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史记载,自汉代起,作为一种制度,帝王死后就不再用活人殉葬,代之以木俑、陶俑殉葬。然而,历史的车轮行进到明代,这一趋势却发生了逆转,讨过饭当过和尚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唯恐生前没把福享够,希冀“阴间”或“来世”再去享受一番,于是乎,又搞起了人殉。
据《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死,死前,就留下遗嘱:让嫔妃殉葬。皇帝老子既然有了圣旨,一场劫难就在所难免。于是乎,四十多位没有缚鸡之力的后宫佳丽刹那间即成了冤魂,也跟着朱元璋一起被埋进了坟墓。
在这四十余位女子中,不少还为朱元璋生过子女,一些人的名字至今仍可以查得到。比如,有昭敬充妃胡氏,有成穆贵妃孙氏等。对于这些被殉葬的嫔妃,狡猾的明朝廷首先从精神上对她们进行麻痹,说什么“陪葬明孝陵,给每个人在孝陵的前殿都设了‘神龛’,必须让后人祭祀”。如此等等。
朝廷把活人弄死,最常见的是两种办法:一种是吊死。殉葬时,由侍臣、太监将她们召集到一起,吃一顿宴席。宴罢,把她们引到一殿堂。殿堂内事先放好一个个的小床,殿的梁上系着绳套。嫔妃们自知死期已到,哭爹喊娘,情景惨不忍睹。这些美丽的嫔妃有的颤颤巍巍地登上木床,有的胆小吓得瘫坐在地上,太监们只得把她们抱到床上,把人扶起来,把她们的头硬放进绳套,然后迅速搬走木床。这些可怜的嫔妃一会儿就没了声息。
第二种是往她们的血管中打水银。水银打入约一分钟左右,人就会中毒死亡。被水银致死的人,外人看起来和活人差不多,好像人睡着了一样。
明太祖朱元璋死时陪葬了四十多位妙龄女子,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死时亦不甘落后,又陪葬了三十多位。须知,明成祖朱棣实行残忍的人殉时,欧洲以人为本的文艺复兴运动已经开始(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14世纪中叶),现代文明的曙光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病死,根据遗嘱,明朝廷即为他选后宫美丽女子殉葬。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被选中的后宫嫔妃中竟有一位朝鲜女子,即丽妃韩氏。为中国的皇帝殡葬怎么会有朝鲜女子呢?原因是,历史上的朝鲜长期都是中国的藩属国,因此,从元代起,政府就派人到朝鲜选妃,以进献给皇帝。这个习惯后来亦被明王朝延续,明王朝也定期派官员到朝鲜去选妃,韩丽妃就是因为貌美被选入宫的。大约在永乐十五年的八月,被选入宫的朝鲜女子中还发生了一件事,一位和韩丽妃同时被选入宫的黄姓朝鲜女子被查出非处女,于是把黄氏抓起来审问,黄氏招供。
明成祖朱棣知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认为这是朝鲜对他的不尊重,于是欲迁怒于朝鲜王。韩丽妃也许是出于受托,也许是出于同命相怜,就向明成祖求情,英雄好色的朱棣看到朝鲜美人这种可怜兮兮的样子,于是就放过了朝鲜王,没有对他进行处罚,而且对那位黄氏女子也没有进行追究。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后宫爆发了“吕鱼之案”,这一案子是朝鲜籍的嫔妃、宫人间相互争斗的案子,其中有几位朝鲜女子在争斗中死亡,韩丽妃尽管在此案中保住了性命,但亦被牵连,被打进了冷宫。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永乐帝病死后选后妃陪葬,韩丽妃第一位当选。据《李朝实录》记载,韩氏死前,曾向明仁宗高炽求情,说家中有一年迈的老母需要照顾,请发善恩不要让她死,明仁宗没答应,韩丽妃只有引颈受死。死之前,她呼喊着:“娘,吾去!吾去!”话没说完,太监就把她脚下的小木床搬走了。
明朝的殉葬一直延续到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这年的正月,明英宗朱祁镇病死,临死前留下遗嘱,曰:“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自明英宗后,朱明王朝用活人殉葬方得以废除。
古语云:“自古红颜多薄命。”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帝王生前把女性当玩物,死后仍想着把女性当玩物,甚至不惜杀人以殉,这是何等的悲惨之举,还有比这种制度再黑暗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