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8年第10期(总第274期)->形象展示->探索脱贫后续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探索脱贫后续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威县赵村镇借势产业脱贫推动三农全面发展
 
◎商黎英

  威县是河北省唯一的综合改革试点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赵村镇位于威县县境东北部边缘,人口3.3万,辖32个村,耕地6万余亩。过去,赵村镇以粮、棉传统种植为主,唯一一条连接国道的道路坑洼不平,群众思想较为封闭,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近年来,威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依托现代农业“三带三园”,创新资产收益利益联结模式,实现产业对贫困村户“多层次全覆盖”。其中,引进实施了总投资60亿元的君乐宝乳业产业园项目落户赵村镇,农业产业、农村面貌、农民生活持续实现较大改观,辐射带动赵村镇及周边5个乡镇、175个村(65个贫困村)、2097户、4520人稳定增收,赵村镇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6%降为2017年的0.8%,为威县脱贫出列及后续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出了一条路子。

  多措并举 强力推进产业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威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强力推进君乐宝产业化项目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运作“四资”,破解产业发展要素制约。整合资源、资产、资金,实施资本化运作,解决了君乐宝项目建设的土地和资金难题。为加快项目建设,该县大力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创新村委会集体收储土地的方式开展土地流转,将土地经营权转化为“集体形式”,再由村委会与企业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落实村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按照每亩每年800斤小麦市场价给予农户土地流转费,将4万亩流转土地经营权统一移交艾禾公司。艾禾公司通过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750万元,用于优质饲草的生产,在同样的土地上创造出了高于传统种植2倍的收益,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资本。

  ——明确“四权”,构建现代农业产权制度。为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该县创新利益联结模式,明确政府主导权、企业经营权、投资平台管理权、农户收益权,让贫困户优先参与进来、分享收益,构建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业产权制度。一是政府主导权。县政府成立河北威州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州农投),整合涉农资金形成了村集体股份,采取特许经营权模式,建设君乐宝第三牧场和乳品深加工项目。二是企业经营权。项目建成后,由君乐宝公司承包经营,第三牧场承租期15年,乳品深加工承租期5年。每年按照威州农投固定资产总投资的10%支付租金;承租期满后可继续承租,或按照威州农投投资额度折股参股获取收益,也可一次性回购所有资产,用于参股贫困村户分红。三是平台管理权。县政府整合财政扶贫资金交由威州农投这一投资平台进行管理,让扶贫资金变股金,签订收益保护协议。四是农户收益权。第三牧场,君乐宝公司缴纳租金用于农投公司还本付息后,剩余资金由农投公司和合作社按照每人每年10%的收益进行分配。2017年为涉及的贫困群众每人分红450元,符合条件的优先到企业打工。乳品深加工项目有133个贫困村入股,每村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

  ——融合“四化”,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集约化生产为目标、专业化管理为手段、组织化经营为路径、社会化服务为保障,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是集约化生产。引进投资2亿元的艾禾公司饲草种植项目,将流转的4万亩土地交由艾禾公司统一经营,成方连片种植青贮玉米、苜蓿、燕麦等作物,为君乐宝牧场提供粗饲料。二是专业化管理。艾禾公司是提供优质牧场粗饲料、农牧业种植技术咨询的专业化公司,购置播种机22台、指针式喷灌机20台、收割机8台、打捆机械2台,饲草种植实现从种到收全过程机械化操作。三是组织化经营。君乐宝产业化项目把分散的6000余户2.1万人的小农生产组织起来,统一实施规模化种养殖,形成有规模、有组织、有科学管理的股份合作形态,促进了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四是社会化服务。君乐宝项目实施以来,改变了以往个体经营的高成本、低效率、低效益的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种植技术、运输、包装等新型社会化服务网络。以该镇东范庄村为例,土地全部流转后有309人离开土地,从农业领域转向了非农领域就业,86人从事与该项目相关的运输业和服务业。

