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在写文章或与人交际时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来说理。但这个说理如果太富有说教意味,人们就不大欢迎,起不到应有的效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有效地说理呢?那借事说理,润物无声,以情动人就是一个好方法。
所谓的“借事说理”,也就是指在交际中或写作时借助具体的事情,通过对这些事情的记叙、描述、议论,使人们弄懂抽象而深刻的道理。借事说理的好处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讲道理,人们容易接受,效果较好。我国古代荀况、孟轲、墨翟、韩非、刘基等都是借事说理的高手,国外的伊索、安徒生、雨果、培根等也特别擅长借事说理,一个故事讲完,不需过多的说教,人们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你所阐述的道理。这方面例子很多。如赵国老臣触龙说服赵太后让长安君到齐国作人质,换取援军救赵国的故事。赵太后溺爱幼子,拒绝群臣诤议。触龙借为自己的小儿子说情,让他做一名黑衣侍卫为话题,说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经典名言,迂回婉转地平息她的怒气,使她自愿为赵国,也为幼子的长远利益,送长安君去做人质。像邹忌讽齐王纳谏,烛之武巧退秦师等也都是借事说理的典范。
一、顺着话题,巧妙展开。有时为了阐释我们自己的理由,我们可以顺着对方的话题,巧妙展开,以引到我们要表明的道理上。央视热播剧《毛泽东》第九集中,上海执行部叶楚伧部长暗中指使人故意破坏四区的会议召开。关键时候,毛泽东借助工会和新闻界的力量使其阴谋落空。当他到叶的住处劝说对方时,正巧叶手下打电话汇报情况,叶楚伧只得找话题隐瞒:“夫妻吵架,都吵到我这儿来了。”毛泽东接过话题:“夫妻吵架,倒是跟今天四区大会的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国民党的区党部成立大会,有些人明明是国民党人,却要暗中指使破坏大会,叶部长,你看,像不像夫妻吵架呢?叶部长,您倒是应该去劝劝您那位朋友,能不闹还是不要闹,毕竟是家丑,而我们也一样,明明知道胜券在握,但仍然希望尽量能够避免冲突。毕竟双方一旦发生冲突,损害的是整个上海执行部的形象。我也想请示一下叶部长,对于那些恶意捣乱的人,到底是打呢?还是和?”叶楚伧道:“和,当然是和了。毕竟是和为贵嘛。”
这里毛泽东借事说理运用得非常巧妙,考虑到事情还没有闹到撕破脸皮的地步,毛泽东不能明说事情的原委,他机智地接过叶楚伧无中生有的话题,巧借夫妻吵架来类比对方策划的一场“家丑”,并还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话中藏话,双方都心知肚明,巧妙“借”话,化一场风暴于无形之中,达到了“劝和”的目的,真叫一个绝。
二、东拉西谈,借物说理。有一位北大学生在生活中屡屡碰壁,便给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得到指点。蔡元培在百忙中回了信,并约他到办公室面谈。这位学生激动地来到校长办公室,蔡元培先生就笑着招呼道:“来,快坐下,我给你泡杯茶。”说完便起身,从抽屉中拿出茶叶,放进杯子里,倒上开水,递到学生面前的桌子上。“这可是极品的绿茶哟,你也尝尝。”蔡元培先生和蔼地说道。受宠若惊的学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觉得像白开水似的,没有一点茶的味道,眉头不禁一皱。蔡元培好像并没有注意到学生的表情,东拉西扯地谈一些漫无边际的话题,似乎完全忘记了学生来的目的。学生好不容易等到蔡元培稍稍停顿一下,忙找了个理由告辞。蔡元培微笑道:“急什么,把茶喝了再走,这可是一杯极品的绿茶。千万别浪费了。”学生无奈地又端起了茶杯,礼节性地喝了一口。可就在这时,一股清香浓郁的味道沁入心脾!蔡元培望着他,满含深意地问道:“你明白了吗?”学生恍然大悟,惊喜道:“我明白了您的意思。”
蔡元培虽然贵为校长,对学生有教导训诫的权力和义务,但面对学生的人生疑惑,蔡元培没有以师长的身份为学生指点迷津,而是故意答非所问,非常客气地招待学生喝茶、品茶,“东拉西扯地谈一些漫无边际的话题”。原来,他是巧妙自然地借一杯茶,让学生亲自体验这杯茶前后的不同滋味,进而自己体悟其中深刻的道理:茶不泡不香,人生亦然。这样借物说理,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避其所问,以事寓理。新中国成立后,著名作家吴组缃先生赴美访问。在某大学演讲时一位听众问道:“吴先生,听闻贵国如今国策转轨,到处都在拨乱反正,凡是原来坚决反对的东西,现在都要极力推行了。你们如此朝令夕改的做派,到底是想干什么?”吴组缃不慌不忙地说:“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记得小时候,祖母让我给她挠痒痒。可是,她老人家一会儿说上边一点儿,下边一点儿,一会儿又说靠左边一点,靠右边一点。最后才舒坦地说,对喽,对喽,这才抓到了痒处。”最后,吴组缃认真地说:“你们看,连挠痒痒这么简单的小事,也不是一下子能抓住的吧。所以啊,一个国家搞制度创新,也是需要不断摸索的。”顿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如果直面回答,总会有把柄被人抓住。面对如此敏感的问题,吴祖缃故意回避,另起炉灶,讲述一个妙趣横生的生活小故事,最后自然而然地回到主题。既缓解了气氛,又借故事回答了问题。这一“借”,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值得点一个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