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8年第20期(总第284期)->府院天地->促整改夯基础助脱贫
促整改夯基础助脱贫
——河北省临城县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
 
◎刘振华 孙永斌

  临城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夯基础、见成效、促脱贫,对省考核反馈的4类14项问题,全盘认账、诚恳接受,制定整改方案,逐项交办督办,全面抓好整改落实。临城县人大常委会对今年5月份以来全县扶贫脱贫 “大剖析—大整改—大培训—大走访—大督查”链条式推进工作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和深入调研,有力地促进了问题交办整改,进一步夯实了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基础。

  深入剖析:深挖详查问题,细化实化方案

  (一)由此及彼,既正确认识省考核反馈问题,又主动挖掘问题。脱贫考核是全面“体检”,更是推动工作的重大契机。临城县坚持举一反三、深入整改,对标国家对省、省对市考核反馈问题,突出同类问题必查、易出错环节必查、重点事项必查“三必查”,梳理查找出需整改问题7类27项,逐条剖析、逐项整改,确保扎实推进。

  (二)由点及面,既积极对待“点”上问题、又延伸查摆“面”上问题。坚持全县查找、全面查找,推进问题查摆由建档立卡户向非建档立卡重点户延伸、由一户一个问题向全面“体检”延伸、由74个贫困村向全县220个行政村延伸,找准问题、找全问题,把问题落实到具体人、具体事,实行清单管理、限期办结,有力地促进问题整改。

  (三)由表及里,既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又深入剖析问题产生根源。针对国家对省、省市对县考核反馈的问题以及自我检查发现的问题,县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每周一调度,集体研究分析,采取有力措施整改,并按要求组织召开脱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直面问题,深刻剖析,既找到了问题根源、明确了整改措施,又达到了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目的,为进一步深化整改落实、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面整改:聚焦突出难点,逐条逐项解决

  (一)聚焦“五个边缘”,做好衔接融入工作。着眼于解决因“边缘户”导致的识别不够精准问题,开展看住房条件、看陈设家具、看吃穿用行、问家庭成员基本情况“三看一问”行动,将每户走访情况与“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比对,做到应纳尽纳、应清尽清。着眼于解决因“边缘房”导致的居住安全问题,针对农户居住的破旧房、石头房及局部漏雨等问题,按照村级摸底、县乡专班普查、县住建部门组织专业团队认定的程序,逐一过筛子、定等级,对达到C级、D级的,及时纳入维修或改造计划,破旧房屋由县财政出资“兜底”解决。着眼于解决因“边缘资料”导致的档案不规范问题,抓好户档与村档、致贫原因与帮扶措施、户档信息与家庭实际信息、历年贫困户登记表信息与当年实际信息、村民代表会议记录与所附具体名单“五个一致性审核”,对发现问题当场交办,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目前已交办致贫原因不精准、数据信息不一致等问题6大类3300多个。着眼于解决因“边缘标准”导致的低保政策落地“最后一米”问题,坚持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对符合低保政策标准的农户,全面开启“绿灯”,最大限度用足用好政策,确保政策到户到人。着眼于解决因“边缘责任”导致的压力传导不到位问题,对全县220个村全部派驻驻村工作队,对9274户建档立卡户全部明确帮扶责任人,实现帮扶和责任“双覆盖”,同时严格落实包联制度,强化职能部门、扶贫专班、村党支部书记和引导员责任,强化压力传导,以压力促动力。

  (二)聚焦“五个欠缺”,做好查漏补缺工作。针对产业扶贫覆盖面欠缺问题,对未享受产业扶持政策农户开展“回头看”“回头帮”,以光伏、种养、“旅游+”为重点,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推进产业精准覆盖、全面覆盖、多重覆盖。针对劳务扶贫覆盖面欠缺问题,摸清就业岗位、有就业意愿人员“两个底数”,广泛联系核桃加工、服装加工、毛绒玩具加工等,开发护林员、护路员、保洁员等扶贫专岗,开展技能培训,推进农户就地就业、居家就业。针对金融扶贫覆盖面欠缺问题,完善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体系,对合作银行定向明确乡村,对乡镇定向明确信贷额度,对贫困户定向宣讲金融政策,做到延伸服务、应贷尽贷。针对教育扶贫覆盖面欠缺问题,按学区进行划片,组织2000多名教职工开展“三看三查一帮助”活动,即:看基本信息,查帮扶政策精准度;看家庭成员就学状况,查教育扶贫政策是否全部落实到位;看职业教育培训意愿,查职业教育、技术培训享受情况;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全面摸排,全面帮扶。针对健康扶贫覆盖面欠缺问题,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100”精准扶贫保险+光伏扶贫“五重健康医疗保障”体系,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医疗健康保障水平。

  (三)聚焦“五个偏差”,做好纠偏正向工作。瞄准易地扶贫搬迁重点偏差问题,围绕让群众主动搬、搬得快、搬得富,积极做好搬迁群众的宣传发动,在搬迁贫困户已享受政策基础上,提前介入,征集岗位,协调搬迁户与企业签订意向协议,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瞄准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偏差问题,在县级层面,加强项目库建设,优化管理流程,加快实施进度,着力解决“资金等项目”、扶贫资金支出慢问题;在乡村层面,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公开公示,提高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瞄准扶志教育宣传引导偏差问题,在县“两台一网”开设专栏,讲政策、树典型,有效破除群众中存在的攀比心理、赖贫心理,大力营造争脱贫、快脱贫的良好氛围。瞄准脱贫攻坚合力效应偏差问题,以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定点帮扶为契机,借力借势,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脱贫;结合村“两委”换届,选准选优“领头雁”,发挥好致富带头人作用;加强引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工资待遇和奖励制度,提高工作积极性。瞄准扶贫领域工作作风偏差问题,强力整治“四风”,深入排查“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强化工作导向,疏通“进出口”,“召回”不合格的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责任人,问题严重的追究当事人和派出单位领导责任;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干事者撑腰鼓劲,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强化培训:紧扣扶贫一线,开展实战轮训

