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5年第7期(总第199期)->法治锐评->点赞“公众咨询委员会”
点赞“公众咨询委员会”
 
◎沈栖
  随着城市文明和民主制度的不断发展,城市治理如何科学、公平地求取民意最大公约数,始终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政府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大政府小社会”,政府大包大揽,横到边纵到底“一揽子”,民众惟命是从,民意是被搁置一边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由市场经济替代了计划经济,极大地激活了社会力量;而政治体制改革带来的政府职能转变,形成了“大社会小政府”的格局,民众有了充分的话语权,民意自然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空前关注。
  城市治理求取民意最大公约数,这是民主政治建设路途上的一个课题。当下,各级政府都在探索实践,回应着这一课题,诸如:听证会、民意调查、网络征询、电视问政等等,应该说,这些形式受到民众欢迎,也收到一定的社会效应,彰显正能量。近来,广州市同德围地区又出现一个新招:成立“公众咨询委员会”第三方民间机构(以下简称“公咨委”),集纳民意并参与决策。此举值得点赞一番。
  同德围地区位于广州市西北角,20年前,被政府规划成大型的住房“解困区”,由于交通、医疗、教育等一系列公共配套设施落后,民众怨声载道。两年前,“彻底治理同德围,使当地居民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成为政府的施政目标之一。但如何让治理出实效,让措施广泛获得居民的支持,这无疑考验着政府的智慧、考量着政府的现代化管理能力。由此,“公咨委”应运而生。
  同德围地区这个创新型民意机构共有37名代表,“草根性”是其共同特点,除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常规的“民意代言人”外,还有1/3的当地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公咨委”成立后,第一件事便是广泛收集民意,通过网络、信箱、现场收集等多种形式,短短一个月,代表们就收集了2000多条建议与意见,经过分门别类的整理,列出整治方案,直接提交市政府。市政府领导多次与“公咨委”代表座谈,商讨难点破解之道,共同推进整治工程。两年后的今天,该地区桥梁、地铁、公交站场加速建设,交通拥堵得以缓解,中医医院、中小学相继落成,同德公园的建成更是结束了同德围无社区公园的历史。
  任何整治工作,在解决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矛盾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公共利益与局部利益、个别利益的纠葛,甚至不同的个别利益之间也会存在冲突。例如,为彻底解决同德围交通困局,需要建造一座横跨南北的高架桥,涉及上下出入口拆迁、附近居民受到噪音干扰、穿越村居、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从立项到建设项目规划再到具体施工,几经修改,提出修改意见的不是政府部门而是生于斯、长于斯的30万居民,他们在“公咨委”组织下充分发表意见,让各自利益在博弈中趋同。“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在同德围地区有了一个实施平台,且功效初现。
  恰如暨南大学教授胡刚所评价的:“‘公咨委’是广州市在民意表达制度化方面的一个重要探索,是政民互动、协同善治的创新之举,是切实改进作风,听民意、问民情的一种有效的公共行政和社会治理新模式,也是网络、媒体、人大、政协等民意表达渠道之外的一个有益补充”。据悉,广州市近来又有6个地区成立了“公咨委”,它也被列入了“广州市重大民生决策公众意见征询委员会制度”。虽说此举尚有待改进和完善,但它所标示的立意和走向是值得肯定的。
责编:白玲岩