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近日,河北省鸡泽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党建“责任田”、帮扶贫困村、“人大代表之家(站)”与村两委干部座谈,走访群众,了解到近年来在大力发展美丽乡村、精准扶贫的背景下,鸡泽县乡村变化显著,老百姓生活水平明显提升。但受大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短板”因素的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亟需突破“瓶颈”,释放活力。
一、基本现状
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集体份额少,资产资源薄弱。村级现有资产主要是固定资产(村两室等)积累,大部分资产是非经营性资产;土地资源匮乏,大部分村没有集体土地、企业等。二是民富村穷,靠财政兜底。近几年村民通过外出务工、个体经营等方式收入翻了几番,但村级收入来源主要是上级拨付的村级经费,用于村级办公和村级公共管理。有的村依靠市县帮扶单位的资助,实现“绿化、亮化和硬化”。三是主动性差,做大做强的底气不足。受传统观念影响,村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创新创业主动性不强,村民认为发展集体经济是村两委班子的责任等综合因素,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前,各村均实现的经营收入,大部分来源为组织部红色股份计划(即党建经费入股分红),收入额较小,其他收入来源为村集体土地发包,收入也较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1.缺少长远规划。受传统发展思想的影响,全县大部分村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因地制宜编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和合理布局,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科学有引领的发展。
2.资产资源制约。在落实家庭承包责任制过程中,鸡泽县绝大多数村只强调“分”的一面,而忽视了“统”的作用,大部分没有保留集体经营的土地,并把一些适宜集体统一经营的项目也平均分包到户,发展缺乏资金、土地要素支撑。
3.“双创双服”意识不够。村两委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单薄,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愿不强,“创新、创业,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干事担当精神不足,部分村干部仍存在着重家庭轻集体经营的现象。部分村干部认为村级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缺资源、无资金,无路可走,信心不足。
4.经营管理不规范。多数村集体经济来源渠道单一,对上级政策补助和帮扶单位支持的依赖性较为突出。在“造血”与“输血”上往往选择后者,利用各种社会关系,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救了一时之急却难解长远之难。
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里路灯、绿化等刚性支出费用高,争取社会资金发展集体经济困难等问题也制约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建议和对策
1.编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先行”。要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真正纳入县、乡(镇)重要议事日程,依据相关政策和产业发展布局,因地制宜,制定村有产业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并从项目支持、资金支持、人才支撑等多方面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2.凝聚合力“破冰”促发展。一是建立领导干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帮扶责任制,充分发挥领导联系、部门结对帮扶制度的功能,强化管理部门职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指导服务。二是从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三是加强农村干部的市场经济和科学文化知识培训学习,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水平,增强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心。
3.强化工作责任。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党建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村干部经济待遇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挂钩,建立绩酬相符的激励机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
4.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方式。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红色股份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发展成果惠及于民。一方面要制定办法,盘活现有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对集体原有的厂房、设备等资产及土地资源,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等形式交付农民开发利用,以此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另一方面,结合“双创双服”工作,严控集体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则,避免各种非生产性开支,切实管好用好集体资金。
5.注重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一是提高土地效益。村两委采取“支部+龙头企业+基地”等形式,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服务,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效益率。二是善于借势发展。充分发挥鸡泽毛遂故里、国家园林县城、辣椒之乡的生态资源好的优势,打造精品特色小镇,发展采摘园、农家乐等项目,增加集体收入。三是大力发展产业项目。依托装备制造、纺织、辣椒及食品加工、商贸物流“四大产业”和经济作物葡萄、蔬菜等优势,整合各类政策、项目资金和村民入股资金,积极发展集体产业项目,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实现以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