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5年第4期(总第196期)->新闻直击->“微求助”爱心接力背后暗藏隐忧
“微求助”爱心接力背后暗藏隐忧
 
◎潘从武 李羚蔚

  近日,一条“孩子被抱走”的信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微信朋友圈内传播:“今天上午,一个三岁多小女孩在喀什东路附近被人拐走了,小女孩能准确说出她爸爸的手机号码……”
  记者拨打了信息中的联系电话,号码是空号。在浏览相关网页后,记者又发现“中年男子抱走孩子”的信息最早出现在2013年9月,虽然该信息早已被官方证实为谣言,但时过一年仍在传播。
  孩子被拐,爱心募捐,苹果滞销……微信、微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求助信息,其中真假掺杂。对于这些“微求助”,我们到底该不该帮?
  求助信息真假难辨
  乌鲁木齐市市民范江经常用微博、微信转发求助信息,并参与相关的慈善活动。他告诉记者,想要分辨“微求助”信息的真实性,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一定难度。
  范江说,要分辨“微求助”的真假,必须将有图片、文字说明、联系方式的信息过滤出来,发生在自己附近的,可以亲自去看看。无法去实地的,先用电话联系,然后看看其他网友去实地了解的情况,或者请能去当地的朋友帮忙了解。
  但即使如范江这样的“老手”,也有“中招”的时候。2014年5月,他在微信朋友圈上看到一条“病困患者无钱做手术”的求助信息,配有照片。因为是熟人转发,范江加了求助者为微信好友后,便向对方打了100元。
  “钱刚打过去,我就被‘拉黑’了。”范江说,当时他就知道上当了。经核实,转发信息的朋友也是转载别人的,并没有求证过消息真伪。“钱虽然不多,但还是觉得寒心。”
  在范江看来,微信好友转发信息也不能轻信,因为“信息不知道已经转载过多少次,最初是谁发布的,和最初版本的差别又有多少”。
  家住乌鲁木齐西山的王慧是一名私企老板,平时也参与过不少慈善活动,她认为“微求助”毕竟是一种新型的捐赠模式,肯定会存在一些漏洞。
  采访中,多数市民都希望能明确求助信息的真实性。“确定不了信息的真实性,肯定是不会捐的。”
  选择“官微”更可靠
  2014年8月,新疆喀什地区公安局宣传科科长崔岱的实名认证微博发布了一条“微求助”信息:喀什地区公安局民警司马义·库完欲卖房救白血病女儿。微博一经发出引起全国网友关注,短短两天募集善款50万元,目前孩子已找到合适配型骨髓,“微求助”的爱心接力创造了奇迹。
  而与此同时,微信朋友圈不断转发的“吴梦月丢失”求助信息,却被官方证实为2014年朋友圈9大谣言之一。
  市民李强说,自己从不乱转发求助信息,生怕一不小心成了“传谣者”。不论是捐款还是捐物,自己只会选择政府性质的慈善机构。“至少通过账务明细的公布,我们捐赠者能知道自己的钱用在了哪里。”
  新疆红十字蓝天救援队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疆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有自己的“官博”,在发布相关求助之前,一定会先核实,无法核实的坚决不发。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0年11月,新浪微博就专门开通了名为“微博辟谣”的官方账号,主要针对虚假信息(尤其是灾难、求助等方面)、不准确信息和商家欺诈类信息等进行监测,并由资深新闻编辑从事监控、查证和辟谣工作。
  面对微博求助信息,新浪微博工作人员提醒,如果网友愿意提供帮助,首先要对信息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一些认证后的账号发起的捐赠信服力会更大。
  引起侵权可以起诉
  “虚假‘微求助’引起的纠纷并不少见。”新疆律师王开贵说,但此类纠纷,在搜集证据、起诉等方面有一定困难。
  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原告起诉后,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和原告的请求责令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涉嫌侵权的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以方便原告起诉。
  王开贵说,如果因虚假“微求助”受到侵害,应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依据以上规定,运营商应该提供包括能够确定涉嫌侵权的网络用户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网络地址等。

 
(摘自2015.01.02《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