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8年第5期(总第269期)->代表与履职->议改革谋发展
议改革谋发展
——河北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言集萃(一)
 
◎辰岚
编者按:在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出席会议的省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审议各项报告,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踊跃建言,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献策。本刊收集整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建议和意见,分期刊登,以飨读者。

  苏学军代表:借力京津促河北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几年,河北省医药产业在调结构、转方式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国内医药产业强省相比,发展仍相对滞后。全省多数医药企业创新人才少、研发投入少,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如何借力京津促进河北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议河北省应争取成为京津医药产业转移和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首选地,支持“研发在京津、产业化在河北”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开发、利用京津科技资源。建议政府、企业和投资人积极开展面向京津的医药项目招商引资活动,鼓励投资人对京津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有发展前景的医药科研创新项目进行风险投资。同时,政府对医药企业开展的研发创新项目应给予有力扶持,以提高创新主体投入热情,推动河北由医药大省向医药强省转变。

  龚晓峰代表: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河北省数字经济起步较晚,信息化基础设施尚待完善,信息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产业总体规模相对较小,缺乏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信息化建设集约化、共享共用程度不高。

  建议壮大信息产业,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要想实现数字产业化,就要引入国内外产业技术资源,以链条化、智能化、终端化为主攻方向,壮大信息产业,提升信息产品供给能力。同时,开展数字经济试点,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发展数字经济,充分释放数字红利,尤其需要筑牢数字基础,构建技术、设施、安全的“铁三角”。应进一步拓展4G网络覆盖的深度和广度,开展5G网络试商用,全面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支持数字经济发展。

  于士涛代表:增强优质林产品供给能力

  近年来,河北省造林面积不断扩大,造林质量也得到较大提升,林业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相比一些林业发达省份,河北一些地方林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整体质量不高,林业产业对河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希望河北省林业产业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让林业产业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建议结合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实践经验,提高林业产业的发展质量,由以扩大森林面积为主的外延式发展向以提高森林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由追求森林的单一绿化功能向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转变;由粗放的森林经营模式向集约化、精细化的森林经营模式转变。河北的林业产业发展要以富民增收为目标,以扩基地、强龙头、创品牌为重点,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提高林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增强优质林产品供给能力。

  卢振勇代表:多措并举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扮演着重要角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仍然薄弱,除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域或是城乡结合部的农村收入较为可观外,其余农村收入较少。乡村振兴不仅要靠“输血”建设,乡村自身也要“造血”。

  建议政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首先,政府应立法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责和行为,成立专门机构调研、制定相关政策,研究现有各项惠农补贴的经济社会效果,适时调整资金配置,对相似的补贴项目合并整合,打捆使用惠农资金。其次,制定政策,盘活农村集体自身资源要素,并有效开发利用。走科技助农、人才兴农之路,加大对种养及新型农业人才的培训,助力乡村振兴。在具体发展方向上,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让“输血”功能与“造血”功能有机衔接,为美丽乡村建设后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李鹏亮代表: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随着城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的加大,一些假冒伪劣食品盯上了农村地区。伴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物质等不断涌现,面对庞杂的监管职责和面广量大的监管对象,基层的监管组织存在经费不足、专业人员短缺、缺少检测技术与仪器等问题,影响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基层监管能力亟须提升。很多商家售卖假冒商品只受到罚款的处罚,导致售假屡禁不止。

  建议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首先以专项整治为抓手,不断强化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和重点企业。强化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对农村小集市、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饮店的监管力度。同时,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信用信息征集、评价、披露、奖惩等制度,强化分类分级管理,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定期公布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信息。实施种植养殖、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食品安全各环节“黑名单”公布制度,挤压食品违法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完善“从农田到餐桌”全程溯源平台,形成一个可倒查、可追责体系。

  齐明亮代表:加强人才载体建设

  省会建设对全省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建议省会建设走人才强市的战略,把人才载体建设作为省会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大型国有企业和富有竞争力的民营、外商投资企业为纽带,带动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进驻省会,打造人才的企业载体,加快集聚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商界精英。以引进科研成果和项目为纽带,带动高层次科研团队进驻省会,打造人才的项目载体,引进和建设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科技团队,以团队带项目,以项目引人才。以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为纽带,带动科研和教育人才进驻省会,打造人才的高校载体。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大力引进京津两地人才,到省会定居、到省会工作或到省会进行技术交流,打造京津冀人才合作载体,从而带动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的国际一流科学家和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引进。同时,大力建设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为人才和项目引进创造更好的“软环境”。

  季加宇代表:建立河北营商环境评价机制

  改革到了现阶段,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眼界,不仅要对标国内先进地区,也要对标世界先进国家。未来京津冀将是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全球优质资源一定要有世界眼光。

  国际上对营商环境的评价有若干指标体系,世界银行每年发布《营商环境报告》。办理施工许可的时间,是世界银行评价全球190个经济体营商环境的指标之一。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2017年办理施工许可,中国平均要241.7天,而美国和英国这项指标分别是80.6天和80天。

  建议以办理施工许可的时间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突破口,借鉴国际上的相关经验,建立河北营商环境评价机制。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河北营商环境的现状到底怎样,以及河北营商环境改善过程中的进步到底有多大。同时向国内外投资者传达出正确的评价信息,从而为这些投资者正确选择自己的投资地区提供参考。

  高胜福代表: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环境治理

  作为矿产资源大省,矿山开发在促进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废弃矿山大幅增加,给环境、生态和景观带来了一系列危害和问题,威胁着当地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因此建议,开展全省矿山生态环境调查,加快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探索打造政府授权委托、企业运营管理方式,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环境治理。融合先进科技方法,把治理工作与土地复垦、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景观建设等结合起来,实现生态、安全、土地三大效益。同时,建立符合省情的地方性法规和标准体系,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建立法律标准支撑。加大矿山生态修复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力争尽快重建生态系统。

栏目责编: 薛兰英
投稿邮箱: xuely@hbr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