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8年第18期(总第282期)->随笔杂谈->也谈“感谢贫穷”
也谈“感谢贫穷”
 
◎高国春

  河北女孩王心仪在2018年高考中取得707分的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她写的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感谢贫穷》引发强烈反响,感动了无数网友……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王心仪出生在河北省枣强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妈妈体弱多病,常年在家照顾患有高血压、哮喘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姥爷。家中有两个弟弟,大弟弟即将升入高三,小弟弟还没有上小学。一家六口全靠家中的五亩地和爸爸外出做零活补贴家用。然而,王心仪没有被贫困吓倒。面对贫穷,王心仪更加执着地相信知识的力量。感谢贫穷,因为贫穷赋予王心仪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力量。

  现实生活之中,我们有的人喜欢把目光盯在贫穷给人带来的艰难与不幸上,因而缺乏斗志,精神颓废,陷入贫困不能自拔。

  广东有所重点中学,为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全校学生家庭中开展了“再富也要‘穷’孩子”的活动,要求学生家长每给孩子一分钱,都要说明其用途,不让孩子乱花钱。此举,得到家长们的热烈响应。

  过上富足安逸的生活,是我们创造、奋斗的精神动力,但对富足生活的享受一旦把握不当,便会腐蚀、吞没我们奋发向上的精神。苏东坡就曾感叹:“忍痛易,忍痒难;处贫贱易,处富贵难。”满族八旗兵曾经是一支骁勇的军队,清代的一统江山就是靠他们打出来的。但他们成为遍享荣华富贵的贵族后,烈烈雄风很快就荡然无存了,成了不堪一击的“银样蜡枪头”,以至于面对农民起义的滚滚铁流,统治者不得不另起炉灶,靠组建湘军、淮军去对付。正所谓: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分析纨绔子弟无用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贫困,而是因为他们的精神、意志被财富压跨了。

  穷则思变。人们往往会在安逸中堕落,容易在艰苦中崛起。在艰苦环境中,人的一切积极因素容易被激发,会有一种超越自我的力量,会拥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正因为如此,富裕之后,现实之中并不乏有意“制造”艰苦来锻炼意志的范例。日本经济高度发达,生活富有,但为了培养孩子拥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便十分注重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如:在三九寒冬,让学生穿着单衣,整齐划一地进行操练健体,等等。

  感谢贫穷,绝不是否定富裕,也不是倡导人们安贫乐道,其实质在于:不论贫与富,人都应该拥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对待穷与富,关键要学会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固然,人们离不开物质生活这个基础,如果一个人连生存的可能都没有,别的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了。但人是灵与肉的结合体,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缺一不可。人更要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

  《感谢贫穷》是篇声讨当今社会一些人扭曲金钱观的檄文。现实之中,一些人以变态的心理对待金钱财富。有的人对于金钱的占有,到了近似疯狂的地步,甚至丧尽天良,竟然卖假疫苗、有毒食品赚钱。

  贫困没钱,本来可以治好的病得不到治疗,只能忍着病痛、饱受折磨;没钱,交不起学费,只好憾然辍学,等等。因此说感谢贫穷,不是说贫穷本身有意义,而是说战胜贫穷才有意义。王心仪能考上北京大学,绝不是因为她家庭贫穷,而是因为她在家庭贫穷的情况下坚韧不拔,是不懈奋斗的结果,而不是贫穷生活状态的必然结果。并不是贫穷让王心仪成长,而是那份韧劲和坚强。

  多难锻品格,磨砺出英才。王心仪走过的人生之路佐证了这点。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俗语说:富不过三代。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面对社会的浮躁,我们没有理由穷悲富喜,而应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积极心态。倘能如此,岂不是人生之大幸?

栏目责编: 白玲岩
投稿邮箱: bly@hbr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