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8年第10期(总第274期)->调研之窗->让非遗保护凝聚成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内核
让非遗保护凝聚成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内核
——河北省廊坊市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保护传承创新方式调研
 
◎黄晓东

  城镇化建设使农民从平房住到了楼房,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生态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产生和滋养传统非遗文化的土壤正在日渐式微甚至消亡。如何留住乡愁,使文化成为共同的情感寄托?河北省廊坊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近年来,廊坊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力实施“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打造“京津冀文化体验名城”两大战略目标,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多措并举,实施保护创新,有力推动了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截至目前,廊坊市已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2处,即燕南长城文安大城段、京杭大运河北运河香河段,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2项、省级非遗项目99项,入选国家级项目总数居全省第二位。命名廊坊市非遗项目234项,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名、省级31名、市级101名。

  在城镇化进程中,廊坊市主动适应和引领非遗保护利用新常态,注重乡村文化生态发展顶层设计,研究制定“非遗小镇”建设标准,避免出现千篇一律、千村一面,避免失去本地乡村的特色,探索出“生态、文化、旅游、扶贫、产业”五位一体的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之路。

  一、非遗保护传承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近两年来,廊坊市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要求,围绕“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依据部分乡村本身的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和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积极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取得了一定成绩。

  例如,为保护传承固安县屈家营音乐会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廊坊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聘请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建设规划,积极整合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完成了屈家营音乐会堂、起源馆、传承馆、瞭楼、八角亭、仿古一条街、古乐之乡牌楼等传承基地建设,全力打造“屈家营古乐非遗小镇”。目前,屈家营村街道两旁的农家门楼都用灰砖建成,古香古色,古朴典雅,广场上矗立着古音乐祖师的雕像,石板路上拓着古乐的乐谱,墙上点缀着不同的古典乐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象征着“屈家营音乐会”。

  为拓宽传承路径,音乐会打破过去“传男不传女”的惯例,首次招收31名女学员,长期登台演奏的骨干成员每月还可领取1200元的补贴,村民争相学习古乐的风气日渐形成,做“农民音乐家”成为不少村民的梦想。

  如今,屈家营村已被纳入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免费景区,古乐、温泉、采摘、农家饭成为“北京野生动物园——屈家营——白洋淀”文化旅游景点线路上的亮点。通过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助推屈家营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非遗保护传承同体育休闲旅游相结合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体育休闲旅游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追捧。廊坊市以建设环京津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带为重点,推进非遗资源同体育休闲旅游资源的整合、融合,推动廊坊旅游从单一的传统观光游向观光和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相结合的复合型旅游转变,有效促进了传统农业经济向以旅游经济为主体的休闲度假经济的转变,有效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岗,促进了农民致富。

  京津的风筝制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廊坊市安次区第什里风筝在传统风筝制作工艺基础上,吸收北京哈记风筝和天津魏记风筝的特点,形成了 “造型多变、艳丽美观、飞行平稳、便于携带”的四大独特风格,被誉为我国风筝中的“绝品之最”,2009年入选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已有5代传承人。为促进风筝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近年来,廊坊市推动成立了第什里风筝协会,扶持形成“艺术派”与“市场派”两种生产经营方式。“艺术派”坚持传统手工技艺,产量小、工时长、卖价高;“市场派”分解了工序,批量生产、产量大、卖价低。两派全力发展风筝特色产业,打造“南有潍坊民间风筝、北有廊坊宫廷风筝”的文化品牌,推动风筝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以第什里村为中心,辐射附近20余个村,并扩展到周边城镇的产业布局,从业人员数以万计,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年产风筝600万只,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成为京津地区最大的风筝生产加工基地,产品畅销北京、天津等城市,并出口到欧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借力第什里风筝这一非遗资源,廊坊市大力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全力打造“第什里风筝非遗小镇”。目前已建成风筝文化一条街、风筝广场、风筝展室和风筝博物馆,“前店后厂”式风筝加工厂在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基础上,还可供游客体验、参观,形成了非遗保护、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的新局面。2015、2016、2017连续三年组织举办了中国廊坊•第什里风筝节暨全国风筝精英赛,带动了乡村旅游、文化体验、体育休闲等产业发展。第什里小镇被授予“中国风筝小镇”“河北非遗小镇”“廊坊市文化体验小镇”“互联网(文化)小镇试点单位”等多项荣誉。期间的风筝文化研讨会、风筝产业发展对接会、创客大赛暨风筝设计创意大赛、特色产品展销订货会等文化研讨及商务活动,对廊坊市传承非遗技艺、打造城市品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休闲旅游农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非遗保护传承同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

  非遗生产性保护工程不仅是文化工程,而且是富民工程、德政工程。2014年以来,廊坊市重点从推动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组织参加高端展会、非遗企业股权上市等四个方面入手,不断促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

  一是推动非遗企业申报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廊坊市以推进国家、省、市三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全市非遗文化企业发展水平。目前,廊坊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6家,拥有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京东景泰蓝”“大城红木”“永清冀派微雕”“广阳漆器”“霸州泥塑”等非遗项目通过各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而迅速发展起来,为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二是推动非遗企业申报文化产业园区。廊坊市着力打造大城红木文化产业园、永清中国服装文化博览园、中国扇子文化产业基地等一批省部合作、部委授牌的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大型文化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为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新动力。