  ——推动“三合”,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发展。以资源整合、企业聚合、产业融合,推动乳业园区建设。一是推进土地流转。在调查摸底、层层发动的基础上,创新村委会集体收储方式,仅用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完成土地流转1.2万亩,创造了君乐宝乃至全国业界“百日进牛”的新记录。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成功引进艾禾公司饲草种植项目,种植饲草4万亩,每年为君乐宝牧场提供青贮饲料近18万吨。目前,开工建设乳制品深加工、饲料加工项目,谋划实施食品包装项目,实现了关联企业聚合。三是推动三产融合。以现代化牧场建设带动乳业深加工、旅游休闲、商贸物流等二三产业发展。目前,君乐宝在威县已建成两个万头奶牛基地;第三牧场和乳品深加工项目将于今年6月底前建成,今年还将启动第四、第五牧场及饲料加工厂、旅游观光区等项目。

  ——统筹“三区”,建设“三生合一”特色小镇。统筹产业园区、新农村社区、旅游景区建设,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城镇乡村化、乡村城镇化为方向,推动产城融合,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一是规划产业园区。聘请中科院高标准编制《乳业产业园总体规划及乳业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总面积100平方公里,覆盖赵村等6个乡镇的96个村。预计总投资100亿元,规划建设5个万头奶牛养殖基地(打造中国第一牧场群)、10万亩标准化饲草种植基地、1个乳品深加工厂、1个饲料深加工厂、1个物流配送中心、6个配套加工厂,打造华北地区设施齐备的乳业园区。二是建设新农村社区。以打造全国知名“乳业小镇”为目标,统筹推进镇区建设及新民居建设,到2020年建成新型镇区1个、中心村5个,每个中心村人口1~2万人,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服务水平。三是打造旅游景区。推动农业园区变景区,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业,规划建设观光牧场、奶牛科普馆、酸奶文化馆、生产工厂等,推进“六横三纵”路网及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4A级工业旅游景区。

  全面发展 振兴之路成效凸显

  赵村镇依托君乐宝现代牧场项目,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探索了脱贫后续发展模式,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产业摆脱了“弱、单、散”,走上了质量兴农之路。过去,威县及赵村镇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土地经营分散,农业生产质量不高、效益不佳,仅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引进君乐宝乳业、艾禾农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解决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谁来生产”等关键性问题,撬动企业资本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大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牧场和饲草种植,打破了过去“一棉独大”的产业结构;以财政扶贫到户资金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参股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股份合作组织,实现了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通过项目实施,真正把优质“产出来”、安全“管出来”、品牌“树起来”。

  ——农村面貌摆脱了“脏、乱、差”,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威县及赵村镇农村普遍存在村舍乱建、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蚊蝇滋生等“脏乱差”现象。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是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一家一户或小型养殖场无力解决这一难题。威县大力实施政府推动力、龙头企业拉动力、合作社组织力、贫困户内生动力、省农林科学院第一生产力、农发行威县支行撬动力、人寿财险河北分公司保障力的“多方合力拔穷根”行动,引导君乐宝公司在建设牧场的同时配套建设了5.6万立方米的沼气发酵池,沼渣用作奶牛卧床垫料和生产有机肥,沼液直通4万亩牧草基地,初步形成了奶牛饲养、沼气发电、沼液还田、饲草种植生态循环链,实现了农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五大生态农业循环圈之一。

  ——农民生活摆脱了“土、累、贫”,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过去,威县及赵村镇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劳动生产率低、人均收入少,很多群众在温饱线徘徊,单一农户无法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如果遇到意外事件,可能连吃饱饭都难以保障。君乐宝乳业、艾禾农业落户后培育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并带来了先进经营理念、市场观念、现代企业文化,帮助农民摆脱小农意识、增强集体观念,有利于形成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社会环境和治理体系。农业生产实现从农民“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经营收益。通过土地流转、资金整合下放、折股量化、投放参股,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农户成为现代农业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实现了入企打工挣薪金、流转土地赚租金、参与入股分红金,增加了农民收入,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村集体经济摆脱了“无、弱、穷”,走上了集体振兴之路。村级无集体收入或收入少,是制约当前村级服务作用发挥的一大突出瓶颈。威县及赵村镇实行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六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模式,在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同时,也探索出一条拓宽村级集体收入来源的有效途径。君乐宝乳品深加工项目建成后,133个贫困村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形成的股份,每村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主要用于村级环卫、安保、公益活动服务和养老护工等“特惠岗位”的公益岗支出,还可用于村公益设施建设维护及脱贫后相对贫困群众的救助。这样,贫困村有了集体股权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走上了振兴之路。

  未来,威县将继续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探索脱贫后续发展之路,推动三农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