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8年第13期(总第277期)->代表与履职->努力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努力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葛会波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国际环境不确定性较多、国内房地产泡沫、杠杆率过高、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实体经济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仍不稳固。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现状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如下建议。

  一、构建指标和标准体系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突出创新引领。以提高全要素产出效率为核心,强化反映全社会创新投入水平、创新产出能力、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贡献的指标,增设反映创新环境优化、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成果质量和影响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长、军民融合创新的指标,引导我国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

  二是注重协调均衡。聚焦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强化反映城镇化质量、产业结构优化、财政收入质量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标,增设反映区域和城乡发展协调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基础设施通达深度、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指标,引导各级各部门推动政策精准化、措施精细化、协调机制化,不断提高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三是坚持绿色生态。聚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以绿色发展指数为核心,强化反映能源资源利用规模结构和效率、污染治理、环境质量、生态建设的指标,增设反映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绿色交通、人居环境的指标,引导全社会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四是强化开放带动。以提高经济外向度为核心,强化反映外部资本、技术、人才利用水平的指标,增设反映对外贸易规模和质量、对外投资规模和结构、国际产能合作的指标,更好体现开放发展深度和层次,加快构筑开放型经济体系。

  五是追求共享普惠。聚焦民生领域短板,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为核心,强化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就业再就业状况、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精准扶贫成效的指标,增设反映人力资源质量、人民健康状况、文化服务水平、社会公共安全状况的指标,更加充分体现发展的公平性和普惠性,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优化科技创新体系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高创新政策普惠性,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简化项目申报流程,降低申报成本,优化申报条件,使尽可能多的企业愿意并且能够享受到相关政策优惠;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完善相关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线上线下政策咨询服务,收集企业关于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的诉求与建议,促进政企信息对称。

  二是增加财政科技支出,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将扩大财政科技支出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战略投资,建立财政科技支出与经济增长的联动机制,把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纳入政府预算支出目标考核体系,实现财政科技支出的自然联动增长。创新财政科技支出方式,加强政策系统设计,保证财政科技支出政策与科技、产业、金融、人才、知识产权等政策的衔接;在财政政策内部,财政科技支出要与政府采购、税收等政策配合,对于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三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完善长效协同创新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统筹推进机制,推动地方政府、企业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组建政产学研创新联盟。破解制度瓶颈,形成政产学研各主体协同创新促进机制。把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纳入评价指标,推动实施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松绑机制;推动有条件的向实体化运营模式转变。重视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是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破解创新活力困局。探索建立基于开放创新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模式,组织实施新型研发机构试点示范工程,打造政府、产业核心企业、科研院所产业共同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员工、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紧紧围绕重点产业科研开发、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形成权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和壮大模式。

  三、创新制度体系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完善保障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聚焦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经济社会加快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二是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以增强高质量发展政策保障能力、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为目标,系统梳理现有政策,调整废止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政策,创新补充推动高质量发展急需的政策,优化政策供给,增强政策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引导市场主体向高质量发展领域聚集,推动资源要素向高质量发展领域配置。

  三是优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评价。按照指标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善、简便易行的要求,建立健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绩效管理和评价机制,促进管理创新,提升服务效能,提振精神状态,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增强各级各部门干事创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四是探索体现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发挥政绩考核的激励、约束和导向作用,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从严管理与激励保障相统一,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作者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政协副主席)

栏目责编: 薛兰英
投稿邮箱: xuely@hbr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