  (一)结构化教学,提高授课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全员大培训为抓手,遴选培训师资,改进培训方式,优化教材结构,对政策知识进行全面剖析解读。一是建强师资库。在专业培训基础上,从乡镇、职能部门及驻村第一书记中遴选政策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有特长的12名干部组建教师库,作为大培训师资主体。二是分层级培训。围绕承担任务、职能定位、帮扶重点,对县级干部、乡镇干部、县直部门干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等五类人员,开展多层面、全方位、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专题培训、分片区培训,目前已培训6000余人次。三是跟进式施教。认真学习研究中央和省市政策要求,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及时跟进并更新内容。特别是将经常用、易混淆、难理解的政策知识编入教程,将重要扶贫政策概括为《政策清单15条》,以漫画形式形象解读,增强教学实效。

  (二)实战化训练,增强帮扶能力和本领。围绕提高实战本领,创新培训方法,强化一线工作能力。一是互动式授课。探索领学领读、课堂提问、交流问答等形式,在培训课堂上现场互动,反复讲授、加深理解。二是案例式讲解。将情况复杂、不易把握的疑似漏评的“六类对象”、疑似错退的“八种情形”等作为典型案例,现场解读政策、答疑释惑,提高扶贫干部破解难题能力。三是情景式演练。模拟扶贫现场情景,对扶贫干部回答“群众”问题、做“群众”工作情况,现场点评,实战锤炼,确保每名干部对政策理解到位、把握到位、执行到位。

  (三)正规化考试,检验培训质量和效果。为有效检验学习培训成效,坚持“凡训必考、凡考必严”,分县级干部、乡镇干部、职能部门、驻村工作队等不同层面,组织开展7次考试,并对县直部门一把手进行抽查考试。在具体操作中,实行集中闭卷考试,统一时间、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公开晒成绩、比优劣,并对考试成绩落后人员补学补考,做到以考促学、以考促干。

  逐一走访:全面摸清底数,有的放矢施策

  (一)地毯式走访,确保不漏一户一人。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班,开展“夏季大走访”行动,聚焦“六率一度”(综合贫困发生率、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错评率、贫困人口漏评率、贫困人口返贫率、产业就业覆盖率、群众认可度),强化问题导向,县乡层面成立若干个普查组,以建档立卡户为重点,兼顾非建档立卡低保户、大病户、危房破房户、贫困诉求户,逐村解剖、逐户普查,建好动态管理服务台账,并做好政策宣传和解疑释惑,提高群众认可度。

  (二)抄底式摸排,精准掌握贫困底数。编印脱贫攻坚“夏季大走访”调查问卷,由入户人员对农户基础信息、“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产业就业扶持情况、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等4大类23小项具体内容进行规范填写。对见不到面农户进行电话普查,全面掌握走访户情况,并根据问卷填写情况进行初步研判,查看识别是否精准、脱贫是否稳定、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帮扶是否有成效、群众是否满意,彻底弄清底数。

  (三)过堂式会审,及时研判交办问题。走访结束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研判,由普查组、乡镇扶贫专班、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村引导员进行“五方研判会审”,深入分析问题产生根源,及时交办到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做到问题研判、讲解政策、培训辅导、问题交办“四同步”。目前,县工作专班完成走访153个村6106户,交办各类问题3300多个。

  严格督查:强化责任捆绑,狠抓督导落实

  (一)实行靶向督导,紧紧盯住、彻底整改。市委重点工作大督查第六督查组牵头,联合县纪委监委、县“两办”督查室、县退出办组成督导专班,聚焦“六率一度”、驻村工作“两率一度”“一户一档”等重点问题,建立起“四干一督一反馈一奖惩”督办机制。“四干”,即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什么时间干成;“一督”,即抓好大督查活动;“一反馈”,即把结果及时向县委反馈;“一奖惩”,即严格奖惩。对问题整改情况开展靶向督查,查整改进度、工作作风、群众认可度,确保按时保质整改到位。

  (二)推行擂台比武,彰先策后、比学赶超。坚持奖优罚劣、惩庸治懒,将入户解剖及督导成果与“擂台比武”挂钩,按乡镇党委书记、县直部门一把手、驻村工作队长3个层面进行综合排名。目前,全县已举办4轮脱贫攻坚“擂台赛”,8个乡镇、11个工作队、2个县直部门、6个村分别登台作典型和表态发言,切实调动了党员干部担当尽责、创先争优的激情干劲。

  (三)压实主体责任,跟踪考评、及时通报。所有县级干部按照分包乡镇包联贫困村,一定3年,不脱贫不脱钩。与8个乡镇书记、贫困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和部门签订年度脱贫责任书,量化考核,压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条块结合,对每轮督查情况,分别向分管县级干部、乡镇、驻村工作队进行通报,向责任部门下发交办通知,明确整改时限和要求,逾期未整改到位的,移交县纪委监委处理。5月份以来,先后下发通报106期、交办通知46份,因整改不及时约谈单位主要领导2人、给予党政纪处分2人。

栏目责编: 马丽宽
投稿邮箱: malik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