  三是组织非遗企业参加高端展会。廊坊市政府每年拨付专项资金,组织全市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参加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口岸贸易博览会、“一带一路一城”国际文化艺术节、河北省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交易会等国际、国家级、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展会24次,重点推介了大城红木家具、大厂景泰蓝、永清核雕、广阳漆器雕刻等特色非遗项目。四年来,廊坊市非遗参展企业共计实现现场及订单销售5000余万元,拓展了墨西哥、尼泊尔、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工艺美术业、古典家具产业在浙江、广东、广西、云南、江苏等省份发展了代理商及加盟商;廊坊市参展非遗项目及企业共获得国际级奖项8个,国家级金奖31个,省级金奖13个,其他奖项13个。非遗企业在各大展会上的精彩表现,不仅直接推动了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也扩大了廊坊市非遗项目品牌的影响力。

  四是推动非遗企业股权上市。非遗企业“融资难”一直是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廊坊市文广新局联合工信、金融、银行等部门,推动非遗企业寻找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模式。2015年,大厂回族自治县良盛达花丝镶嵌特艺有限公司登陆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开创廊坊市非遗企业融资新模式。2016年9月,廊坊市文广新局再次举办非遗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培训会,全市20余家非遗企业负责人参加培训,后期还将陆续有非遗企业推动股权上市,为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发展注入资本活力。廊坊非遗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得到了国家、省部领导的高度肯定。

  四、非遗保护传承同文化精准扶贫相结合

  近年来,廊坊市不断加强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努力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

  2015年,廊坊市通过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活动,成功引进廊坊市天置刺绣有限公司入驻廊坊安次区调河头乡石桥村。公司成立了“天置刺绣技术研究中心”“刺绣鉴定中心”“刺绣生活馆”等专业机构,对刺绣非遗传承人、刺绣技艺及产品进行科学管理和保护,目前研发生产的刺绣产品已有50余大类,规模生产的单品达2000余种。两年多来,公司通过设立“农村刺绣就业培训示范点”、实施“万人刺绣培训计划”,成功探索出了适合当地实际的文化产品创新、文化精准扶贫模式,并已成功拓展到大厂县、衡水市。目前,该公司员工80%以上来自当地农民及下岗职工,带动石桥村及周边生产刺绣的农村家庭达1000余家,培养农村绣娘500余人,仅石桥村2017年上半年刺绣产品就生产50余万件,创收300余万元,人均增收5000余元。

  五、非遗保护传承同“非遗小镇”建设相结合

  廊坊市主动适应和引领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新常态,弘扬地域特色文化,突出廊坊“文化体验城市”建设主题,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一批文化特色鲜明、功能集成完善、示范效应明显的文化体验小镇(“非遗小镇”)。文化体验小镇(“非遗小镇”)是以各地非遗项目资源和特色文化为基础,以产业化发展、规模化运作、群众化体验为特征,以文化与产业经济、旅游消费、体育休闲、农业科技等融合发展的“文化+”为模式,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文化区域,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集群特征的发展载体,是文化群体同业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平台。

  据此城市定位,廊坊市已研究制定了《廊坊市文化体验小镇(“非遗小镇”)评选命名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文化体验小镇(“非遗小镇”)要拥有至少1项具有核心地位的市级以上非遗项目,有不少于800平米的非遗传习场所,有固定且具备一定规模的传承人队伍,有品牌性的非遗文化活动,并作为重点发展产业进行运营。目前,廊坊市除了“屈家营古乐非遗小镇”“第什里风筝非遗小镇”之外,还结合各地实际,创新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方式,积极推进大厂县“京东景泰蓝小镇”、广阳区“九州漆器小镇”、永清县“别古庄核雕小镇”、霸州市“胜芳民俗文化小镇”、大城县“京作红木家具小镇”等非遗小镇建设,推进各地文化旅游休闲农业景区建设,努力将非遗小镇打造成各具特色的省级美丽乡村精品片区和京津冀“高颜值”民俗风情小镇,在城镇化进程中,能够看得见民俗、留得住乡愁。

  除此之外,廊坊还主办了五届廊坊市特色文化博览会、六次非遗项目精品展,承办了第七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首届京津冀非遗精品联展、第三届京津冀非遗联展暨第十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等展览,并积极联系《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农民日报》《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廊坊日报》、廊坊广播电视台等国家、省市级主流媒体,对廊坊市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仅《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国家级媒体就相继采访报道50余篇。

  2017年3月22日,廊坊市六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着力打造‘京津冀文化体验名城’城市名片。”“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有历史记忆、地域风格的特色小镇和记得住乡愁的‘高颜值’美丽乡村。”非遗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改进保护措施,抢抓新机遇,率先走新路,才能实现非遗真正的传承。(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栏目责编: 胡丽敏
投稿邮箱: hlm@hbr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