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23日,初春的华北平原,大地解冻,万物复苏,柏坡岭前的松柏,经过一冬的风雪严霜,愈加青翠,清澈的滹沱河水静静地流淌着,不时有一双双北归的燕子轻盈地掠过水面,激起了片片细微的涟漪。春天的原野,可谓一派生机盎然。
也就在3月23日这一天,党中央和毛主席已完成了在西柏坡这个最后一个农村根据地的历史使命,就要离开这里去北平了。
上午10点,卫士叫醒了工作一夜刚睡下不久的毛泽东,毛泽东意味深长地对前来探望的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一定要考好,我们绝不做李自成。”周恩来会意地说道:“我们都应当考及格,不能退回来。”
毛泽东是一个非常善于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吸取营养的人民领袖,一句简单地“我们绝不做李自成”,反映了他面对胜利的态度:那就是谨慎地拥抱胜利,绝不可以因为胜利而陶醉,从而犯历史上李自成凯歌进北京,但42天便狼狈逃离北京,一败涂地的错误。
对于明末清初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失败,毛泽东可以说从来就没忘记过。早在延安整风时期,他就把郭沫若写的关于李自成由胜利转为失败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列为整风文件,要全党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胜利后骄傲的覆辙。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又发出这样的告诫: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对胜利的清醒,毛泽东可以说不同于一般人。
那么,历史上的李自成究竟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必须从历史的真实中去寻找。
崇祯十六年(1643年)秋,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歼灭明军主力孙传庭部后,迅速占领了关中和中原地区,实力发展很快。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他在西安建立了大顺王朝,然后挥师北进攻取北京,一路可谓势如破竹,仅三个月就攻下了北京,推翻了明朝的黑暗统治。胜利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农民军上下都缺乏准备。
李自成进北京后,农民军将领如刘宗敏等即开始生活享乐腐化。李自成尽管还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作风,但对形势的判断却严重失误。他只看到了淮河以北各地望风归降的一面,却对山海关外虎视眈眈的清军随时都有可能进关攻击北京认识不足,他忽视了明朝灭亡前清军已四次攻进长城,深入一千余里,攻掠河北、山东许多州县这样一个事实。
吴三桂是明朝派驻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大将,所处位置十分重要。他如果投降李自成的大顺军,那么,清军入关就会遇到很大困难;他如果投降清军呢?则大顺军也会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到手的胜利也有得而复失的危险。特别是明朝灭亡之后,吴三桂对何去何从不可能不思考,不可能不彷徨、犹豫。对于这样一个关键人物,李自成等人既缺乏了解,更缺乏研究。尤其不可原谅的是,吴三桂的家在北京,这本是做吴三桂工作的有利条件,可李自成等非但没利用好这个条件,反而还侵犯了吴三桂的利益,从而酿成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应该说,争取吴三桂,李自成是想到了的,进京以后,他就派明降将唐通带着大量黄金、彩绸及犒军银两,以及吴三桂父亲吴襄所写的一封家书前去招降吴三桂。吴三桂经过审时度势后接受了银两,并答应立即入京朝见闯王。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大顺军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刘宗敏却因为一己的私利,触犯了吴三桂的切身利益和个人尊严,激怒了他,使他改变了态度。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崇祯帝田贵妃的父亲田弘遇到南海进香,一路游山玩水游到南京,在秦淮河某妓院看中了两名苏州歌妓,这两名歌妓,一名叫顾寿,一名叫陈元(陈圆圆)。两位都是江南知名度很高的美女。田出高价买下这两位美女后,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夏天带着二人回到北京。田带回这两位江南美女的原意是想送给崇祯皇帝,但崇祯因内忧外患,没那个心思,给退了回来。崇祯十六年(1643年),吴三桂奉命入关抵御第四次迂道入关的清军,到京师后,尽管清军已退,崇祯帝还是感谢他来勤王,并在故宫武英殿宴请了他,并赐尚方宝剑一付。吴三桂被皇帝召见后,田弘遇看到吴三桂年轻有为,可作为以后的一个依靠,于是又邀请他到田府作客。就是这次作客,吴三桂见到了陈圆圆,两人一见钟情,吴希望纳陈圆圆为妾,田弘遇允许,吴出千金作为聘礼,于是陈圆圆归三桂所有。吴得到陈圆圆后,因山海关形势紧张,马上去了边关,把陈圆圆安置在京师家中居住。
