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 |
——河北省地矿局石家庄综合地质大队跨越创新发展纪实 |
|
河北省地矿局石家庄综合地质大队始建于1958年,是一支集地质矿产勘查、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地质测绘多功能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地勘队伍。目前持有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调查、工程测绘等12项甲级资质。近年来,该地质队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地质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地质找矿成果显著,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先后获得河北省“AAA级劳动关系和谐单位”、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届获得河北省省直文明单位,201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河北省文明单位称号。 坚持地质找矿为中心,找矿成果显著 2000年以来,该地质队承担了涵盖金属、非金属矿产两大类14个矿种的地质找矿工作,先后发现评价铁、铜、钼、铝、铅、锌、银、金及电石灰岩、熔剂灰岩、球粒石英砂岩、碎云母、耐火粘土、砖瓦用页岩、饰面石材等多种矿产,发现可供进一步勘查或开发利用的矿产地38处。在金、银、钼等找矿方面取得了一批在河北省内有影响的成果,明确了麻棚岩体外围平山——灵寿——行唐一带金、银、铜、钼成矿带,是省内重要贵金属、多金属成矿远景区。通过开展行唐县苏家庄碎云母矿区普查,在勘查区内发现矿体数10个,为灵寿、行唐地区打造世界级云母加工基地提供了资源保证。 大地质理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功能服务 该地质队积极开展地质环境、国土测绘等多项工作。2000年以来,该地质队相继完成多项地灾评估、地灾勘查、压矿评估、地灾治理工程立项及设计、水资源、水环境调查评价,承担全国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发证、数字城市建设、地政服务、矿政服务等项目。其中,完成的井陉矿区北寨煤矿塌陷区矿山恢复治理工程,通过对采空塌陷区及枯竭城市矿区的治理,减少水土流失,消除各种地质灾害隐患,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通过对荒芜土地进行治理改造,扩大绿地面积,营造了和谐的人居环境。 为满足数字国土的需求,加强测绘资质建设,在已有地籍测绘甲级、工程测量双甲级资质的基础上,又新增房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外野采集的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地图数字化、建立数据库、建立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等项目,申报成功“河北省数字城市承建单位资质”,进一步拓宽了测绘业务范围。 打造过硬人才团队,为更好开展地质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该地质队通过不断加强人才培养、资质建设及综合管理,打造了一支具有综合优势的专业地勘技术队伍。2014年该地质队进行了以地质矿产勘查为主的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完善了质量管理制度,成立了各级质量管理部门,建立了项目部、地勘处、大队三级质量监控制度和对优秀项目进行奖励等激励机制,并对全体技术人员进行多方培训和教育,使其技术水平、质量意识、成果意识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地质找矿及综合研究成果。 在人才队伍建设中,该地质队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各大院校毕业生加盟。从2005年以来,已经有100多名毕业生充实到地质找矿一线。每年,该地质队都会选出一批人才进行培养深造。目前,已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签订培养协议。如今该地质队在职职工421人中有各类技术人员30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69人,中级职称10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人。 坚持以人为本,稳步推进地勘文化与和谐家园建设 在发展的同时,该地质队情系职工,让全体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深入开展文明科室(实体)、文明单元、文明职工等为主题的创建活动,开辟“文明创建活动专栏”,宣传队风队貌、工作业绩和先进典型事迹。制定了《石家庄综合地质大队地勘文化建设规划》,将地勘文化建设纳入发展战略。整理编制了《管理手册》、《员工守则》,征集了队徽,统一了单位形象标识,形象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为主题,在地质、测绘、水工环、化验、钻探施工、管理、安全七大种类专业范围内开展劳动技能比赛,在广大青年中掀起技能比武的热潮。“我为地质献青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地质青年论坛、职业生涯规划、岗位练兵、职工运动会、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为职工提供了展示风采的平台。 同时,绿化办公环境,改善居住环境,并投资建立了队史馆、地质标本馆、职工书屋、职工活动室、篮球场、老干部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 经过多年发展,该地质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队伍和谐稳定,职工安居乐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该地质队将继续发扬地质工作者“三光荣”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走科技找矿、节约集约、绿色开发之路,为河北实现绿色崛起作出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