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5年第5期(总第197期)->红叶->品赏明月之美
品赏明月之美
佟晨绪
 
◎佟晨绪
  当月华铺满天际时,我想这是一个神圣的时刻。古往今来,月总为无数文人墨客所倾慕,她以绰约的身姿使得万物众生都拜在她的石榴裙下,而我以为明月在天予人有三美。
  一美曰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谁能想到“性如关西大汉,词需铁板铜弦”的苏轼竟也能吟出这句柔婉的词句来?即使现在,每每轻吟时,我也不免会抬头望望那深邃的天空,那是月之所在、思之所在。如若没有那对亲人深深的思念,没有对在天明月的真情寄托,谁又敢肯定这词句能穿越千年呢?那长久、深厚的思念将这感人肺腑的词句送给了苏轼,而苏轼则将它送给了那皓洁的在天明月。于是,明月便代表了思念,穿越了千年,或许更长的时间。
  二美曰愁。“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这如钩的明月勾起的是无尽的感慨,还是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可怜的南唐后主啊,你离的是那国、那人,还是那恣意的生活?你愁的是这景、这名,还是这无尽的寂寞?可沉浸于诗词书画,不问世事,不正是你梦寐以求的生活吗?为何你还要在这西楼上对月叹惋?或许你知道,在那遥远的广寒宫中有着一个与你心境相同的玉人吧;或许在你凭栏望月之时,那如钩的明月送来的便是她对你的相惺相惜之情!明月将光华撒向大地,也将无形的愁绪撒向后主。我感谢这如钩的明月,是它用愁之美,让我们读懂了月一样的李煜。
  三美曰静。每每捧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便是那亭亭玉立的荷叶上流动的一层淡淡的月华。细细品来,感觉其也恰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境契合。那流泻在荷叶上的月光,定也随荷叶一起随风而舞吧!如此看来,月华即便是动的,可我总是觉得它又是静的。朱先生笔下的荷塘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与慰藉,而这份遐想、慰藉却无不与月相关。当他伫立在荷塘边时,想得更多、爱得更多的,还当是这在天的明月。我想这荷塘的美景也全在这月上了,要不然,他又怎会感慨,“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明月用它的静送给了朱自清先生一场美丽的邂逅和一次深刻的静思。
  今夜月华依旧满天,我独自品赏着明月之美,在这个神圣的时刻,我定要拾起月的思、月的愁、月的静,把它们撒向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