固山
 
◎黄文山

  到镇江,访北固山,自然是因了《三国演义》的故事:刘备为了联吴抗曹的政治需要,亲自前来东吴,在这里的甘露寺与孙权的妹妹成亲,于刀光剑影中演绎了一场英雄凯歌,被传为千古佳话。

  小时候读到《三国演义》的这一段时,脑子里便会出现一座想象中的雄峙长江边的北固山,以及重檐迭瓦、楼阁繁绮的甘露寺。后来读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对这座“天下第一江山”更是憧憬不已,向往着有一天,也能登临北固山,如千百年来的文人墨客那样,揽胜抒怀,临风一唱。

  这个机会来临的时候,已是2001年的初夏,我到江苏吴江的同里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散文笔会,散会时,我独自前往镇江,就为了想圆一个少年时的梦。

  刚下汽车,我就向街上的行人打听到北固山的路。道路沿江岸伸展,此时的北固山隐隐约约地突起在一处江边,浩浩东去的江水,正伸出壮健的臂膀,动情地拥抱着它。

  拾极登山,站到山顶上,才真正感到这座远看并不起眼的小山气势不凡。北固山位于镇江东侧的长江边,高53米,为镇江三山之首,向有京口第一山之称。其以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得名。相传梁武帝曾登山顶,北览长江,故又名“北顾山”。北固山与雄踞江东的孙权关系最为密切。孙权在巡阅长江时注意到了这一带的江山形势,于是在北固山前峰修筑了一座城堡,依古意“丘绝高曰京”名京城。镇江便又被称作京口。

  孙权在北固山多有经营,最重要的当是“铁瓮城”,一座坚固如铁的军事堡垒。然而千百年来没有人对历经殊死拼战的铁瓮城感兴趣。人们念念不忘的还是那座东吴大将周瑜设温柔计和暗埋甲兵的甘露寺,是寺庙后吴国太相婿的多景楼和寺庙前洪波滚雪、白浪掀天的壮阔江景,由此刘备引发“天下第一江山”的慨叹。不过,今天游人所见的甘露寺和多景楼已是数百年后的建筑,且经过多次维修,早已失去原貌,让人空生一段怀古之幽情。

  甘露寺是一处紧贴着悬崖的建筑物,由于地形的限制,屋舍都十分狭窄,且偏处江边一隅。我真怀疑当年的原址不在这里。然而牌匾上“古甘露禅寺”的字样似乎不容辩驳。不过,其作为吴蜀联姻的重要场所——刘备的大婚之地则绝对不可信。查陈寿的《三国志》以及《华阳春秋》等史籍,均未见有刘备曾娶孙权妹妹孙尚香的记载。以此看来,刘备东吴招亲的故事纯属民间编造,而被罗贯中先生演绎成了一段色彩纷呈的英雄情事。

  下山时意外地发现了鲁肃墓。这是一座用青石砌就的圆形墓冢,朴素的墓园里静静安放着一颗恬淡而智慧的灵魂。到北固山的游客很少有人顺道来这里凭吊。一个原因是今人知道鲁肃其人的不多,即便知道,也因为《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中,鲁肃被描写成一个忠厚而又颟顸的人物,成为诸葛亮大智大勇的反衬,这实在是一种曲解。

  事实上,鲁肃是三国时期一位非凡的人物,没有他,三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三国局面的形成,取决于孙权和刘备联手打败曹操的赤壁之战。而在这场大战前后,积极穿梭于孙、刘之间,分析形势,指陈利弊,同时有效协调两家关系,最后导致战争胜利的就是这位鲁肃。

  在鲁肃取代周瑜执掌东吴军政大权期间,由于鲁肃的大义和忍让,吴蜀维持着友好关系。而鲁肃一去世,这层友好关系的面纱就被粗暴地扯去,先是吴国大将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导致关羽兵败走麦城。接下来,则是刘备起兵伐吴,却在彝陵被吴国小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而归。古往今来,许多诗人登临北固山,吟咏那场惊天泣地的战争,吟咏叱咤一时的战争英雄,有横槊赋诗的曹操,有雄姿英发的周瑜,有诸葛亮,却独独没有鲁肃。滔滔江水,竟忍心淹没这样一位旷世英雄。

  将鲁肃埋葬在北固山下,不知是他本人的遗嘱还是后人的意愿。但对东吴百姓来说,鲁肃是他们不能忘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