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8年第6期(总第270期)->随笔杂谈->不使用刀枪的战争
不使用刀枪的战争
 

  长城这一系统性的防御体系,迟滞了游牧铁骑的进攻步伐,使其不得不选择朝贡、和亲、贸易等非战争手段。为了长城内外的和平,在两千余年的时光里,有多少征夫参与了长城的修筑,又有多少士卒戍守边关,他们是长城线上当之无愧的和平守护神。

  人们尤其不应忘记两个女人——王昭君和三娘子,她们是长城内外的和平天使。

  王昭君,一个普通的民间女子,因皇帝选妃进入后宫,过着笼中鸟的生活,她本应像千千万万的后宫女子一样,在高墙深院中过完平淡无奇的一生,湮没在历史的荒烟中。然而,汉与匈奴的一次和亲,成就了昭君出塞的千古佳话。

  公元前33年,汉元帝以5名宫女赐与呼韩邪单于。远嫁大漠异族,人人视此为畏途,唯独王昭君自告奋勇,愿意前往。她本有落雁之美,临行前,又刻意梳妆打扮一番,惊为天人,一边是呼韩邪单于乐得合不拢嘴,另一边是汉元帝悔青了肠子,不知自己的后宫竟藏有如此丽人。其时,后宫佳丽太多,汉元帝只能让画师绘图挑选,以决定谁来侍寝,结果宫女争宠,向画师行贿,唯独昭君不吃这一套,与元帝不曾相见。等元帝见到昭君,已是佳人出塞时,追悔莫及,把画师弃市,以泄心头之恨。

  汉与匈奴和亲的历史要追溯到西汉立国之初。公元前200年,长城外的匈奴给刚刚建立的汉朝一个下马威,把汉高祖刘邦围困在平城白登山七昼夜。匈奴首领冒顿单于趁汉朝未立稳之机,发兵越过长城,直扑马邑(今山西朔州)。驻守马邑的韩王信望风而降,太原告危,刘邦只好亲率大军迎战,两军在长城一线对峙。汉军取得几场胜利后,刘邦不顾前哨探军刘敬的劝阻,贸然进军,结果中了匈奴的诱兵之计,追至白登陷入重围,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后来,陈平献计,贿赂冒顿单于的妻子,才得以脱险。

  白登之围让刘邦认识到靠战争无法解决与匈奴的争端,他逃出包围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问计刘敬。刘敬献策,若皇帝能把公主嫁给冒顿,送上厚礼,使其立公主为阏氏(单于皇后),将来生子就是匈奴的太子——汉的皇外孙,可不战而变匈奴为臣。刘邦采用此建议,开创了汉与匈奴的和亲史,长城线上露出了和平的曙光。和亲这一创举,弥补了长城防御力的不足,意义非同凡响,不只消弭了战争,带来了和平,还让汉文化远播域外,也促进了民族融合。有诗为证:“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像王昭君一样远嫁胡地,化身和平使者的弱女子还有很多,她们的出嫁换来了长城一线的安稳,后人永记其功。如今,在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的昭君墓顶上,立有“大德”碑,是对其历史功绩的肯定。

  另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和平天使来自长城之外,明代蒙古部落首领三娘子。1570年,隆庆开关后的第三年,明朝结束了与蒙古长达两百余年的军事对峙,鞑靼首领俺答汗归顺明朝,封贡互市。当时的户部尚书、文学家穆文熙考察了大境门外的茶马互市后,赋诗赞道:“少小胡姬学汉装,满身貂锦压明珰。金鞭骄踏桃花马,共逐单于入市场。”大境门,万里长城上的一处隘口,和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并重,却不称“关”。同“关”相比,“门”少了咄咄逼人的气势,更平和、中庸。出门可战,关门可守,开门还可以心平气和地做生意。诗中的“单于”就是俺答汗,“小胡姬”就是为汉蒙化干戈为玉帛作出贡献的三娘子。

  三娘子出身蒙古贵族,自小聪慧过人,知书达礼,善于歌舞骑射。20岁时嫁给已有两任妻子的俺答汗,因排行第三,遂称“三娘子”。俺答汗归顺之前,与明朝打了几十年,双方损兵折将,战争所到之处生灵涂炭。面对双方剑拔弩张、极度紧张的关系,三娘子力排众议,积极策动丈夫与明朝修好,终于,和平的曙光降临,双方通关互市。明朝廷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

  此后,为了改变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风俗,在塞外原有小城堡的基础上,建造了一座名叫“库库和屯”的城市,意为青色之城,也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因为三娘子和俺答汗的归顺,明朝廷赐其名为“归化城”,而草原上的人们为纪念三娘子,习惯称之为“三娘子城”。俺答汗死后,三娘子掌管鞑靼部的军政大权,她积极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被明朝三封“忠顺夫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宣府镇长城一带有两个蒙古部落背弃与明朝的和平之约,犯边入寇,再度引起战火。三娘子闻讯后,立即派兵前往征讨,很快擒获那两名部落首领,恢复了边塞的安宁。三娘子掌权40年,长城内外出现了难得的和平景象,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栏目责编: 白玲岩
投稿邮箱: bly@hbr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