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青年朋友们都被问过一个问题:你长大了想干什么?这个问题从小到大、各个时期,我们给出的答案可能都不太一样。我高考结束时,就被父亲问到了这个问题。深思熟虑后,我给出了答案:干什么我没想好,但我想好了不干什么,一不当老师、二不当医生、三不当军人。面对父亲的惊讶,我解释说:因为这三个职业的责任太重了,干不好,我对不起这责任、对不起这身份,我会很难受。想干好,那必定要付出太多,肯定特别累。
这真的是我当时很真实很朴素的一个想法。可以说,18岁的时候,我模糊地认识到,有一个词很沉重,这就是——责任。
然而,我“三个不”的美好愿望没能实现。阴差阳错之下,我成了一名军校学员、一名军人。军校的管理方式模仿正规野战军,由学员模拟担任连长、排长、班长等。但这些职务并没有什么权力,反而意味着很多责任,意味着脏活累活要冲在前、带头干。从大一到大三,我历任了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于是,就出现过很多这样的场景:打扫卫生需要用手掏下水道,谁上?本班长上。晚上11点,大家都休息了,每个班出1名公差,谁去?本排长带三个班长去。考试自由安排座位,监考老师跟前的座位没人坐,谁坐?本连长坐。
直到大四下学期,我卸下了所有职务,恢复成一名普通学员,瞬间感到一身轻松。还记得接任我的营长来找我诉苦,说:我怎么觉得干这个这么有压力、这么累呢?我告诉他:累就对了。感觉到压力,感觉到累,说明你有责任心。
可以说,22岁的时候,我第一次想明白,有一个词让人倍感压力,这就是——责任。
我是做组织人事工作的。每当打开档案室14个装满干部档案的文件柜,浏览那一册一册的档案,翻阅那一页一页年龄比我都大的纸张的时候,我总喜欢运用我的经历和想象,把那一个个生硬的数字、一句句抽象的记录,还原成一个个真实的人,一件件生动的事儿。
我看到过一些很简单但很厚重的记录。比如,某同志参加1996年饶阳抗洪救灾任务,带头入水封堵绝口,被洪水冲走,失踪1个多小时。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在想,是什么让他不畏洪水无情?
还比如,某同志主动请战,参加2003年抗击非典任务,进驻天津武警部队隔离区3个月,荣立二等功。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在想,是什么让她不惧人人都怕的无形杀手?
再比如,机关一位农口的厅级领导,我曾多次听过他讲话,也曾私下向他请教过专业问题,深感他业务精湛纯熟,堪比农业专家、农科教授。后来看到这位领导简历时,我惊呆了。他早年毕业于政治教育专业,从未有过专门的农业相关学习经历,所有的业务知识都来源于岗位实践。我在想,是什么让他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实现了如此巨大的专业跨越呢?
带着这些思考,我或与这几名同志交流谈心,或是认真聆听其讲话,发现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提到了一个词。这个词可以令人不惧生死,可以让人不断前行,这就是——责任。
在我右手边的墙上,悬挂着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篇古文——《岳阳楼记》。全文用一个“忧”字提纲挈领,有“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爱国信念,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民本情怀,更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沉大爱。这种忧思,是古代仁人志士的一种责任。
前不久,机关为每名党员干部发放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认真读过之后,掩卷思考,只觉得字里行间都写满了“担当”二字。15岁的青年习大大,在农村扎根七年,打地坝、修梯田、打水井,办沼气、办代销店、办铁业社,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印证。只要群众需要,只要对集体有利,总书记就会在严谨把握政策的基础上,带领大家坚决地干。这种担当,是当代共产党人的一种责任。
一古一今,相映相衬。历史已绵延千年,但精神传承如薪火不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自觉承担起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把我们党的使命融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发展进步之中,体现了深沉的使命忧患、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一直是我们党的党性所在、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作为人大机关的青年干部,责任就是为依法治国加砖添瓦,为民主制度振臂高唱。只要我们时刻牢记使命和岗位职责,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敢懈怠的进取精神去干事创业,始终把担当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头,多做务实之举、谋实之策、踏实之行,我相信,人大工作就没什么干不成的,就没什么干不好的。
所以,未来的中国,并不缥缈。未来的人大,并不抽象。未来的青春,并不迷惘。时代的责任赋予我们,时代的光荣属于我们。只要心怀责任,肩负担当,青年一代的人生,定会看山山巍峨、看水水浩荡,定会谱写出铿锵亮丽的青春华章。(作者单位: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人事教育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