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5年第5期(总第197期)->红叶->寒夜诗话
寒夜诗话
李芳
 
◎李 芳
  寒冬的夜晚,让人对温暖更为懂得,更加珍惜。深黑冰冷的底色,一些东西反倒越发璀璨。
  几百年前,南宋诗人杜耒就记录了这样一个寒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一有梅花便不同。
  那本是一个寂寥的寒夜。月光如寒气流泻,漫的满院满屋。树木瑟缩着枝杈,把影子铺上窗棂,探看屋内窗前久坐的人,看的久了,也就昏昏地睡了,只是偶尔摇一下叶子,泄露一点儿梦境。忽然门扉小扣,脚步声,开门的吱呀声,谈笑声,椅子挪动声,茶碗叮当声,惊醒了整个小屋,连那老树也兴奋起来。主人等来的客,袖中竟笼着一枝红梅。想是路上闻见新梅初绽,就在那月光底下寻了去,折了带来。真是惊喜!忙着插在陶罐里,一枝横斜在窗前。炭火初红,竹炉汤沸,寒气褪了;烟气和水汽氤氲,茶香和梅香浮动,心醉了。
  梅花雅致清高,也是朋友间真挚情意的代表。南北朝诗人陆凯就写过以梅花表情的名句:“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以梅来喻友,那是志同道合、情深义重的知己。所以,杜耒的寒夜,因为有了这样知己到来,才让这样的寒夜与众不同。浅白的句,深深的情,几百年来流传,几百年后也还将被记起,生动如昨。
  不是每个寒夜,都有这样的惊喜。对伤情的人来讲,寒夜漫漫。“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有明月,反而苦;“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写尽辗转反侧,心底凄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叹寒夜里的奔波,人生之离合。寒夜的底色到底是深黑冰冷,既可以衬托温暖,也会扩展悲伤,刺激诗人敏锐的才思。一代才子纳兰容若的很多词,都和孤单寒夜有关。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每读此,总是想见那一袭白衣的才子,明明是锦衣繁华,却那样孤单落寞,在历史的小巷深处,吹一曲“梅花三弄”,朗月清辉,落梅如雪。不免与他一般惆怅。
  但若是换一个思路,寒夜漫漫或者就比较容易过去。生活里充满了辩证法,阴以阳易,春因寒来。就像王湾所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越在寒夜里越要乐活当下,且看庭前杨柳,正待东风。在比杜耒更早的唐朝,也是一个寒夜,白居易打量着阴沉的天色,站起身,捧起酒杯,笑对刘十九,也就是刘禹锡的哥哥刘禹铜,留下千古一问: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样的寒夜,你说,怎样才能忘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