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愈之是鲁迅先生的学生,不是那种广义的学生,而是真正的学生,鲁讯先生教过胡愈之的课。胡愈之后来曾撰文回忆,“鲁迅先生很厉害,他是一位严厉的学监,又是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好老师。”胡愈之与鲁讯的情缘,还得从胡愈之的中学时代说起。
“弃文就实”的选择
辛亥革命那一年(1911年)的正月,胡愈之的父亲送胡愈之到绍兴府中学堂去投考。这是胡愈之第一次长途旅行,以前他不曾离开过家乡。
那年胡愈之已十五岁了。胡愈之从六岁上学,在上虞县高等小学读了五年。论到胡愈之的年龄和成绩,早两年就该进中学了。但因为胡愈之自小多病,胡愈之的祖母和父亲不放心他离开县城,所以特意嘱托县立高小的校长,把胡愈之留在县校多读了两年,直到十五岁那年冬季才毕了业。又经胡愈之再三要求,家里方允许送他去离家最近的绍兴府中学堂投考。
绍兴府中学堂是为绍兴八县而设的。清朝末年改变学制,分文、实两科,各四年毕业。绍兴中学的较高几班仍用旧制,不分文、实科。只有二年级有实科一班,一年级有文、实科各一班。当时只要投考及格,各级都可插班。清末废科举,对于学校毕业生,仍给予功名出身。小学毕业的作为秀才,中学毕业的作为举人。但必须从头修完全部功课,才给功名出身,中途插班的不给。胡愈之在小学时,常看些《新民丛报》《浙江潮》、谭嗣同的《仁学》一类的书报,幼稚的头脑已装满了民主革命思想,对于功名出身全不放在眼里,所以胡愈之决意投考实科二年级。因为一则插班可以减少一年修业时间,二则自信学力可以考入二年级,三则胡愈之对于数理科格外有兴趣,胡愈之认为进实科二年级最为合算适宜。但是,胡愈之的父亲却抱着不同的主张,他以为插入二年级,丢弃了将来的功名资格甚为可惜。不过他当时也受了一些革命思想的影响,对胡愈之的要求,倒也并不十分反对。他只说要去信同胡愈之的祖母、叔父商量后再定。在三天中,胡愈之的叔父却来了两封长信,一定叫胡愈之投考文科一年级,他说,胡家“累世书香”,十余代“读书种子”,断不能“弃文就实”,究竟是功名出身要紧,多读一年书不算什么。并且说如进实科二年级,捐弃功名,祖母也极不以为然。经胡愈之叔父的极力主张,胡愈之的父亲也力劝胡愈之投考文科一年级。胡愈之费了无数口舌和父亲争持,终于是胡愈之得了胜利,胡愈之在实科二年级报了名,而且居然以第一名被录取了。
“不好学”的学生
实科二年级的功课非常繁多,用的课本都很艰深。不过胡愈之在小学已经学过了许多中学的科目,所以除英文以外,并不感到十分困难。胡愈之在小学里已养成看课外书的习惯,还喜欢做游戏文章,比方写些打油诗,做些歪巧对联自娱或与同学打趣,进了中学还是如此。那时流行做游戏文章,报纸上也时常刊登一些这类文章。
那年绍兴府中学堂的学监是周豫才先生(即鲁迅先生)。他在胡愈之实科二年级时,每周授一堂生理卫生课,鲁迅先生主要是做学监,管学生读书读得好不好。他在学校以严厉出名,学生没有一个不怕他的。每天晚饭后,学生上晚自修,或复习白天的功课,或做作文。鲁迅先生吃住在学校,每晚都要到自修室巡查,看学生们自修认真不认真。有一次,胡愈之被鲁迅查到在写谑骂同学的游戏文章,但因胡愈之反应快,很快收拾起来,并马上开始认真做功课,他只是默默地注视了胡愈之一眼,就走了。经他这一眼,胡愈之老实了不少日子。过了一阵,胡愈之忍不住技痒,又在晚自修时写一篇题名《绰号》的游戏文章。那时候都喜欢取绰号,老师、同学几乎个个有绰号,胡愈之就拿这些绰号编成对仗句,再联成文章打趣。有个同学嘴巴大,外号叫“痰壶”。另一个因为颈子瘦小,外号叫“尿瓶”。其中有两句:“痰壶口大,尿瓶颈小。”鲁迅先生也有绰号,叫“假辫子”。为什么叫假辫子呢?鲁迅留学日本时剪了短发,回到绍兴,又赶上革命党人秋瑾、徐锡麟等被清政府残杀。清王朝那时正在苟延残喘,作临死前的挣扎,镇压甚烈,到处捕杀所谓“乱党”。鲁迅先生因为没有辫子,致使同事远避,官僚严防。他在《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中回忆说: “我所受的无辫之灾,以在故乡为第一。尤其应该小心的是满洲人的绍兴知府的眼睛,他每到学校来,总喜欢注视我的短头发,和我多说话。”就在胡愈之考入绍兴府中学堂不久,忽然来了一个剪发运动,许多高年级的同学都把发辫剪了。当时校外剪发的还很少,而剪了发的人,是要被当作“乱党”看的,乱党就有被杀头的“资格”。
