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大过天,杂事请靠边:
猪肉粉条,劝降国民党两个师
记得一位国民党老兵张学才讲述的一则因吃饭而投诚的故事。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进入最后阶段。
12月2日下午,家住安徽省萧县杭子村,时年19岁的我正在村后拾柴火,被两个离队到村上抢东西的国民党兵抓住,不由分说,两个大兵把子弹袋子都套在了我的肩上,逼迫我为他们做事。此时,华东野战军已把杜聿明集团三个兵团铁桶似地围在了以青龙集、陈官庄、李石林为中心的狭小区域内。
杜聿明集团从徐州逃跑时,规定每人带7天干粮,却在陈官庄地区被华东野战军围困了近40天,断粮断炊,于是便抢老百姓的小麦、杂豆、山芋。到后来,把拖大炮的骡马都杀掉煮了吃。最后,只得到田野里挖麦苗、毛草根,扒冻坏的红薯,捡拾干红芋叶充饥。
俗话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由于国民党不得民心,似乎老天爷也不待见国民党军队,老天也和他们作对。1948年12月中下旬以后,北风刺骨,大雪飞舞,天气出奇地寒冷。蒋介石虽然每天派飞机空投食品,但对于几十万大军来说却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为了抢食空投的大米、馒头、饼干,国民党军打架,甚至动刀动枪自相残杀的事也不断发生。抓我的那个连队只发了14个馒头,连长、排长层层克扣,到了当兵的手中,每人只有大拇指那么一丁点儿。
由于缺乏吃的,又大多在旷野里露营,许多士兵都冻饿而死。他们脸色发黑,身躯僵硬,也无人过问,其状惨不忍睹。解放军在加强军事进攻的同时,从12月中旬起也配合以政治攻势,采用喊话、劝降、释放俘虏、宣传单、宣传牌等方式瓦解敌人斗志。许多劝降书、劝降信,解放军采取多种形式散发到敌军阵地。
我在青龙集东南庙台子国民党军队的工事里,经常能听到东南方向解放军阵地上用手摇发电机带的大喇叭播出的劝降广播:有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联合向包围圈内的敌全体官兵发出的劝降信,有毛泽东主席写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奉劝杜聿明、邱清泉等“体恤部下和家属的心情,爱惜他们的生命,别再叫他们作无谓的牺牲了”。
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阵地相距较近的,解放军就用自制的铁皮、纸筒广播,向敌方阵地喊话:“蒋军弟兄们,解放军已经把你们包围得像铁桶一样,你们再也逃不脱了。”“希望你们再不要替蒋介石卖命了,立即停止抵抗,放下武器。”“愿意当解放军的,我们欢迎投诚,想回家的,发给路费……”
解放军开饭的时候,便敲着瓷碗和搪瓷盆向敌军阵地上高喊:“蒋军弟兄们,开饭了,这儿有做好的猪肉粉条,雪白的馒头,欢迎你们来吃饭。”解放军的炊事人员少,忙不过来,就发动后方的民众帮助蒸馍、做菜。
我的家乡杭子、胡楼、张老庄等村庄几乎家家户户磨面、蒸馍、做饭,民兵、民工肩担车推,顶风冒雪,不怕敌机轰炸,不怕敌人冷炮的袭击,将饭菜送到十多里外的解放军阵地。他们只知道这些饭菜是送给亲人子弟兵的,让他们吃饱了好消灭敌人,哪里晓得解放军还会派上更大的用场。看着香喷喷的饭菜,解放军官兵宁愿自己少吃一点,也想方设法通过战壕、交通沟把饭菜送到离敌人几十米的前沿阵地,放到战壕上面的土坎上。
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饿极了的蒋军士兵不顾生命危险前来抢食饭菜,有的甚至一鼓作气跑到解放军阵地,加入到解放军的行列。残酷厮杀的沙场,解放军竟给敌方送望眼欲穿的食物,这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解放军送过去的是饭菜,更是真情和温暖,融化了国民党军官兵敌对情绪的坚冰,也使他们下定了不愿再打内战的决心。
