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树木,必有其根,千里长河,自有其源。在这尘世为人,生命的根本自然是不能忽略的,寻根便成为我的一种重要生命体验。寻根的过程是辛苦的,也是很有意思的,你会慢慢发现,原来自己在这人世间并不孤单。单个的你,也许就是一粒小水滴,但无数的小水滴汇集到了一起,就形成了波涛汹涌的河流。置身于河流之中,渺小的生命也便超越原先的卑微,不知不觉地变得厚重起来。
2018年的新年之初,一个又一个寻根者来到了安徽合肥,来寻找范姓家族的源头。我惊讶地发现,有些面孔是那样的熟悉,好像在哪遇见过,但遇见了又匆匆擦肩而过。
新年的庐阳城尽管在不久前经历了一场严寒,但当其时分明是暖意融融的,一路走低的气温似乎也善解人意,此时有了春回大地的感觉。从四面八方来的人们,云集在约定的聚会地点,虽然彼此叫不出名字来,但至少不需要问对方姓什么了。这一刻,身份、地位和名誉都显得无足轻重了,人与人之间的那些繁文缛节也被一个个发自内心的微笑而取代。
范氏历代有人杰,这些优秀的代表,足可激励后人奋发图强。祖德耀万世,后辈当谨记。
溯本求源,范姓的名人首当其冲的是范蠡。他是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也是“南阳五圣”之一。范蠡出身虽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非贵族不得入仕等政治黑暗,而与文种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王勾践,兴越国,灭吴国,替越王勾践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游历于七十二峰之间。后定居于定陶,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他影响的可不仅仅是范氏后人,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为财神。他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玄孙,并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此范君便是北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景祐元年,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辟所居南园之地,兴建郡学。时苏州发生水灾,范仲淹命令民众疏通五条河渠,兴修水利,导引太湖水流入大海。次年,因治水有功,范仲淹被调回京师,判国子监,很快又转升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开封府“肃然称治”。他虽寒门出身,但凭着刻苦学习跻身仕途,从而实现兼济天下的宏伟抱负。他为官清廉,敢于直言,时刻想着的是百姓的福祉,留任邓州可见其高风亮节。庆历八年,朝廷降诏调范仲淹知荆南府,邓州百姓殷切挽留,范仲淹奏请朝廷收回成命,遂得以留任。范仲淹在邓州三年,百姓安居乐业,其传世名篇《岳阳楼记》及许多诗文均写于邓州。“庆历新政”,体现的是一个有良知的政治家天下为公的求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在我看来,单单是解决了“我从哪里来”的问题是不够的,这样的聚会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重要的是我们这些后人,怎样面对“到哪里去”的问题。前人是一盏盏明灯,能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们应该像先贤那样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弃旧图新,达到完善的境界。时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新时代要有新的风貌,建立在新的现实基础上的新家风应该影响更多的后来者。庐阳之行,让我们开始了新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