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初,文天祥被俘押往大都(今北京),到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日慷慨就义,文天祥在大都又度过了三年零两个月的时光。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无论元人怎样劝降,文天祥都不改初衷,抱定了慷慨赴死的决心。
那么,元人为何又让被俘的文天祥在大都待这么长的时间呢?也就是说为何这么长时间不杀他呢?个中原因是:元世祖忽必烈一是佩服文天祥的气节;二是爱慕文天祥的才能,说白了就是不忍杀。
然而,一件事情的出现倒逼着忽必烈在文天祥的生死问题上不得不来一个了断。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呢?史料显示,至元十九年(1282年)大约十一月份,中山府(今河北定州市)有位叫薛保住的人,在家乡聚了几千人,自称是大宋的幼主,要来大都解救文天祥。情报报到忽必烈那里后,忽必烈犯嘀咕了,于是,他决定亲自找文天祥谈一谈,也就是亲自劝降文天祥。
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八日,忽必烈召文天祥至殿中,对他说:“汝移所以事宋者事我,我当以汝为相。”意思就是说,你如果像为宋朝做事那样为我做事,我也让你当宰相。文天祥对曰:“我受宋恩为相,安肯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忽必烈听文天祥这样说,仍下不了决心杀他,正在犹豫之时,当时宰相麦述丁见状走过来劝忽必烈道:“文天祥既不愿附,不如答应他让他死好了。”麦述丁宰相的这句话才促使忽必烈下了决心:“乃诏有司杀于燕京之柴市。”(今北京柴市口)
行刑那天,宣使以金鼓迎文天祥出狱,文天祥欣然道:“吾事了矣!”从容将平时在狱中写的诗稿系于青带之间。“左右去其巾戴黄冠,荷械出,颜色扬扬不变。”文天祥即离监狱,“时燕市观者如堵。” 宣使对围观的燕京市民道:“文丞相南朝忠臣,忽必烈皇帝使为宰相不可,故随其愿,赐之一死,非他人比也。”从此话可以看出,行刑的刽子手们对文天祥也是敬佩有加的。宣使讲完又低声对文天祥说道:“丞相今有何言语,回奏尚可免死。”宣使的话表明,事到如此,忽必烈仍没忘记争取文天祥,仍对文天祥抱有一丝奢望。文天祥则回答道:“死则死尔,尚何言!”然后且行且歌,用自己的视死如归演绎了一出“慷慨燕歌市,从容做楚囚”的悲壮。
到柴市口刑场后,文天祥问左右何方是南方,左右指给他,他南向再拜道:“臣报国至此!” 然后索笔纸草就律诗二首:
其一曰
昔年单舸走维扬,万死逃生辅宋皇。
天地不容兴社稷,邦家无主失忠良。
神归嵩岳风雷变,气吐烟云草树荒。
南望九原何处是?尘沙黯淡路茫茫。
其二曰
衣冠七载混毡裘,憔悴形容似楚囚。
龙驭两宫崖岭月,貔貅万灶海门秋。
天荒地老英雄丧,国破家亡事业休。
惟有一灵忠烈气,碧空长共暮云愁。
诗写得慷慨悲壮,读后令人动容。
文天祥写完最后一字,掷笔于地,欣然引颈受刑,年47岁。“燕人见者闻者无不流涕。”史料记载,文天祥死之日,“京师大风扬风沙,昼晦,咫尺不可辨人,九城门昼闭。”
据《续资治通鉴》载,文天祥死后,其夫人欧阳氏亦死,死前曰:“我夫不负国,我安能负夫!”遂自刎而死。
文天祥有位同乡好友名张千载,“天祥贵显时,屡以官辟(征召和举荐),不就。”文天祥被俘,押往大都,路过天祥的家乡江西吉州,千载找到押解的元军首领,请求随文天祥北行,侍候文天祥,经同意后,张千载俨然一仆人,一路侍候文天祥。到大都后,文天祥被囚禁监狱,他就在监狱附近租了个房子住下,每天给文天祥做饭、洗衣,“凡三年,始终如一”。“且潜制一椟(匣子),准备天祥受刑时藏其首。”“后复访欧阳氏骸骨,袭以重囊,与先所函椟南归吉州,付其家葬之。”
文天祥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英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但他的这种爱国绝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只是忠于南宋皇室”,而是爱生他养他的祖国,而是爱祖国的人民。“楼台俯舟楫,城郭满干戈。故吏归心少,遗民出涕多。鸠居无鹊在,鱼网有鸿过。使遂睢阳志,安危今若何?”(《平江府》)“英雄未死心为碎,父老相逢鼻欲辛。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无锡》)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读出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抱负难以实现的无奈。他想做历史上的程婴、张巡、祖逖那样的人,但腐败无能的南宋王朝却使他无法实现,他是悲愤的、无奈的。
文天祥的爱国情怀,突出地表现在被囚禁燕京三年的时间里,三年之中,元人可以说使尽了招数劝文天祥投降,但均被他拒绝。最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出马劝降,并许以宰相高位,但仍不为文天祥所动。这是何等的大义凛然的情操,这是何等的光明俊美的人格。文天祥不以名位而易其操的高风亮节,就是放到现在,在许多人的眼中,恐怕也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古代的“君子标准”。这一“君子标准”在文天祥身上得到了最为美好的体现。我们学习这位先贤,首先要学习他如何做人。即无论在何种条件下都要守住自己做人的底线,做一个有态度的人,一位堂堂正正的人。
臧克家在《有的人》一文中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文天祥就是一位虽然死了,但却永远活着的人。
历史上的中国有多少悲壮,多少感动,多少梦想,多少光荣,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我们任何时候都要记住:我们是从历史上的中国发展而来的,历史是我们永远的滋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