一次,解放军吃午饭时向国民党军阵地喊话:“对面的弟兄们过来吃午饭了。”姓刘的老兵带着三四个士兵不顾命地向对面跑去,一国民党军官端起枪就要打,旁边的几个士兵一齐求情:“长官,您就叫他们逃个活命吧!”军官方才住手。
解放军兵不血刃,采取攻心战术,为国民党军送饭的做法既削弱了敌人的抵抗力量,又减少了我军的伤亡,瓦解了国民党军的斗志。他们纷纷弃暗投明,有的部队甚至成班、成排、成连地向解放军投诚。我也在不愿为蒋家王朝卖命的机枪班班长耿全忠、上等兵张万香的带领下摸出工事逃回了家乡。
从1948年12月16日到翌年1月5日的20天中,就有14000余人向解放军投诚,约等于敌军两个师的兵力,在数量上削弱了敌军,为解放军尔后全歼当面之敌创造了条件。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大过天,杂事请靠边。吃饭问题反映了人心向背。在解放战争后期,穷途末路的国民党腐败无能,当官的克扣军饷,士兵连饭都吃不饱,军官对属下士兵的吃饭问题不闻不问,败军之将在阵地指挥所仍然花天酒地,士兵对国民党怎不深恶痛绝!相反,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部队里不仅做到官兵一致,同吃、同穿、同住,而且凡是战斗将领们无不身先士卒,义无反顾,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常常把细米白面留给伤病员……同仇敌忾,所向披靡,怎能不节节胜利呢!
郏县全县三年不见羊和驴: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
看过河南省郏县县志,有这么一段话: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曾为郏县县委题词“站在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这其中也隐藏着一段艰苦的岁月。
当时西北战场非常艰苦,但是郏县是必须要打下来的,因为这是胡宗南深入解放区的一根“钉子”。
毛泽东亲自为西北野战军筹粮,找到郏县当时的县长说:“我准备打三天仗,将郏县拿下来,但是你要给我想办法筹来三天的粮食。”于是,县长把老百姓的口粮和所有坚壁清野找到的粮食拿出来,供军队吃了一天;第二天,又把田里的所有青苗都割了,又供军队维持了一天;最后一天,把村里的羊和驴都杀了,又维持了一天。老百姓相信共产党,把粮食和牲口都给部队吃了,自己只能吃“观音土”,却毫无怨言。最后一天,郏县被打下来了。
直到现在,郏县县志还有这样一句话:“此役之后,郏县全县三年不见羊和驴。”
陈毅曾感慨万端,说:解放战争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
在解放战争中,共产党为老百姓做得最具体的一件事就是解决了土地问题,这一举措使得大量普通百姓、穷苦农民信任共产党,愿意跟党走。
解放战争中,我们不需要后勤部,后勤部就是老百姓;我们没有野战医院,野战医院就是大娘的炕头。
在国民党统治末期,他们彻底失去民心,被老百姓抛弃了。当时,国民党的行军日志上永远有一句话“不得进村宿营”,这和共产党刚好相反。共产党的部队离村还有好几里地,孩子们就来迎接了,油灯就点上,大娘将热水烧好,百姓的炕头就是营房,很安全。
淮海战役时,常常是被围住的国民党集团军那边,到了晚上一片漆黑,什么灯光也没有,而包围圈外围全是火把。那是周边的数个省,江苏、河南、山东,约590万老百姓推着小车、担着担子从小路走,连夜支前。如果从飞机上看,那是什么样的壮观情形?世界上没有一支军队可以享受那么强大的后勤支援。
著名党史专家胡绳曾采访一些老人家。其中一位老人告诉胡绳教授,他当时参加支前大军,推着小车,车上装着两发炮弹,从山东推到淮海战场,推了三四百里,半路上天一下雨,怕炮弹受潮打不响,他就把衣服脱下来盖在炮弹上。运到淮海战场后,组织上给他发钱,让他赶紧回家,但他并不急着回去,一定要在旁边看着炮弹打出去了才放心。
而国民党军那边呢,士兵中有一句顺口溜: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