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牧民家里,忽然想去看骆驼。乘坐房主儿子那出神入化的摩托车在沙漠上飞奔,感觉像是在参加沙漠赛车。摩托车似乎并不是在沙漠中行驶,只是在铺满沙尘的道路上飞奔,扬起的沙似乎只是马路上的尘土。这样的路况,如果是城市里的摩托车骑手,估计只能一次次熄火重启,然后让引擎不断轰鸣,却无法前行。沙漠之舟在沙漠里生活的年轻人心中不再是骆驼,而是摩托车,更奢侈一些的梦想是越野车。现代文明辐射到了最偏僻的地方,文明的冲击力和现代的影响力,如同互联网一样,无孔不入,速度非凡。
享受沙漠飞车很爽,没有感觉到害怕,因为即使被车甩下来,也会落在一片片柔软的沙子上,不会疼,也许还恰好可以发现一块特别美的玛瑙石,那有多神奇。这片草原大概有一万多亩,都属于这个牧民家,在这上面经常可以捡到漂亮的玛瑙石,他们都没有了捡它们的兴趣——不过是石头而已。我们这些山外来客都把它们当成玛瑙。
远远看见骆驼,我大声叫了起来,同时发现骆驼也抬起了头。“不要喊,它们听见声音就会走掉的。”被警告的我不再说话,下了摩托车,迅速掏出相机趴在沙漠上迫不及待地拍摄。骆驼已经开始走了,一步一步,没有丝毫慌乱,偶尔还吃几口草,向这个方向看看。几个骆驼顺次排成一字型,慢慢悠悠地向前踱去。有个小骆驼偶尔会去大骆驼旁边走,过一会又进入队形里。我追逐着它们,不断地调整镜头的焦距。直到它们的身影走进黯淡的光线中,我才不情愿地爬起来,感叹没看见白色的骆驼。
“明天早上可以带你去看白色骆驼。”“真的?”“是的,我家的骆驼也有白色的。” “那晚上怎么不回来?”“它们一直不回来,只有去找它们才回来——生小骆驼的时候。”
突然,我眼前仿佛银光闪闪,这么亮,不会是一群白骆驼吧?再仔细看,竟然是月亮,从来没见过这么明亮的月亮,在一览无余的天空上,只有一轮圆月,下面是起伏的沙漠造就的简洁线条,像传说。很多词汇在脑海里狂奔,清辉、婵娟、薛宝钗的脸、嫦娥奔月,神七,江湖样的杂乱。十六的月亮据说最圆,这轮月亮像用圆规画出来的一样,那么精准的圆,最主要是亮,在这一刻,我觉得在以往的生命里,我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月亮。即使这么夸张的比喻都无法表达内心的狂喜,就是想给每个人打电话问,问你见过月亮吗,特别圆特别亮的,不是你在城市的楼群中间看的那种,是我看的沙漠中的这种。我想如果苏轼看到这样的月亮,他只想喝酒,不会去写词了。
无法描绘心中的感受。只是内心对自己说,从此以后的生命里,如果有可能,我愿意每个八月十六都来这里看月亮。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对景色只有喜新厌旧的人而言,这个誓言能证明阿拉善的月亮的确迷人。可能是因为这里的天空没污染过,这里的月亮,有着超乎凡尘的美。
让男孩子和摩托车在月亮下摆各种造型,一张一张地拍下来。月亮很近,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摘到。
回到住的房间里,我让里面的人都出来看月亮。他们说月亮一直都是这个样子。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怎么那么沉不住气,难道没见过月亮吗?
的确,没见过这么干净明亮的月亮。没有污染的世界,真好,连月亮都这么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