鲁迅先生与同盟会及徐锡麟等都有过关系,是绍兴知府的注意对象。为了不使学生遭受无谓的牺牲,万般无奈,鲁迅先生只好装了条假辫子,戴上瓜皮帽,既可以遮掩一时,也保护了激进的学生。但却因此被学生们取了个“假辫子”的外号。胡愈之的游戏文章里,也把“假辫子”编了进去。胡愈之正编得起劲时,忽然发现鲁迅先生那双浓眉下的眼睛,正在严厉地注视他。这一次尴尬了,胡愈之又被鲁迅先生当场捉住了!基于上一次被“捉”的经验,胡愈之趁他一面检查别的同学,一面向自己慢慢走过来的工夫,手忙脚乱地把课本盖到了那篇《绰号》上面,装作认真读书的样子,希望侥幸过“关”。鲁迅先生踱到胡愈之面前站住了,胡愈之心怀忐忑地偷着瞄了他一眼,他脸上带着一贯严肃的神情注意地看了胡愈之一会儿,却并不说什么,就把胡愈之上面的书拿掉,抽出那篇“杰作”看了一看,还是什么话也不说,就继续巡查去了。胡愈之呢,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除了懊悔,只有无可奈何地坐着发呆。
自那以后,胡愈之再也不敢浪费时间,做这种无聊的游戏文章了。他一直在暗暗担心,不知这位以严厉出名的学监先生会怎么处置他。可是等了又等,直等到期终考试,还无下文。
胡愈之等同学的期终考试也是鲁迅先生监考,要是考的分数不好,下半年就不能升级。考完之后,学生们天天盼望发表分数,鲁迅先生却按兵不动,迟迟不公布考分,这可把学生们急坏了。胡愈之因为有“把柄”在鲁迅手里抓着,自然比谁都更急于知道分数。鲁迅先生在学校有一间单独的住房,就在胡愈之的教室旁边。有一天,胡愈之看见鲁迅先生出去了。临走时,他锁上了前面的房门,却没有关后面的窗户。胡愈之和两个同学悄悄绕到后窗下,打算爬进去侦察考分。临窗是书桌,胡愈之打开抽屉,看见试卷都在里面。那时候有两种分数,一种是课堂分数,一种是品行分数,品行分占百分之五十。胡愈之的功课没有问题,就怕品行分不行,所以他什么也不看,急忙找到品行分,一看没打分数,只批着三个字——“不好学”!
胡愈之心想,糟糕了!不好学,这品行分终归不行,品行分不及格,就不能升级,他懊悔极了。后来当然还是顺利升了级,只是扣了一二十分。鲁迅先生管学生很有办法,很厉害的。其实做游戏文章在他看来并没有什么,他只是怕学生浪费时间,分散精力。他不是把浪费人的时间比作谋财害命么?他总是寄厚望于青年,倒并不是要把胡愈之怎么样。他一句话也没说,就达到了警诫和教育学生的目的。
师生的玩笑
后来鲁迅先生去了北京。胡愈之不久考进了上海商务印书馆,参加《东方杂志》的编辑工作。胡愈之曾与鲁迅通过信,请他为《东方杂志》写稿。鲁迅先生1922年写的短篇小说《白光》和1924年写的《祝福》,最初都发表在《东方杂志》上。
“四·一二”事变发生后,鲁迅先生从广州来到上海。而胡愈之却因与郑振铎、周予同等联名写信给蔡元培等国民党元老,抗议残杀工人群众,被迫远走法国,与鲁迅先生断了联系。直到1931年,胡愈之因半工半读不能维持学业,由巴黎大学中途退学,经莫斯科回到上海,才又得与鲁迅先生在一些文化界聚会上见面交谈。这年下半年的一天,正是胡愈之发表了《我的中学生时代》征文以后不久,在一次聚餐会上,胡愈之遇见鲁迅先生时,笑着告诉他:“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其中谈到了绍兴府中学堂和学监先生及他的假辫子,恐怕对先生有些不恭,有些不大好呢!”
