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8年第9期(总第273期)->红叶->龙江书院
龙江书院
 
◎骆晓云

  龙江书院坐落在井冈山市龙市镇城郊,背依五虎岭,面临龙江河,外观飞檐翘角,古雅大气;里面屋宇参差,天井错落,回廊相连。往门口一站,一种喧嚣暂离而圣地在即的庄严肃穆之感便油然而生。往上看,大门之上——“龙江书院”四个雄浑遒劲的字高悬,散发着无尽的文化气息。

  龙江书院虽然不如岳麓书院、白鹿书院等大牌书院那么气派,但一想到,在一百七十多年前,在那么一个闭塞落后的山区,茶陵、炎陵和原宁冈县的客籍绅民就有捐资兴建如此标准书院的胸怀和见识,便不由得让人感叹不已。

  历史不希望龙江书院如它面前的龙江河一样无声无息,默默流淌。1927年,一个独具慧眼的伟人从偏僻的韶山走出,带着队伍,走向更偏僻的井冈山。部队纪律严明,精神抖擞,满怀豪情。为培养军事干部,毛泽东就在龙江书院创办了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亲自上课指导。新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的前身,就这样悄然诞生;第二年,著名的井冈山会师又在这里举行,毛朱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预示着革命的力量更加坚强,革命的洪流更为浩大……

  每年,都有几批军容整齐,英姿飒爽的军校学员来这里参观学习。当地的百姓最爱他们的到来,在他们身上可以依稀感受到当年红军的风采。当地的百姓更知道龙江书院承载的历史意义,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明道堂,就是当年教导队的教室。宽敞的大堂里,依当年的样式摆放着黑板、讲台和课桌,仿佛是凝固了的历史。我情不自禁地坐下,看着黑板,恍惚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挥动着手,用通俗易懂而又生动幽默的语言讲解着战略战术。教导队办了几期,总计有150名学员。经过培训的他们,应该成了红军的精英,但左侧的墙壁上,只贴着一张二三十人的干部学员名单。这里的名字有的如雷贯耳,有的闻所未闻。还有那些没有写到名单上的人,他们也许成为了将军,在新中国波澜壮阔的战争史上留下了丰功伟绩,也有的英年早逝,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

  再往里走,就是朱德、陈毅、何长工当年的住房,里面只有一床一桌一椅而已,是那么的简陋和朴素。从这里轻轻走上楼梯,就到了文星阁。楼中间摆放着几张课桌拼成的长方形大桌,桌上的小木牌写着毛泽东、朱德会师时会谈人员坐的位置。在这次会议上,他们筹划着红军的未来。二楼是敞开式结构,无遮无挡。在这里,可以放眼四望,看到龙市的全景。我相信,毛泽东、朱德的目光一定掠过了龙市,掠过了井冈山,看到了更远的中国。阁楼的天顶上雕刻着一条脚踩祥云的龙,这寄托人们对学子能够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的美好祝福。由此我想,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哪个不是人杰?如果要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对他们而言不是难事。可这些热血男儿壮怀激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为了探求真理,救国救民,他们甘愿历经千难万险。八十多年前,可以想像井冈山的斗争是何等的艰苦卓绝,红军将士是何等的坚毅顽强。“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草,也当粮……”歌谣唱出当时的生活状况;朱德的扁担上分明刻写着官兵平等,患难与共,怀抱理想,乐观向上的精神。这里是新中国之根,是新社会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慢慢走出龙江书院,就像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栏目责编: 陆京慧
投稿邮箱: ljh@hbr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