李自成入城后,除自己住进皇宫外,其余高级将领全分配了权贵府第:刘宗敏住的是都督田弘遇府,李过住的是都督袁佑府,谷可成住的是万驸马府,田见秀住的是曹驸马府……
却说大将刘宗敏住到田弘遇府第后,不久即从仆人那里了解到陈圆圆的情况,就想霸占陈圆圆,但苦于不知其在何处。刘宗敏怀疑陈圆圆为吴襄(吴三桂父)所藏,随即就逼吴交人,吴说:“陈元早已去宁远,并已死去。”刘宗敏不信,拘捕吴襄,并抄了他的家,从而找到了陈圆圆并霸占了陈圆圆。李自成知晓此事后,责令刘宗敏放人,并向吴襄道歉,但致命的错误已经犯下,恶劣的影响已无法挽回。
吴三桂答应李自成派出的劝降使者唐通以后,即动身往北京赶,当一行人行至滦州(今河北滦县),忽然遇到了家中的一个仆人,吴三桂向他打听家中的情况,问:“家中情况怎样?”答:“已被籍没。”问:“父亲怎样?”答:“已被拘执。”吴沉吟片刻,又厉声问:“我那人(指陈圆圆)怎样?”答:“已被贼夺。”吴三桂顿时瞋目怒呼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有何颜面!”立即勒马而回。回到山海关后,即草就书信一封,遣副将杨珅、游击郭云龙送往“统大军前往伐明”路上的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看到吴三桂的信,喜出望外,即复信吴三桂,表示:“若率众来归,必将封以故土,晋封藩王。”同时,派人前往锦州调红衣大炮向山海关进发。
吴三桂投降清军的消息不久即传到北京,形势严峻,李自成只得率队亲征。1644年4月13日,东征军马共约十余万(号称20万)由长安街经正阳门出齐化门向东开去。由京师至山海关约七百里,大顺军在路上整整走了八天,一直到21日才抵达关城。在这八天中,吴三桂和清军已完成了一切准备,其军事部署是:由吴三桂的部队守关,清军埋伏在一处,以逸待劳。可在李自成方面,孤军深入,劳师远来,军事上业已落后了一步。
21日到达的当天,李自成就部署攻城,大顺军战士个个前赴后继,猛攻狠打,炮矢日夜不绝,多次直逼城下,城上的吴军亦拼命堵御,战况极为惨烈。21日攻打一昼夜,至第二天早晨攻打更急,已有不少大顺军战士蜂拥攀至城上,眼看山海关就要被攻下,就在这个时候,几万铁骑像潮水般向李自成的大顺军冲来,而且天又突起大风,飞沙走石,迷眼难睁。大顺军21日激战一昼夜,次日又苦战大半天,饥渴困顿未得休息。本来战争很快就要胜利,不想数万清军铁骑突然参战,当这些兵强马壮的清军一投入战斗,战场上的强弱之势立即显现,大顺军终于支持不住,全军溃败。正在一个高岗上督战的李自成连想也没想到拖着长辫子的满洲兵会参战,于是策马下岗而走,仓皇逃回京师。
1644年4月26日晚,李自成的东征军回到京师,人马疲惫至极。27日杀吴三桂家人三十余口。30日,天将亮,大顺军放弃京师,退往关中(今陕西西安)。李自成率众先发,刘宗敏继发,以谷可成、左光先军殿后。刘宗敏因在山海关之战中负伤不能骑马,由四名战士抬着出城。大军离京时,放火焚烧了宫殿及九门城楼,一时烟焰冲天,京师内大乱。
大顺军出南城,经丰台、卢沟桥、涿州、保定、定州、真定(今正定),走井陉古道,折而往山西。与此同时,清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已急追至通州。
李自成到太原后,稍作停留,尔后又退回陕西西安。
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清廷命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和和硕豫亲王多铎率军“直趋西安”。清顺治二年(1645年)一月的潼关之战,大顺军惨败,潼关失守,西安即腹背受敌,李自成看到形势已万分危机,只得怀着沉痛的心情,放弃最初定鼎之都西安,退往襄阳,尔后又退往江西、湖北交界的九宫山区。
大约在顺治二年的闰六月初,李自成带着少数随从由湖北通山县路过九宫山岭,遇到一批乡勇,随从被飞石击散,李自成独自行至九宫山西麓的牛迹岭下,突遇大雨,山坡路滑,他下马步行登岭,行至小源口,遇见乡勇头目程九伯,被他一把扭住不放,两人空手格斗起来,李自成力大,一下子就把程九伯摔倒在地,并坐到他身上,正在用力拔刀之际,程九伯的外甥金某趁李自成不注意之际,用铁铲照李自成后脑猛击一铲,李自成当即倒在血泊中死去。
李自成死后,余部有的继续抗清,直至最后被镇压;有的投降了清朝;还有的加入了南明小朝廷的阵营,又继续斗争了一段时间。
李自成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失败了,其失败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胜利后的骄傲、腐败则是主要的。这一深刻的历史教训不但为一代伟人毛泽东所牢牢记取,相信也为后人敲响了警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