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8年第12期(总第276期)->随笔杂谈->听听想想“老海归”的赞许
听听想想“老海归”的赞许
 
◎司徒伟智

  一位老华侨归国,看到社区里开办讲座,讲传统孝道赞历代孝子,高兴得翘大拇指,称这项工作抓得对,有中国特色。

  他还告知: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海外也受欢迎呀。譬如有一回工场午休,几位工友讨论起“孩子贪玩电子游戏,该不该限制”,老约翰就对着我道——“你念过的《三字经》,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管一管,不错的。”

  是的,让孩子放学后仍开开心心,是需要的。但是,只有“愉快教育”没有养成教育,行吗?电脑游戏冲击了回家作业,好吗?“蒙以养正,圣功也”,为人父母者重温华夏传统,作适度指教管教,这不叫“保守、落后”,我看十分必要。切勿以为,电脑一普及,什么规矩就都得冲击掉。君不见,先前比尔·盖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的:“我的女儿迷上了名为“Viva Pinata”的计算机游戏。在这款游戏中,玩家的工作是照看花园,趣味性很强,她每天都会花费两到三小时。”为避免女儿沉迷于此,他们夫妇限定其游戏时间,通常每天至多可玩45分钟,周末放宽至1小时。高科技要用,又不可滥用,IT教父级的人物,照样不允许孩子沉湎于电脑游戏的呀。反过来,恰好证明,我们的中华早期教育传统确有可取处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大宝库。然而,曾几何时,片面理解“与传统观念彻底决裂”,对于传统文化重在批判,轻于择取,殊缺敬畏。发展到后来,更“彻底”到逢古典必鄙弃,见前贤则诋毁。正是患上列宁叹息过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而不自知。

  幼稚病要治愈,好传统要继承。令人欣慰的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骤然放大。不再是不痛不痒,一笔带过,也不复亦好亦坏,模棱两可,而是旗帜鲜明,全力弘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是鼓舞人心,指明方向。

  珍视先哲的遗教吧。仅就道德教养一端,即已藏品富厚,历代叠加,琳琅耀目,举世公认,借用李斯名句诚可谓“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据《谏逐客书》),美不胜收!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岂可身在宝山不识宝、不用宝?

  不要嫌弃一个“古”字。今天培育我们的价值观,必然要面向新时代,取用新资源。但是,用新,还得承古,二者并然不悖。因为,“旧质”向“新质”飞跃,包含着基因延续的过程。世上没有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青则出于蓝,新则生于古。创新诞生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就是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

  也毋庸担心古代道德思想中含有消极腐朽的糟粕。因为,对于古代的社会道德思想资源可以拆分,可以选择性汲取。我欣赏冯友兰的观点,古往今来的道德可分两种:可变的道德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不变的道德是超阶级超社会阶段的。旧时代有些道德观念是专一偏护剥削阶级统治的,但更多还是着眼于维护整个社会人群有序、良性运作的。前者剔除之,后者继承之,了了分明,“一则放之须臾而与草木同腐,一则放之须臾而与日月同辉”。中国古代道德思想如天下为公、博施众利、仁者爱人、讲信修睦、自强不息、精忠报国、俭约自守,等等,当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乃势所必至,理有固然。

栏目责编: 白玲岩
投稿邮箱: bly@hbr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