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8年第9期(总第273期)->调研之窗->推进生态、人文、智慧新型城市建设
推进生态、人文、智慧新型城市建设
 
◎李铁

  承德市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西南与南分别挨着北京与天津,背靠蒙辽,在河北省内又与秦皇岛、唐山两个沿海城市以及张家口市相邻。承德市市域面积39375平方公里,境内有京承、锦承、京通、承隆四条铁路线,正线延展里程632公里,共有国家干线公路5条,公路通车里程5358公里,户籍总人口370万人。承德境内资源丰富,自然风景、名胜古迹闻名遐迩。2012年,承德被评为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

  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建设生态城市

  承德地处京津唐三市与内蒙古浑善达克和科尔沁两大沙地之间,是首都生态圈的最后屏障,担负着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江河、清洁大气的生态安全功能。为此,承德市率先在河北省提出“生态立市”战略,主动发挥生态环境的优势,不断探索利用生态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自2006年开展生态市建设以来,已完成了总投资15.3亿元的生态产业、清洁生产等98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通过实践,承德市逐渐确立了“规划引领+创建支撑”的特色生态建设模式。承德市先后委托国内顶尖规划机构编制了《承德生态市建设规划》《承德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根据区域承担的生态功能,将辖区划分为2个生态区、6个生态亚区和27个生态功能区,明确了生态功能区的位置和范围、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服务功能、生态建设方向和保护措施等。并依靠环保创建这一载体,把生态建设变成全市的统一行动进行落实,先后开展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市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创建工作。在创建中形成了市委市政府牵头、人大督导、全市齐动的推动模式。

  近年来,承德市依托首都周围绿化、“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初步建成了滦河、潮河上游水源涵养林、沿边沿坝防风固沙林、低山丘陵水保经济林、川地河岸防护林、窗口地带绿化美化风景林等五大防护林。十年来,承德市森林覆盖率以每年超过1.4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09年达到54.8%,超过河北省平均数30个百分点,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占河北省总量的近一半,成为华北最绿之地,被首都人民誉为“挡沙墙、制氧机、过滤器”。

  在建设“绿色宝库”过程中,承德市坚持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先后实施了5个百万亩、5个十万亩林果优势产品基地建设工程,启动了花果山村、果品增收示范村“双三百”工程,建设优质果品、山杏、蚕桑、沙棘、杨树速生丰产林、刺槐原料林六大林果产业基地,使全市1.7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并实现了全市人均拥有9亩林地、1亩果树的资产。

  同时,承德市还充分开发“绿色能源”。承德市利用得天独厚的风力资源,重点抓好双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加快开发水能资源,重点建设双峰寺水库工程和丰宁抽水蓄能电站,继续实施小水电工程,小水电年发电量计划达到2000万度;加快核电建设,打造河北首家核电基地。全部建成后,承德将成为京北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绿色宝库”的建设,既发展了绿色经济,也彰显了绿色魅力。依托森林、果树资源,承德市不失时机地鼓励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目前已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6处,经营面积252万亩,开发景点485处,形成了环京津森林生态旅游、采摘观光、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今年预计接待中外游客150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120亿元以上。

  明确城市定位,建设人文城市

  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承德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惯性思维,立足城市发展的后发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全新定位和发展目标,并以此为总抓手,着力发展旅游产业,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承德旅游业之所以如此强劲发展得益于以下四项措施。

  一是产业进退有序。承德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有资源优势,承德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不但有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域性自然景观,而且生态良好,有着“华北之肺”的美誉;二是有市场基础,承德临京近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休闲旅游的需求逐渐增加;三是有发展前景,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发展休闲旅游,不但污染小,还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这对保证京津水源供应和维护首都周围生态环境意义重大。为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优势,承德市制定了《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实施意见》,把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提升到了经济发展的首要地位,坚持用生态领先的标准来重新衡量和规划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确定了以休闲旅游产业为统领的钒钛钢铁、现代农业、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和新型材料等6大主导产业体系。近年来,承德市共关停、取缔小钢铁、小水泥等排放不达标企业1000多家,拆除燃煤锅炉500多台。

  二是城建取舍有章。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必须有严格的城建标准,尤其是要做好城市功能划分。承德参照国内外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通用做法,吸收专家和社会各界意见,制定出了包括经济发展、旅游人数、基础设施等10大类52项指标的《承德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基本标准体系》。承德市委、市政府首先带头,把办公地从避暑山庄世界遗产保护区迁出。全市76家市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周围的5个村庄、4个社区的4.1万常住人口,也都迁出了旅游区。承德,这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城市露出了“金边银角”。

  与此同时,承德市按照“五区三带”城市格局,实施总投资366亿元的城建项目,打造“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重点旅游项目,着重保护历史文化,开发新文化,将文化与参与性娱乐项目结合起来,打造休闲旅游精品。按照“城市即景”的思路,保护和恢复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改建、扩建、新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茶馆、古玩店、手工作坊,鼓励发展一批演艺、茶艺等休闲文化产品。通过科学开发,城市规划用地面积由84平方公里扩展到12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控制区域面积达到1250平方公里,宜居、宜游、宜业的城市风貌得以充分展现。