鲁迅先生笑道:“是你那篇写中学生生活的文章吧?发表在开明书店的《中学生》月刊上,对吧?你还说对我不大好呢,你的这篇文章,有小辫子给我抓住了,将来我拿出来,够你受的!我看,恐怕是对你不大好呢!”
鲁迅故作严重地向胡愈之摇着一根手指头,笑着吓唬胡愈之。他这是在同胡愈之开玩笑,鲁迅先生是很幽默风趣的,对青年更是有着深厚的爱心。他当时的笑容,向胡愈之摇动的手指头,还有他对胡愈之那篇小文章的关注,给胡愈之留下了难忘的印象。1931年8月下旬,胡愈之写的《莫斯科印象记》问世,又得到鲁迅的鼓励。鲁迅高兴地读完全书以后,还说:“这一年内,也遇到了两部不必用心戒备,居然看完了的书。一是胡愈之先生的《莫斯科印象记》,一就是《苏联闻见录》。”
因为那时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谣传、诅咒、怨恨无所不至,胡愈之这本小册子则如实地记录了他在莫斯科停留七天的亲见亲闻,不带任何政治偏见,因而受到普遍欢迎,也得到鲁迅先生的好评。鲁迅先生一贯支持和帮助文学青年,注意培养新生力量,对于青年人的点滴成绩,总是竭力加以鼓励的。1933年1月间的一天,鲁迅先生托周建人先生通知胡愈之去中央研究院分院开会,并叫胡愈之邀邹韬奋同去,胡愈之和邹韬奋一起去了。那天去了十几个人,有杨铨(杏佛)、蔡元培、宋庆龄、史沫特莱、伊罗生等先生。原来是成立“民权保障同盟”,总会设在上海,各地还有分会。这是第三国际下面的“济难会”,是声援救济各国被压迫的政治犯的,搞募捐、发表宣言等活动。由各国有名望的、特别是进步知识分子出面号召,是国际性组织。“民权保障同盟”实际是济难会的中国分会。这次开会成立了执行委员会,选出鲁迅先生等九人为执行委员,会长是宋庆龄、蔡元培先生。胡愈之也是执行委员之一。从这以后,胡愈之与鲁迅先生经常在一起开会。每次开会都由杨铨作报告,谈些有什么案子,抓了什么人,有的枪毙了,有的关起来了,受到严刑拷打等等。会议最后都是向国民党反动派抗议,发表宣言。这些宣言在国内不能发表,主要是靠史沫特莱、伊罗生及其他外国进步记者,用电报发到国外。当时西欧、美国的进步人士如肖伯纳、爱因斯坦、罗曼·罗兰等著名学者和文人,根据这些材料,签名发表抗议宣言,并直接打电报给国民党表示抗议,对国际舆论影响很大。国民党最怕外国人和国际舆论,对“民权保障同盟”恨之入骨。后来终于在1933年6月18日,就在上海法租界中央研究院分院门口刺杀了杨铨先生。当时还传说有五十六人的黑名单,蔡、宋两位会长的名字排在最前面,鲁迅、茅盾和胡愈之等许多执委及会员积极分子都在名单上,企图以此进行恐吓,并且放出风声,说要在杨先生出殡的那天动手。鲁迅先生自1927年到上海后,就曾为上海济难会(又称赤色济难会和互济会,是一个广泛的群众性组织,“民权保障同盟”是上层组织)捐过几次为数不小的款子,始终积极参加“民权保障同盟”的活动,认真履行执委的职责。杨先生遇难后,鲁迅先生照常在家里工作,也照常去内山书店看书买书。杨先生出殡那天,他镇静自若地去殡仪馆吊唁,连家里的钥匙也不带,以示他蔑视反动派的威胁恫吓,即使遭到不幸也义无反顾的决心。蔡、宋两位会长以及胡愈之等许多上了黑名单的人,也都怀着视死如归的决心参加了吊唁活动。
为鲁迅先生守灵