  在强力推进休闲旅游项目建设中,承德市把避暑山庄、外八庙、金山岭长城等宝贵的旅游资源,用现代的、休闲的配套项目包装起来,把承德良好的山水、冰雪、草原、温泉等生态资源与现代健康产业、高端休闲项目融合起来,围绕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坝上森林草原和金山岭长城等3大板块,重点培育了双桥、双滦旅游度假区,围场、丰宁森林草原休闲度假区,隆化温泉休闲度假区和滦平长城文化休闲旅游观光区等9大特色休闲旅游区。

  三是人文生态并重。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承德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4.8%,并已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6处,开发景点380多处。承德市规划建设了佟山、罗汉山等43处城市山体文化主题公园;在武烈河、滦河城区段上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橡胶坝群,形成了480万平方米的水景观带;坚持把造林绿化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大力推广林果、林苗、林药、林草等间作和林畜养殖等生态经济性造林模式,大力种植生态林,市区域森林涵养水源能力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18.5倍,沙化面积比上世纪80年代减少了34.8%,2010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在强力推进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中,承德市围绕历史文化游、民俗风情游、生态观光游、体育养生游、乡村体验游、演艺休闲游等九大特色休闲旅游区建设,集中力量打造推动城市发展的“发动机”。通过休闲旅游产品的打造,承德形成了民俗游、生态游、乡村游、演艺游等多种品牌共同支持的立体休闲旅游体系,游客在承德的停留时间增加了一倍以上。

  四是软硬环境互动。入境游客是助推城市国际化的“催化剂”。一个城市入境旅游发育程度的高低,既是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水平的标志,也是城市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的标志,还是检验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核心标尺。承德市从强壮城市“筋骨”、提升城市“内力”入手,进一步整合财力物力,让城市软硬环境互动起来,为游客提供最优的休闲旅游服务。

  在“强筋骨”中,为了做强城市交通环境,承德按照“一环八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强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承朝、承唐、承赤、承张等多条高速公路全面建成通车,京沈高铁客运专线加快建设、承德旅游支线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外,承德还对全市路网实施了“四纵五横”的城市道路建设。为了做优城市服务设施,承德市陆续投资实施宾馆、温泉、滑雪、狩猎、山地体育运动和休闲度假服务设施等63个项目。

  在提升软环境中,承德市一方面整合旅游管理机构,打破旅游景区分头管理的局面,进一步整合管理力量,组建了旅游管理委员会,统筹管理全市旅游规划、资源开发、市场营销与行业管理,从切实解决重大核心问题入手,做好规划,做精产品、做优线路、做响品牌、做强龙头,向国际旅游城市迈进;另一方面提升服务人员素质,在全市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中广泛开展“百万人大培训”活动,目前,已完成基本素质培训26万人次,其中有9万旅游从业人员。

  青山春色浓,游客入画来。通过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承德已成为中国具有较高声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特别是避暑山庄、外八庙、金山岭长城等景点在国际市场上已有较强竞争力。据统计,2017年国庆假期,承德市接待游客416.3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4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和45%。

  抓住发展机遇,建设智慧城市

  承德市紧紧抓住列入省“智慧城市试点市”的机遇,全力推进《智慧承德总体规划》的实施,部分项目开始启动。

  《智慧承德总体规划》共涉及六大工程27个项目。计划先行启动信息资源中心、智慧交通、智慧旅游、城市一卡通和数字信息亭等5个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数字信息亭”项目已经启动,第一批52个亭体摆放位置已经确定,32个亭体已经向市区投放。“城市一卡通”项目一期已完成系统升级更新、制卡、发卡等前期准备工作。该项目将逐步按照先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事业领域,后小额支付领域、旅游娱乐等领域逐步落实推进。同时,承德市将积极筹备参与环渤海地区跨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实现省内各城市及周边北京、天津等城市一卡通异地刷卡支付。

  承德市双滦区将加快推进“无线局域网”建设工作纳入该区“十三五”规划之中,并作为全区信息化工作一号工程全力推进,倾力打造智慧城市。“无线局域网”建设共分两期施工建设,一期工程投资2000万元,通过搭建无线部署区、无线中心区、网管平台、智慧便民服务平台、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可视化系统将双滦区27平方公里主城区的干路、广场、公园、景区等所有公共区域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目前,该区6大重点区域,10条主干线(50.47公里)中的3个区域已安装完毕,并交付使用,其他区域正在抓紧施工。同时,为促进乡村旅游、加快物联网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双滦区还将启动普惠城乡、全域覆盖的二期工程,工程投资8800万元,建成后可实现全区63个行政村及主干路、景区、企事业单位的全区全覆盖,现已完成方案论证,正在组织招投标,预计年底前可全面完成。通过“无线局域网”一期的优化和二期建设,双滦区将逐步实现宏观经济库、空间地理库、视频资源库、信用库等融合共享,实现集成、集中、集约的三集统领数据管理体系,最终实现智慧双滦建设。(作者单位:河北省隆化县八达营乡人大)

栏目责编: 胡丽敏
投稿邮箱: hlm@hbr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