1936年的阴历年初,胡愈之回到上海后,在四川北路一家饭馆约鲁迅先生见面,把苏联邀请鲁迅先生去修养的消息告诉他,并把去莫斯科的交通情况也介绍了。鲁迅先生听后很诚恳地说:“我很感谢苏联朋友的好意,但是我不去。苏联朋友关心我,无非是为了使我得到较好的医疗和休养,另外也因为反动派想搞我,处境有危险,到苏联安全。但我的想法不一样,我已经五十多岁了,人呢,总是要死的,就是现在死了也不算短命。我的病也没有那么危险,我在上海住惯了,离开远行有困难。另外,我在这里还要斗争,还有工作,去苏联就完不成我的工作了。敌人想搞掉我,怕并不那么容易。他们对我没有别的办法,除非把我抓起来杀掉,但我看还不至于,因为我老了,杀掉我,对我损失不大,他们却损失不小,要负很大的责任,难免不激起公愤。而他们一天不杀我,我就可以拿笔杆子斗一天,让他们不痛快一天。我不怕他们,他们怕我。我离开上海去莫斯科,只会使他们高兴,我不愿意使他们高兴。请转告苏联友人,我非常感谢他们的盛情邀请,但我认为还是不去的好……”
胡愈之只和鲁迅先生谈了这么一次,胡愈之知道他坚决不去苏联养病以后,没有再找过他,就又回香港去了。万没想到这就是永诀。
1936年8月,胡愈之再次回到上海时,鲁迅先生已经生病了。但是他素来体质很差,时病时好,大家以为他这次生病,也会像前几次一样慢慢好起来,谁也想不到他就此一病不起。胡愈之当时搞地下工作,是“救国会”负责人之一,不宜公开露面。鲁迅先生住在越界筑路,处于法租界边沿,鱼龙混杂,“包打听”之流处处皆是。为了鲁迅的安全,尤其怕自己被盯梢而连累先生,胡愈之从未去过鲁迅的家,有事多通过周建人先生联系(周建人在商务印书馆工作,和胡愈之同事)。但胡愈之对鲁迅的情况总是设法了解的。及至10月19日清晨,胡愈之接到冯雪峰的电话,听到鲁迅先生逝世的消息,犹如晴空霹雳,电话筒都差点从他的手里掉下去。胡愈之甚至懊悔自己不该只找先生谈了一次话,而没有力劝他去苏联养病,要不,他现在或许还会在苏联某地疗养吧?但胡愈之没有时间哀痛,他马上通知沈钧儒先生和救国会。
鲁迅先生的葬礼,是由当时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主办的。当时正处于抗日救亡运动高潮,胡愈之等人通过鲁迅先生的葬礼,发动了一次民众的政治性示威。鲁迅先生的遗体安放在租界内的万国殡仪馆,供群众吊唁。灵柩是宋庆龄送的一具价值3000元的棺木。灵堂四周摆满了各界人士和民众送的挽联和花圈。吊唁期间,数万群众扶老携幼前往守灵吊唁,从早到晚络绎不绝,情景十分感人。三天吊唁过后,于10月22日下午二时起灵。租界内是不允许组织群众集会游行的。出殡那天,外国工部局派了马队在万国殡仪馆四周巡逻,那些耀武扬威的马兵,也不敢触怒那数千悲愤填膺、秩序井然的送葬群众,只好无可奈何地勒马徐行,前后左右地监视那四人一排的、六七千人组成的庄严肃穆的送葬行列。蔡元培、沈钧儒、宋庆龄等德高望重的人士,走在队列的最前面,并一直步行到万国公墓。追悼会就在公墓礼厅的石阶前举行。蔡元培、沈钧儒、宋庆龄、章乃器、内山完造、邹韬奋等人都在墓前讲了话,公开批评国民党迫害鲁迅,号召大家继承鲁迅精神,继承他未竟的事业,打倒帝国主义,消灭一切汉奸走狗,完成民族解放运动……最后由胡愈之致哀词,由章乃器、王造时等四人献“民族魂”大旗,覆盖在棺木上。“民族魂”三个大字是沈钧儒先生的手笔,用黑丝绒绣在白软缎上面。
鲁迅先生的葬仪团结了左、中、右各界人士和广大民众,体现了鲁迅先生不分派别,一致对外、联合抗日的精神。向国民党和甚嚣尘上的日本侵略强盗显示了团结抗日、一致救亡的威力。国民党当局因此对救国会又恨又怕,终于在事隔一个月后的11月22日深夜,在上海逮捕了救国会的“七君子”。
胡愈之平生参加过无数次葬仪,而最使他伤痛、留给他不可磨灭印象的是鲁迅先生的葬仪。后来他与人回忆,当时,他守立在先生的灵柩旁,从半开着的棺盖下,望着先生瘦削的熟睡般的面容,想到这个与黑暗奋斗了一生的战士,直到生命垂危的最后几天,才不得不放下那支如投枪匕首的笔,不禁潸然泪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